•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崇尚伦理道德,促进人际和谐

    时间:2021-06-16 08:02: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人们高水平的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建国60年来的光辉历程,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腾飞与时间形成了高度线性相关,一路看好。在经济发展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发现今天国人的伦理道德水准由于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观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引发大量社会问题,伦理道德问题也就凸现出来。
      关键词:伦理道德 语言和谐 人际和谐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035-02
      
      一、伦理道德是人际和谐的客观要求
      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科技文化事业、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为人们的伦理道德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美好的世界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心灵的善的力量来创造,要求人超越肤浅自私的眼前利益,超越狭隘的自我中心观念,具有一颗博大、公正的良心和对整体和谐秩序的领悟力。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依靠一种内在的精神实践功夫,即心灵的超越和升华、道德修炼、修养。将任何破坏宇宙万物和谐有序、共同繁荣的过度行为、偏执的私欲与懒惰、消极的状态等都当作恶,从自身清除出去。人对社会的要求认识之后,自觉地将这种客观外在的规范,转化为自身内心和行为的准则,这就是道德。
      伦理学是研究伦理关系的规律及其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学问,伦理学的同义词就是道德哲学,它研究什么是道德上的“善”与“恶”、“是”与“非”。那么,究竟何为“善”?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在任何社会关系及日常行为中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能够使我们时常清醒的检点自己和整个社会的行为,始终朝着善与合理的方向进步,而不致误入歧途,甚至堕入“恶”流。其实“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称道别人的善行,就是做了一件善事,因为别人知道你在宣扬他的善行,就会更加勉励自己。如果能有效地发挥存在于人性中的善的功能、潜能,并将其充分发挥到极至,发展到优异,臻于完美、成熟,那就是最合乎于人本性的生活,就是最善,也就是生活得好或叫幸福。
      每个人都想获得幸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都愿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努力达到人生各方面的优异与完美。而且,每个人的要求都应当受到同等重视。如何使人的各种需要和能力都得到实现或发展,如生存、健康、亲情、方便、政治权利、受教育、劳动创造、娱乐休闲、修养品德、陶冶情操等各种需要的实现都能处在和谐共进、互生互长的状态中,而不是以某些需要或能力的实现压制、破坏了另一些需要或能力的实现,总之,如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个人的发展应该是这样,全民族和全世界的发展也应该是这样。所以,伦理的“善”就应该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共同繁荣,人自身各种潜质潜能的全面发展这两个目标。在一个民主政治的社会里,公民不论职业、出身、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情况如何不同,都应是享有平等权利的独立个体,在现代社会被看作是起码的社会正义,这既是一种政治关系也是一种伦理关系。理想的伦理关系就是人际和谐,就是天、人、物和谐相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繁荣的合理秩序。这一最佳状态对以宇宙中每一成员来说都是最公正的,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和造福于每一成员。社会要确立理想的、合理的伦理关系、伦理秩序,就必然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应当如何”的规范,要求他们的行为尽量符合和有利于社会所追求的“善”的伦理秩序,尽量去掉和约束那些不利于这“善”的伦理秩序的行为。
      二、语言和谐是人际和谐的关键所在
      建立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提倡和谐语言,这属于伦理道德问题,这有赖于全民教育水准和道德水准的提高,从而促进言语道德水平的提高、公众的个人言语道德素养的提高。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中国古代和谐的伦理思想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至今在日本、韩国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哪怕在自己家里,也要“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从。”父子之间,也满口谢谢,晚辈对长辈要使用敬语,这一点返回来倒值得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学习。在发表个人看法时,不要伤害对方的感情,尽量使用和谐客气的语言表达,讲话时要留有余地,不要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人。“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看到别人的善行,就要向他看齐,即使和他距离很远,如果自己努力去做,也一定会渐渐赶上他。
      道德是言语的基础,言语行为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即良好的道德是良好的言语的基础。通过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往往可以推断一个人的品行道德。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本,所以,传统文化的缺失就导致了基本伦理知识的缺失。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国学的强大生命力,呼吁重视传统文化、开展国学教育。因此要想通过推广传统文化来提高公众的伦理道德素养,必须重新拾回《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四书》、《五经》等经典古籍,加强人们的人文修养。让高深的伦理知识走出象牙塔,成为大众文化。将高深的国学伦理知识作一些普及性研究。老百姓需要通过简单的渠道,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道德的范围可以分为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和个人道德几个方面。言语道德规范,应该明确规定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提出科学、系统的言语道德原则。任何国家与民族,都不可能提倡说粗话、脏话、刻薄话,这是具有普遍性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这是人类言语交际行为中所应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一种全人类的言语道德准则。比如领导者言语道德准则、长辈言语道德准则、晚辈言语道德准则、教师言语道德准则、警察言语道德准则,等等,各行业人员要熟知本行业礼仪。各种言语类型的言语道德准则是整个社会言语道德准则在社会个体类型上的具体化。
      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大力宣传不和谐语言的危害,不断提高全民的和谐语言意识,力争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让所有公民了解语言环境同生态环境一样需要我们去保护,否则会给人类造成无法估量的伤害。广播电视节目的公益广告中可增加关于和谐语言的宣传,天天讲适时播。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要肩负起社会责任,成为和谐语言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道德意识是道德活动的思想基础。即先“美德”后“美言”,德成于内而言形于外。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其国民素质的高低,而言语素养水平的高低则影响了公众语言的和谐程度,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程度。言语道德水平反映着人们文化素质、文化修养程度的高低,而文化修养程度也影响着人们的言语道德。提高言语道德素养既要靠他律,更要靠自律,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言语道德中就体现为“你不希望他人怎样对你说话,你就别那样对他人说话”。要净化我们周围的语言环境。从道德层面为实现和谐语言提供保障,语言和谐又是人际和谐的关键所在,和谐语言是实现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有利因素。
      三、社区、家庭伦理建设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从古至今,治党、治国、治家,都离不开伦理规范这一基础,一个向善而伟大的领袖在试图建立一种新的政治秩序的时候,总是在追求实现更高的社会伦理理想,在追求人们更有德行,更向善守法,使社会更公正、和谐。而社区伦理建设的基础则是家庭伦理建设,搞好社区伦理建设、社会伦理建设必须从抓好家庭伦理建设入手。

    推荐访问:伦理道德 崇尚 人际 和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