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影视兄弟姜文姜武】 周韵

    时间:2020-08-17 07:19: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哥哥是弟弟的“保护伞”      姜文姜武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身材魁梧,不苟言笑,母亲爱好文艺,乐观开朗,兄弟俩遗传了父母身上的优点。   兄弟俩年龄相差四岁,作为哥哥的姜文,从小便成为弟弟的“保护伞”, 如果弟弟被别的孩子欺负,他就会挺身而出。
      姜武从小唯哥哥马首是瞻,大事小事,都是兄长替他包办,即便闯祸挨打,都是姜文替他兜着。所以,每当回首往事,姜武感慨道:“他的确是个称职的好兄长,如果说我是台灯的话,那哥哥就是灯罩……”
      姜文从小性格活泼,调皮淘气爱闹腾,不过他也很懂事,从小能干顾家,除了照顾弟弟外,家务活也抢着干。每到秋天储藏过冬蔬菜,都是他弄;冬天拉取暖煤,都是他搬运,挥汗如雨。姜文心疼弟弟,不让他插手,姜武只能站在一旁,袖手旁观。
      姜武记得,有一次,母亲下班回来,发现姜文不见了。姜武眼噙泪珠说:“妈,哥哥找不到了……”母亲吓坏了,以为被人贩子拐走了,发动亲友漫天撒网,四处寻找。折腾到天亮,母亲终于在碗橱背后,找到呼呼大睡的儿子。原来,姜文偷吃猪油,困意袭来便睡了过去。
      姜武至今记得,上小学时的一次作文课,老师布置《谁是你最崇拜的人》,几乎所有同学都崇拜伟人领袖、科学巨匠、文艺名流,只有姜武一人崇拜自己的哥哥,其中有句“哥哥走过的路,不正是我前进中的镜子吗”,随后这篇弥漫手足亲情的作文见诸报端,他一直珍藏至今。
      十三岁那年的一天,姜文拿着编织袋,领着弟弟来到学校附近建筑工地,向工人叔叔要了袋生石灰。兄弟俩费劲巴力抬回家,将石灰放进桶里加水搅拌,开始粉刷屋子。等母亲下班回来,见两儿子浑身上下沾满白花花石灰点子,就像两个“小雪人”,母亲感动得鼻酸落泪。她知道这一定是大儿子的主意,知道自己喜欢屋子干净,便带着弟弟将房间粉刷一新。
      姜文高中毕业,考上中央戏剧学院,姜武才从哥哥的呵护中走出来。有人说,同为一母同胞手足兄弟,哥俩秉性迥异,云泥霄壤。姜文粗犷豪放,特立独行;姜武低调内敛,温厚随和。当你明白他们的成长经历时,答案便会迎刃而解。
      姜文上大学后,兄弟俩聚少离多,每次姜文回来,总会跟弟弟讲些电影方面的事情,如此日久天长,潜移默化,姜武渐渐对表演产生了兴趣,梦想将来也像哥哥一样考上中戏。
      姜文毕业后,开始接戏。姜武常去剧组探班,看哥哥如何表演。回来后,对着镜子一遍遍模仿,一颦一笑,一招一式,蛮像那么回事。后来,他把内心想法跟哥哥讲了,当时姜文没有明确表态。而姜武不甚明白哥哥的用意,一段时间后,便觉得哥哥的暗示更重要。比如碰到电影方面的困惑,姜武请哥哥指点迷津。即使知道,姜文从来不马上给出明确见解,而是从学校带回一些电影方面的书籍,让弟弟阅读,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作为兄长,他会让弟弟知道,表演艺术,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掌握相关的知识很重要。
      姜武记得哥哥拍戏赚的第一笔钱,除了一部分交给母亲改善生活外,其余的都交给他保存:“老弟,这钱放你这儿,留着咱哥俩平常花。”在姜武印象里,包括他上大学那几年,每逢春节、过生日,哥哥总是从里到外,给他买衣服。有时姜文拍戏回来,也会给家人带回各种精美礼物。
      姜武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哥哥的母校――中央戏剧学院。但连考两年,都名落孙山,姜武开始怀疑自己的表演能力。见弟弟如此心灰意冷,姜文热情鼓励:“不要一棵树上吊死,你可以试试考北影。”
      在参加北影入学考试时,老师出了一道题:让考生围着椅子绕三圈,然后坐下说一句:“这叫我从何说起呢……”这道要求三分钟完成的戏,姜武却演了十几分钟,他是这样开的头:“老师,您知道当一个名人、名演员的弟弟,有多么不容易吗?”最后,不仅把隐形眼镜都哭得翘了起来,连主考老师也被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弟弟不愿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下
      
      北影毕业后,姜武与哥哥成为同行。每次接戏,当别人介绍他时,总会冠以“他是姜文的弟弟”。作为姜武,能有个大牌明星的哥哥,固然引以为自豪,但他不想一直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下,他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影视圈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1992年,尚在北影读书的姜武出演了《葛老爷子》,该电影获得长春国际电影节奖“长春金杯奖”。姜武想以此证明:自己的演技,并不比“天才”哥哥差。
      后来,关锦鹏找姜武主演《蓝宇》。这是个颇受争议的作品,姜武一时踌躇不决,想让哥哥定夺。姜文说:“不是每个角色都适合你,因为你没有这方面的感情经历,感受不深,即使勉强演了,也是隔靴搔痒。做演员要懂得取舍,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姜文在拍《鬼子来了》时,姜武正接拍《洗澡》。这是他从影以来第一次饰演智障者形象,压力很大。他跟哥哥沟通,想听听他的意见。姜文说:“演这类角色,最怕脸谱化程式化,只有挖掘人物内心的真东西,才能感人……”哥哥的话,令姜武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去精神病院体验了三个月的“非正常生活”,又观摩了中外同类作品后,姜武最终呈现给大家一个栩栩如生又血肉丰满的“傻子”形象。姜文看后很高兴地打来电话:“演得不错,这个形象可以立得住!”能得到大牌哥哥的肯定,姜武很受鼓舞。
      被哥哥光芒遮蔽的姜武,直到主演电影《洗澡》后才一炮走红,人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曾经“他是姜文的弟弟”,改为人们称呼姜文为“他是姜武的哥哥”,称谓改变,诠释着姜家兄弟开始比肩而立。姜武说:“哥哥的成就,对我是种激励,更能激发我的潜能。”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使得姜氏兄弟在举止、神态和腔调上交集很多,生活中,他们常常被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有人问姜文,现在你跟姜武,可谓兄弟并驾齐驱,不怕他超过你吗?姜文说:“我是觉得他势头挺猛。有一天,走在街上,有人指着我的鼻子问:这不是姜武吗?那个在《洗澡》里演傻子的那位!当时我就觉得弟弟进步很快,确实赶上来了,我们兄弟终于可以并肩作战。我觉得,作为弟弟超过哥哥,这是好事,说句最世俗的话,原来我们家有一根顶梁柱,现在好了,家里有两根顶梁柱,那不更结实吗?”
      凭借实力,姜武一步步拉近与哥哥的距离,终于有资格与“天才”哥哥坐而论道。与硬汉姜文相比,姜武的戏路更宽泛些,能将好人演得义薄云天,也能将坏蛋演得入木三分,无论是荧屏还是银幕,姜武所扮演的角色,大都是有点阳刚不足阴柔有余的“窝囊男人”,与戏里戏外霸气冲天的哥哥姜文相比,姜武的确有点“心太软”。戏骨李保田说:“他们哥俩的名字起得有点拧巴,文的不文,武的不武……”这可能也是许多人对这对影视兄弟不同气场和气质的普遍印象。
      为了改变人们这一印象,姜武决定接拍《永不回头》,男主角性格狂暴,彪悍威猛,使得许多观众看完后都表示,姜武在这部戏中的暴戾霸气作风,与硬汉哥哥姜文有得一拼。
      曾有人对姜武开玩笑说:“无论你怎样努力,都注定被你哥哥光环笼罩着,所以要想超越他,必须将姜文这个灯罩撇掉。”姜武戏谑道:“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下,并不是啥坏事,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别人享受不到的幸福。”
      
      兄弟情深
      
      虽然姜文在影坛呼风唤雨,叱咤风云,但作为演员的姜武,却从未向哥哥要过任何角色。
      1993年,姜文执导《阳光灿烂的日子》,当时还在北影读书的姜武,正赶上暑期课外实践。有同学提醒道:“你有大牌哥哥,这么好的人脉资源,为何不利用?”他是动了心思,希望哥哥能给自己一个锻炼机会。可思来想去,愣是没张开这嘴。“如果当初流露这个意思,我想我哥不会拒绝,但我不想利用他的关系,有点不好意思吧,那种感觉就像偷东西一样。有时候,适当推荐一下自己,也不是啥坏事。其实很多演员都是这样,也许就成功了。唉,我就是这性格,死要面子活受罪,兴许我哥自己也知道的――我这种不想占他便宜的心理吧。”
      话虽这样说,在姜武人生的几个重要关头,都是哥哥力挽狂澜,给予支持鼓励,就拿连续落榜那两年,如果没有姜文的“激将法”,姜武可能从此沉沦下去,不可能有今日之辉煌。因此他对长兄给予他的建议和引导之看重不言而喻。
      在《永不回头》拍摄之初,为了提高收视率,剧组打算请姜文客串一把。征求姜武意见时,他表示反对:“恐怕不太合适吧,姜文客串的角色,会遭到我的一顿毒打,而且要鼻青脸肿,满地找牙,虽然是演戏,但毕竟是我的哥哥呀,要把他往死里打,我还真下不了这个手。”
      那年姜文执导《鬼子来了》,里面有个“马大三”,戏份儿不是很多,左挑右拣,没有合适人选。手下人见机想撮合他们兄弟合作一把:“要不请姜武来吧,这个角色挺适合他的。”姜文一听,沉吟片刻:“那好吧,让他来试试。”
      当时姜武已经接拍《洗澡》,忙得脱不开身,但哥哥发话了,不能不给面子,便见缝插针过来客串一下。
      那天姜武去片场,不给剧本、不给台词、不知剧情,只让他穿着戏服,傻站一个礼拜。而《洗澡》剧组一个劲催他回去拍戏。姜武心急如焚,想跟哥哥沟通一下,又怕他想歪了,伤了兄弟感情。
      见哥哥不答理自己,姜武渐渐明白过来。原来这是姜文导戏的风格,越不演,越是真实状态,真水无香嘛,表演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演,风过无痕那种,他要求演员要心无杂念。姜武说:“他会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戏来引导演员,尽管他脾气火暴,但导戏时从不发火,他说演员要鼓励要宠着才行,不能刺激,对此他超有耐心。”
      在姜文强大气场下生活,姜武坦言压力不小,但他会将压力变成动力。他说的确从哥哥那里学到很多东西,“他才华横溢,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从他身上获益匪浅,所以他永远都是我前进的一面镜子”。
      谈到哥哥姜文导演的几部戏,姜武说:“几部电影都会让你笑,他的幽默风趣无处不在。一个男人,尤其是从事这个行业的男人,必须有幽默感,我哥就很幽默,我很佩服他。”
      2009年,一部由姜武主演的贺岁片《我的唐朝兄弟》引起观众热议,有好事者在网上打出《姜文OUT姜武IN》的标题。姜文得知,一笑置之。姜武则实话实说:“我觉得姜文要是演,真不一定能演好我的角色。”有人担心,万一姜文听到弟弟如此狂妄,会不会动怒。担心是多余的,一向“强势霸道”的姜文,其实很欣赏弟弟这份实力和自信。
      姜文筹拍《让子弹飞》时,饰演“武举人”的演员一时没有合适人选。这时他突然想起胡子拉碴的姜武,于是给他发去短信:“胡子还在吗?”那时姜武一脸连毛胡子早已刮光,当他看完短信后觉得,哥哥可能有事,便虚晃一枪,赶紧回了一个“在”。翌日,姜武收到哥哥短信:“给我演个角色吧。”他立即回了一个字:“行!”之后,姜文约他去剧组聊聊,可姜武怕胡子没长出来露馅,就一直推说在看剧本,直到两周后,兄弟俩才在片场见面。
      姜武说,片中“武举人”,这个角色外表看起来粗犷鲁莽,其实粗中有细,很有心计,对自己是个挑战。以前他演过太多憨厚角色,一直想演个坏人,这次哥哥圆了他一个梦,塑造了一个坏得登峰造极的反面人物。
      剧中,姜武的爆炸头十分炫目,说到这个造型,他解释说,他和姜文长得很像,不做个出位的造型,怕观众把两人弄混了,“我还记得,当时我看了造型之后,笑着和我哥说,你干脆别找我演,找个猴子得了!后来不断修改就成这样了”。
      兄弟俩飙戏,有什么特别感受?姜武坦言,感觉是有些怪。“记得有一场戏,我恶狠狠地说:‘我有九种办法弄死你,九种!’当时我哥一下子就愣住了,有点要笑场的感觉,他只好灵机一动说:‘你这有根头发!’反而弄得全片场的人都笑了。”那么会不会有分歧?姜武笑说:“用争论来形容会更好些,我们两个都是对戏较真儿的人,各执己见,所以只有不断地‘切磋’,但结果常常被哥哥给‘切磋’了。”
      有观众看后,说姜文实在偏心,在《让子弹飞》里,把自己拍得有款有型,却让弟弟姜武袒露上身秀大肚腩。姜武闻罢,大笑道:“其实,我本身是不瘦,我哥现在也发福了,我们俩说了好多次,也相约去健身房减减肥。可我们俩肠胃吸收都特别好,稍微吃点东西就胖,唉,我们哥俩啊,就是喝凉水都长膘……”
      这部《让子弹飞》,开启了姜氏兄弟十五年来首次合作的序幕。姜武说:“这次合作,确实让我们都很满意,彼此也能够充分理解和信任,套用片中我对他说的一句台词,‘只要你需要,兄弟我即刻出现!’”
      家里“文武”双全,都是万众瞩目的大牌明星,作为父母,当然为之骄傲自豪。每当外人羡煞他们两个明星儿子时,妈妈总是笑逐颜开:“大儿子是‘孝’,小儿子是‘顺’,搁一块才是孝顺……”
      如今,兄弟俩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业余闲暇,哥俩爱好一致,都不喜欢泡吧瞎聊窜场子,喜欢宅在家里,聊聊天,看看书,享受生活,这其实也是一种艺术沉淀。
      虽聚少离多,但兄弟感情有增无减。有一次,姜文去横店拍戏途径上海,得知弟弟在此。临登机前三十分钟,赶紧打车,拐了个大弯,去弟弟片场探班。虽然兄弟相聚只有短短十分钟,但那种亲情温暖,至今在姜武心头缭绕。
      (责任编辑/谭玉先)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