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依稀的背影 [春节,依稀的背影]

    时间:2020-04-02 07:33: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年,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而“春节”这个称谓,则是近代才有的。   殷商时期,兴起了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腊祭”,据说这是“年”最早的起源。到了西周初年,有了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被认为是“年”的雏形。先秦时代,年的日期比较乱,曾经一度有在戊子月即11月过年的。西汉时,官方正式规定,正月初一为夏历新年,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到满清王朝覆亡前,正月初一的年节一直被称为“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正式冠名称“春节”,并于1912年开始施行。由此说来, “春节”这一称谓到今年正好100年了。   年节最初也就两三天,后来才慢慢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红火,时长达一个多月的节日。在很多人儿时的记忆中,中国北方过年,是从喝腊八粥开始,它标志着年快到了,准备年货的阶段也要开始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过年的程序正式开始。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是两个不同的高潮,而正月十八过后,年才能算真正过完了。这期间,打扬尘、做豆腐、杀公鸡、接灶君、贴春联、吃年饭、拜大年、破五日、唱大戏、舞狮子……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讲究和活计。   眼下已是腊月下旬了,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我们却很难找到年的影子。办公室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你一言我一语回味着儿时故乡的年味儿。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即使从城里回农村老家过年,年味儿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以往从腊月初就开始热气腾腾备年货的过程,被浓缩到了在集市里熙熙攘攘的几个小时;泥砖的灶台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灶具,灶君失去了应有的位置,也失去了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法力;先前新年不清扫的习俗,也因为要保持卫生而“顾不上那么多了”;连鞭炮这个当年的“小宝贝”,也被手拿新型玩具和游戏机的小孩子们抛弃了。   广西桂林的黄益香老师,上世纪80年代时,是当地小镇上的名人,他总是乐于通宵写对联,让求字的人在除夕到来之前贴上春联。如今,80多岁的黄老先生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只有他自己家还在坚持裁大红纸手写对联。集市里,人们像吆喝菜农来两棵大白菜一样买上一副批量印刷的春联,什么人写的什么字则不甚关心。   也许民俗之所以会消失,就是因为寄予这类民俗的功能消失了,然后才被人们放弃。   春节是中国民俗的集大成者。年俗文化是基于古代强大的农耕文明而产生的。从前,春节是农忙之后的休整,是辛劳了一年的人们享受劳动果实的节日,也是为下一个农忙蓄力。如今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年早已经失去了“农业社会”赋予的特殊意义,年味也自然就淡化了。   对于大多数现代都市人而言,春节的意义除了可以连续休养7天、和家人小聚外,或许只剩下令人期待的年终奖了。对于远离故乡的人来说,春节的意义则是一张宝贵的火车票,一场奔波的旅途。   面对日渐消失的年俗,是挽救还是放弃,是复古还是革新,这些年来在学界以至政府层面,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论,也从来没有过定论。   如果说黄老先生的墨迹是对传统春节最后的艰难书写,那么当墨迹模糊、淡化,甚至消逝时,我们并不可挽回。一如渐行渐远的年俗,我们只能在依稀的记忆里重温它的背影。

    推荐访问:依稀 背影 春节 春节 依稀的背影 春节背影图片大全 依稀的背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