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改善民生:融克时局坚冰的暖流] 改善民生

    时间:2020-03-28 07:38: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藏富于民”是提振消费、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的重要基础,但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是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过上有质量的幸福生活。      2008年注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凡的一年。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我们还未来得及细品丰收的喜悦,就已经在全力以赴地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风云突变导致的我国经济下行的重重压力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在眉睫,虽然改革开放使我国具备了应对金融危机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2009年的到来,国际金融危机还将继续蔓延,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将继续加大,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局面。
      扩大内需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内部调整的首选措施,可是,目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以及对未来的消费预期和信心相对不足,只会使民众的消费意愿进一步降低,再加上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危机以及医疗,养老、教育等一直压制民众消费欲望的种种后顾之忧,拉动内需可谓困难重重。
      在全球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抛出了4万亿的救市计划,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有业内专家认为,如果政府能把其中的一部分投入到改善营商环境,给企业真正有效的帮助,促使企业有信心扩大生产,就能增加就业,让更多的百姓有稳定的收入,以实际支持消费。此外,稳定有效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是百姓敢于消费的前提之一。
      令人欣喜的是,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重民生”将是贯穿于2009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着力点之一。据了解,目前补贴,减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都已经在政府考虑的范围之内,如《社会保险法草案》已开始广泛征集公众意见。此外,鉴于目前收入分配差距仍比较突出,加快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有助于释放他们的需求潜力。
      就业问题也是目前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负面影响之一。业内普遍认为,2008年爆发的金融和经济问题到2009年可能转化为就业危机,据统计预测,世界失业人口可能创出近十年的新高。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预测,国内大学生失业率将超过12%,150万大学生2008年底难以就业。另有消息称,全国1.3亿外出农民T780万已提前返乡,就业压力在春节后将面临真正的考验。毋庸置疑,就业已成为2009年中国政府最大的民生考题。
      在由《中国总会计师》杂志社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企业经营与财务战略管理高峰论坛上,龙永图指出,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只要经济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不演变成社会危机,中国战胜这场金融危机的把握是非常大的,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保持中国的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就是保就业,维持GDP8%的增长速度实际上就是保就业,因为一般认为GDP增长率低于8%就会出现大面积的失业。同时他认为,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将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李荣融曾表示,国企要在化解金融危机中承担更大责任,保持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尽力做到不裁员。李荣融的这一席话,将国企在危机中的社会责任担当问题凸显了出来。困难面前,很多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入“不裁员”的队伍,还有一些央企高管主动降薪,成为寒冬里共克时艰的一股暖流。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富裕安乐、讲信修睦,社会和谐的“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的大同社会,一直是人们永恒的追求。对民生的关注和改善,应是一个倡导和谐,崇尚公平的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永远重视的问题。可以说,解决民生问题,从“藏富于国”变为“藏富于民”是提振消费,应对当前经济危机的重要基础,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发展并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消除贫困,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过上有质量的幸福生活。因此,改善民生,既是手段,更是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这三十年中我们保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别的国家需要几百年时间才能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是如何让中国民众更公平地分享这三十年来的成果,将成为关乎社会经济稳定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只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形成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和分配格局,增强全体社会成员抗风险的能力,整个国家才有更大的能量和信心来应对一切危机。

    推荐访问:时局 坚冰 暖流 改善民生:融克时局坚冰的暖流 改善民生 融克时局坚冰的暖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