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基于钻石理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乡村振兴理论

    时间:2019-04-29 03:34: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针对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能力不足这一现象,提出在对原有传统“钻石体系”修改后,以软环境作为唯一内在变量的“新钻石体系”,并以之来分析东北产业竞争力不足的现象。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并不缺乏原有钻石体系中的四个基本要素,而是缺乏使这四个基本要素健康运行的软环境。通过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自身特点,打造与其相适应的软环境,才能实现东北真正的振兴。
       关键词:钻石体系;软环境; 新钻石体系;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056-03
      
       计划经济时期,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被誉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以前提到东北的工业时,时常可以听到“中国最大”、“中国最早”之类的修饰语。比如“中国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中国最早的汽车企业”、“中国最大的油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后的东北企业,曾经的殊荣逐渐褪去,而其显现出的技术水平低下,创新及竞争力不足却越来越明显。
       面对这种竞争力不足的情况,在国家2004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发展情况下,许多国有企业出外学习,引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然而,“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以及“落后—改造—再落后—再改造”的技术发展怪圈的现象却在不断上演。无论是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是竞争优势都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经济、技术相脱节的问题也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产业升级和振兴乏力。
       作为新竞争经济学的创始人,迈克尔·波特针对提高创新能力的竞争力提升提出了“钻石体系”: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四个基本要素,着眼提高该地的产业竞争力。
       一、波特的“钻石体系”
       迈克尔·波特的基本观点是:一国的国家竞争力主要取决于该国的产业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主要决定于创新能力。国内经济环境对产业竞争优势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有四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性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策略、结构和同业竞争,这四个因素可能会加快本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也可能造成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在一个国家的众多产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在国内这四个关键因素中特别有利的那些产业 [2]。因此,“关键因素”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来源,被称为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如图1)。
       第一个关键要素是生产要素,指的是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其中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可进一步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初级生产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如天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非熟练或半熟练劳动力、融资等以及高质量人力资源、大学和研究机构等。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正在日渐下降,高级生产要素的获得和培育对于国际竞争来说具有意义。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需求条件,指的是国内市场对某类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内市场的大小及性质不但影响生产的规模和效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会刺激本国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和创新。本国市场要素进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必须细分市场的需求结构,要善于满足老练而挑剔的客户需求,要能够预期需求走向。
       第三个关键因素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是指与某个产业相关联的上游产业和互补性产业。支持性产业主要是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机械设备等上游产业,能为下游产业快速、有效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动、降低唱本、提高竞争优势创造条件。相关产业是指因公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可以合作、分享信息,甚至在电脑、设备和应用软件等方面能够互补,形成相关产业在技术、流程、销售、市场或服务商的竞争优势。
       第四个有关键因素是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得到国家环境中如何创立、组织、管理公司,以及竞争对手如何。在不同的国家中,相同产业的公司在目标、策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大相径庭。产业竞争优势就是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如果某一产业的公司在公司目标、策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选择与该国产业竞争优势资源恰好相符合,则该产业的竞争优势将可充分地展现出来。一个国家内部市场的竞争结构也会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大影响,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有利的刺激因素。
       迈克尔·波特认为,除了上述四种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变量可能对产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机遇和政府(见图1)。机遇是那些超出企业控制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如技术的重大创新、石油危机、战争等。机遇可以打破现存的竞争环境、竞争秩序,创造出“竞争断层”,这种断层的出现虽然可以使原有产业的竞争地位丧失殆尽,但也提供了新的机会。政府通过在资本市场、补贴、生产标准、竞争条例等方面的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但是,机遇和政府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同样的机遇给不同的企业可能造成不同的影响,能否利用机遇以及如何利用机遇还是取决于四种基本因素。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四个关键要素的引导和促进上。
       图1
       二、由新“钻石理论”看待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东北现象”
       迈克尔·波特把四个基本要素作为内生变量分析竞争力。但本人认为,作为分析“东北现象”的理论来说,这几个内生变量只能算做浅层次的,并不是较好的解释。在此,本人对波特教授的钻石理论稍加修改,认为软环境应该是唯一的内生变量,而其他四个基本要素则作为软环境相应的因变量(见图2)。
      图2
       而该软环境作者认为是一个广义的定义,是一个能使得钻石体系健康运行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具体到每个基本要素则就有与之相对应的健康软环境。
       对于上述东北老工业这种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怪圈所造成的竞争力不足,我们可以称之为“东北现象”。在此,笔者以波特教授的四个基本要素分析,认为东北目前的竞争力不足并不是没有达到波特教授所提出的四大基本要素“绝对标准”,而是在这四个促进创新、提高竞争力的要素改善中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创新软环境。
       (一)高级生产要素的无效利用
       从目前企业与相关机构的关系来看,企业与作为高级生产要素的大学、中介组织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联系和知识流动严重不足。我们知道,在一个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促进了知识流动。也就是说,在我国现有的创新体制下,企业只有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密切联系,才能诱发新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作为大学和研究机构只有与企业密切联系,才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及时转化为商品,实现技术创新的双赢。尽管东北拥有30所高校并且东北每个省份都有一两所国家重点大学,但从东北老工业基地看来,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发合作比例与全国平均比例相比还比较低。
       (二)过度挑剔的顾客需求
       波特认为,如果能够满足当地挑剔的顾客,那么对于企业的创新力及竞争力将是毫无疑问的促进。但是在东北却存在着一些过分挑剔的顾客,到处提着高标准,甚至这个高标准与其自己本身企业的目前发展都不相适应,但是他会向供应商要求。这将导致本身处于激烈竞争的供应商,在向这些客户提供商品的同时只能硬性引进先进技术来换取市场,这对于市场的整体创新能力提升并无任何促进作用。
       (三)竞争而不合作的同业企业
       企业之间横向关联度低,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为防止垄断而造成的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波特提出企业间应该加大竞争力度,尽力创造出一个竞争的市场。但企业间的频繁的交往、联系与合作,其实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知识共享,降低交易成本,加快创新。但老工业基地的企业长期以来倾向于和政府之间的纵向的、传统的和封闭的联系,忽视跨企业、跨产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倾向于企业的单向突进,因而无法共享社会关系网络所带来的创新聚合效应。也就是说,尽管大量的企业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个区域,在地方上连接成片,然而,在生产上却相对独立,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缺乏信任和合作,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技术、知识和信息的交流。由于企业间忽视合作的效用而片面地强调竞争,在行为上“万事不求人”,企业间“老死不相往来”,因而企业之间不但无法像国外发达地区的企业那样通过合作网络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创新合作,从而在互动和相互学习中不断创新,相反在市场竞争中非但难以合作,甚至相互拆台,导致技术、信息和各种隐含经验类知识流动严重不畅甚或断流。特别是当企业技术开发的基础水平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时,企业独立的技术开发与低水平的竞争就严重制约了技术创新总体水平的提升。
       (四)“孤立的”国有企业
       从相关产业联系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形成有效的专业化分工和配套体系,产业间的联系薄弱,从而使东北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像“孤岛”一样悬在那里,形影相吊,没有或少有就近配套企业,只能靠历史上形成的家底和增加新的投入在苦苦支撑。
       从“一汽”来看,由于孤悬东北,使其创新性研发成本必然比拥有创新网络的兄弟企业要高,获得同样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成本,也要比那些处在汽车产业聚集区或接近汽车产业聚集区的汽车企业高。
       “鞍钢”虽然拥有其相关支持产业的“鞍钢附企”,但从附企所提供的产品来看,其很多产品技术水平不高,且只做鞍钢中下游低层次的市场,根本不能走向外地市场。而从最近几年的附企报表来看,除个别几个厂子有微薄盈利,其余是连年亏损,还得靠鞍钢补贴来维持生产。
       三、全面、健康的“钻石体系”中创新软环境
       (一)营造有利于培育本地企业家与科研机构互动的创新交流文化氛围
       由于多年来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使我国的学者和企业存在一种把知识分为可用知识(功用知识)和不可用知识(价值知识)的倾向,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的深层联系。这种过于重视可用知识而忽略价值知识的倾向,使得可用知识建立在一种脆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学科领域内忽略了价值知识在营造文化氛围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即学科以外的文化上,也存在着不利于创新的成分——强调一律性、成败论英雄、不承认当地学者的科研成果只认所谓的“学术权威”和“外国学者”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正是由于上述两种文化倾向,导致了创新文化交流的缺位。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提高和维持本地区的产业创新能力,就必须把激励创新交流文化氛围的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
       (二)构造有利于创新的合理需求环境
       “顾客是上帝”这句在我们国家刚有市场时的至理名言一直伴随着许多企业走了过来。但是随着市场经济这么多年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标准只以国外为标准,对于性价比、自身应用情况、本土化程度毫不考虑,而且不去挖掘自己本国市场,创造一些符合当地的高质量产品。作为拥有如此多消费者的东北地区,有必要重新构造符合自身需求的环境来促进企业开发创新,发展自身竞争力。
       (三)营造企业创新合作所必需的信任环境
       信任是企业合作得以形成和有效运作的基础。信任的缺失将极大地影响整个“钻石体系”的有效运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阻碍。在市场竞争的社会里,要促使创新主体间乐于交流合作,必须要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以平衡各方利益,从而降低交流障碍。因此,在信任环境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及相关机构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以营造有利于创新合作的信任环境。
       (四)打造多元经济成分的创新产业集群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产业。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长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尽管市场化改革这么久,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市场化始终略显缓慢。放活国有企业在文件上“放”了这么久,但始终是“放而不活”。而拥有大量非国有经济的江浙地区及其地区内拥有大到高科技产品、小到打火机的多种类、多层次的产业集群,相比之下东北企业大显逊色。其实,拥有较强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的东北龙头国有企业,如果能够开放更多的非国有经济进入其相关产业,将会极大地促进这些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会形成东北极具活力的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 崔万田,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 孙斌栋.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 符正平.新竞争经济学及其启示——评波特竞争优势理论[J].管理世界,1999,(3).
      [5] 魏旭.基于集群式创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模式[J].当代经济研究,2004,(9).
      [6] 赵子祥,等.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新道路[J].社会科学战线,2004,(1).
      [7] 张金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剖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1,(9).
      [8] 刘宏青.竞争优势的经济学分析及优势演进[J].特区经济,2006,(5).[责任编辑 杜 娟]

    推荐访问:工业基地 振兴 钻石 东北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