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是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时间:2018-12-27 03:26: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奠基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运用,阐释了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现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人际和谐的深刻启示及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交往理论 和谐社会 人际和谐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从理论上支持和加强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为现阶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实现人际和谐提供了坚实的哲学根基。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理论视角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是研究人际和谐,具有根本性的理论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自古以来,人类对美好社会孜孜以求。从我国古代的“大同社会”到西方的“理想国”诉求,无不表达了人类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和憧憬,和谐社会的理念也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
      回顾历史,我国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某些偏差,即片面强调社会的矛盾和斗争。自1957年之后,由于错误估计形势,全党全国的各项工作从根本指导思想上均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阶级斗争被扩大化、绝对化,文革期间发展到极致,造成了社会交往的病态发展、人际关系被严重破坏,这不但使社会发展出现经济与政治关系严重失调,而且使整个社会长期处于敌对和动乱状态,社会和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邓小平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代之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国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点。
      当前,国际局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转型期。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艰巨繁重的现代化建设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精辟地概括出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①这是从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思想道德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的动力机制和整合机制等诸多方面,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所做出的精辟阐述,也是现阶段我国交往规范和交往形式的指导原则。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纳入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体系。“和谐社会”成了中国文字的高频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成熟的形态。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阶级对立,就没有和谐可言。因此,在生产力发展、经济发达而阶级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的。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年代,和谐更无从谈起。在计划经济时期在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也谈不上和谐社会,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也远远不成熟。而在当今中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复存在,阶级对抗已经消失,社会阶层取代了阶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时期,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命题,正当其时。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也是对马克思交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它从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思想道德关系等方面全方位地对社会政治交往、物质交往、精神交往进行了阐述和引导,这也是现阶段我国交往形式和交往规范的指导原则。
      
      二、人际交往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尤以富于主观能动性的人类社会最为复杂,因而处于主体地位。综合考察和谐社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我们不难发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中国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
      人是人类社会的细胞,是和谐社会的主体。离开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就无从谈起,人与人的和谐乃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演化,总是以社会中的人为载体的,即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在和必将引起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人际关系的变化,导致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社会进步的成果,同时它又带来新旧体制和利益的冲突,使人民内部矛盾具有新的内容和特点,因此人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和基础。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际交往关系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人际和谐的哲学根基
      
      在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中,不同的理论提出各自的思路。但从社会交往层面上来深入地揭示人际关系及其向着和谐状态的运动,更具有基础性的意义。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构建人际和谐的理论基础。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实践中不断展开、不断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人们交互作用的社会性生成。并且,结果态的人际关系不仅是主体间交往的产物,它也反过来对主体间交往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这里,交往实践以及人际关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境域紧密相关。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在现实的主体交往的此岸所展示的人际交往的理想彼岸,这种理想的实现,不是人们在现实的社会境域中通过交往实践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而是受到整个社会系统的深刻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不仅产生于个体之间的微观交往,即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交互活动,而且产生于人们的宏观社会境域。“小国寡民”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久远记忆,单个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已经被日益社会化了,随着人自身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趋向于更为复杂的结构。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社会境域总是处于开放状态的,因此,人际交往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广泛而频繁的交互作用。在这种敞开的人际交往实践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不是偶然的随机事件,而是在社会发展境域中的人际交往实践的生成结果。人与人的和谐交往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人际和谐是交往实践的结果态。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微观的日常生活境域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而且是社会发展境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动态平衡的交往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人际和谐的实践基础在于平等的主体际交往实践,而这种主体际交往实践在马克思的交往理论那里获得了科学揭示。并且,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我们建构人际和谐的基本原则提供了理论基石。
      人际和谐是人们通过社会性的交往实践不断形成的人际关系产物,人际交往是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实践之源。因此,我们透过学术界有关交往理论的诸多研究,复归到马克思的理论文本,即《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马克思那里寻找到对交往实践的科学揭示,从而获得人际和谐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从交往范畴的科学内涵出发,在可以经验确认的感性世界基础上,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来展开人际交往实践的理论逻辑。正如王武召所认为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考察了社会交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学说的初步确立”。②尽管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在近代工业文明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所做出的理论思考,但其内容阐释对于我们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这种启示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当代性彰显,也是当代中国建设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要满足的一些必要条件。
      生成于人们的社会性交往实践的人际和谐不是观念的预设,而是交往实践的产物。这种交往实践在马克思那里获得了科学的社会历史性,即人际交往何以达到和谐状态,抑或人际交往的实践如何具有科学性,因而,为我们思考当今的人际交往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用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我们考察和辨析马克思交往思想,不仅仅是为了搞清这一思想的具体观点,更重要的是运用它去认识和把握当代社会历史出现的问题。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交往思想的方法论意义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所处时代使之凸显的是,它提供了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视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和谐社会表征的无非是组成社会的各系统、各要素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彼此协调、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状态。因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也就在于理顺各种关系。具体说来,就是既要整合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形成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这些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整体社会的有序运作;既要让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又要平稳有序……这些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无疑在启迪着我们,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中,要努力完善社会交往系统,防止主体间交往关系的蜕变,促进社会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价值系统的协调演进,纠正以往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文价值的片面做法,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整体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千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2.20.
      ②王武召.社会交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4.
      
      参考文献:
      [1]吴俊杰,张红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总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6.
      [2]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调整结构(一).人民网,2004.11.30.
      [3]王武召.社会交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4.
      [4]李国中.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N].楚雄日报,2007.1.3.
      [5]姚纪纲.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51-54.

    推荐访问:马克思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指导意义 社会交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