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语文学习 > 正文

    品味语言 [“随机点拨,因文入理”的品味语言]

    时间:2020-03-01 07:19: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即品味语言的能力.对学生加强品味语言能力的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水平,而且有助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多学生品味语言经常是浅尝辄止,只留意表面的东西,而忽略更为深层次的内涵。这就要靠老师的及时指导。“随机点拨,因文入理” 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品味语言”能力最好的途径。“采用“随机点拨,因文入理”的方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品析文章的语言。要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建立起对文章的理解,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品味语言一般有三个阶段即:读、品、悟。在读中品语言,在品中悟道理。“ 随机点拨,因文入理”可通过诵读、分析关键词语、紧扣语境来完成。
      诵读是品味语言最基本的方法,朗读课文其实是了解文章的前提,只有熟悉了课文,才谈得上品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语言。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效果,从而增强对语言的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如品味《春》中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要让学生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的新、美、力,就要随机点拨,因文入理,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文章。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通过学生分析得出要放慢语速,“新、花枝招展、健壮”等字要重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然段应怎样朗读,采用朗读比赛、自由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领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品味语言要了解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说明文语言注重准确,议论文语言注重逻辑,散文语言注重抒情,记叙文语言注重情节的深动曲折。在孙犁的《芦花荡》中“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敌人”“炮楼”点名了环境的气氛,“星星也像浸在水里”渲染了水的晶莹明澈。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共存,写出了优美的水乡却炮楼林立,流露出了鲜明的爱憎感情。“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其中“鉴赏”除了有“欣赏”、“观赏”的意思外,还有“指对艺术品的鉴别欣赏和评价”的意思。用“鉴赏”这一个词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艺术价值。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品位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只有掌握了一些相应的品味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品味语言,如何去品味语言!教给学生掌握一些语言修辞方法的作用,如了解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直观的将要表达抽象的无形的思维的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拟人这种修辞的手法可以将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事物写的富有生命情感和灵性。排比的修辞能够使文章的语言更有气势和感染力更能够影响读者。夸张的修辞手法是将事物的某种特征故意的夸大或缩小以强调和突出事物的特征。还应该掌握一些语言的感情色彩,如褒义贬义等作用,语体色彩等一些语言品味的知识。如《雨之歌》中的诗句“我是大海的叹息,我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欢笑。”“我在哭,山河却在笑,我落下来,花儿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随机引导学生去品味这些语句的精彩和精妙之处。学生运用老师教给他们的方法从修辞的角度和感情色彩等方面结合文章的内容去品味:第一句“我是大海的叹息,我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欢笑。”运用了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雨以生命和情感,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充满灵性,形象生动的写出了雨的形成于海面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在空中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降雨,降落到大地滋润田野万物的生长这个样的一个过程,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洋溢者炽热的情感。第二句“我在哭,山河却在笑,我落下来,花儿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用拟人的手赋予了雨和花草以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春雨在久旱的大地上及时降落,大地上的花草在春雨的滋润和呵护下茁壮生长,孕育者生机和活力,充满着喜悦和希望。
      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能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时,要让学生注意关键词句,如品味《春》的第三段春花图。对“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子的品析,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和景物特点以及表达的感情方面入手,得出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花多繁花似锦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文章的重点语句,一般是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总结点,或是作者感情的凝聚点,或是文章的主旨,我们把握好对这种关键句的理解,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是说品位语言离不开具体的文章内容和语境。离开这个基础和前提,品味语言就成了空中楼阁,成为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话已成为理解语言的口头禅,也是理解语言的一大原则。阅读文章,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是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理解句子的含义自然要结合语言环境。还要考虑到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感情倾向。比如: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这封书信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者、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句子“他们手挽手,笑嘻嘻的回到了欧洲。”就用反语讽刺了强盗的心理,形象再现了强盗相互勾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劣行径。
      对语言的品味,不管形式如何多样,最终还要由感性回到对文本理性的思考与解读上来。我们有时一味地强调课堂气氛的活跃,教学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动也动了,读也读了,但似乎还意犹未尽,原因何在?我想很重要一点,就是学生还没有对关键语句融入自己的解读。这就需要我们在品味语言时要最终让学生的心灵融合到文本中来。而这更需要老师带领学生慢慢去体味,不能简单的告诉或通过老师的说教来完成,这是一个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过程。

    推荐访问:点拨 品味 随机 “随机点拨 因文入理”的品味语言 随机点拨因文入理 因文入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