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苏州模式研究

    时间:2021-06-24 08:00: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社会主义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精神文明体系,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城市各项文明建设的成果带动农村文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让农村与城市同等共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苏州作为全国唯一的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示范点,其先进的建设理念与模式可以作为其他城市开展相关工作的典型经验予以借鉴。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模式;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2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系列文件和重要讲话内容充分体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城乡一体建设的力度。
      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将苏州市列为全国首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6月,苏州市政府发布了《苏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苏州已经成为全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典型城市,而在其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内容及工作成效将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
      通过对系列党的重要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表述的梳理,笔者认为当前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认识可以统一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建设主要内容这两个基本观点上来,并从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实践中对其理念、程序及方式等做初步探索。
      (一)以人为本
      社会的主体是人,精神文明建设以人为本, 就是把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据、出发点和归宿, 着眼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首先,精神文明建设以人为本是人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由此可见,人类和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任何活动其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都是要在能动地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让人自身全面发展,而对于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更加是人对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
      其次,精神文明建设以人为本是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论联合政府》一书中就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②。这一观点充分表明了在社会历史进步过程中,对于社会财富(包括物质与精神)的创造和积累,其主要创造者是身为社会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而普通民众能够具备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其来源又是物质与精神生产的成果。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的主要任务就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人。
      再次, 以人为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特点的体现。与物质文明建设以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外在的社会物质财富不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在今天的中国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人的精神世界。而在改造人的主观世界这一复杂的过程中,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客体是人的精神世界,其可以显现的成果则是各类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本身也是人的精神世界内容的外在体现,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客体本身就是不可分离的。
      (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 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其实质是努力推动社会进步, 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
      首先,人生存的世界是人赖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人在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改造过程中,获取自身成长所需要的各类资源,而在这一人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如果开发得当,那么可以获得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反之则会破坏自然界的平衡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物质资料的生产与运用当然占据了重要地位,并对社会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但人类社会绝不仅仅是经济生产的单一体,而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资源与重视,都会直接影响其他因素的发展进而减缓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进程。
      再次,在任何国家或者区域中,对于社会产品等资源的的分配应该以公平的方式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要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长期合作,就不能有不公平的现象存在,如果资源分配发生倾斜,那么由此引发的不公平现象必然引发社会动荡而给全面发展带来隐患。
      二、苏州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苏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苏州市及下辖的张家港市、昆山市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2年,苏州市和所辖市(县)全部建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县市联动的“全国文明城市群”雏形;2005年张家港市成为全国首批“全国文明城市”,2008年、2011年两度蝉联;2008年苏州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2011年蝉联,苏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地级市和县级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地区。在充分总结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苏州市又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全面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并于当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将苏州市列为全国首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
      三、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苏州模式
      (一)城乡文明融合的建设理念
      城乡文明融合,就是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将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理,包括城乡布局、公共服务、环境管理、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内容,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促进各类资源在城乡之间更为顺畅地流通,使农村居民在获取更多物质精神财富的同时,共享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促进城市与农村文明的融合,核心在于使城乡居民同等共享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推荐访问:苏州 精神文明 城乡 模式 建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