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叶剑英的文艺观点和文化胸怀

    时间:2021-06-23 20:00: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以解读叶剑英的相关史料为切入口,从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文艺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加强团结和提高创作质量等方面,阐述其具有时代特点的文艺观点;从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分析其自信进取、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同时指出叶剑英的相关论述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宝库,值得后人学习、借鉴和运用。
      【关键词】叶剑英;文艺观点;文化胸怀
      一代儒帅叶剑英,虽然不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门学者,但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文化问题作过不少的探讨和研究,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留下了宝贵的富于启迪意义的精神财富,诚如1994年11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在《<叶剑英选集>·出版前言》所言:“叶剑英同志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外交等领域,特别是在军事领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党的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人有些文化”,是毛泽东对叶剑英的评价。①叶剑英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有待后人学习、体会,并进而研究、借鉴和运用。本文谨就叶剑英的文艺观点和文化胸怀作初步的探讨。
      一、叶剑英的文艺观点
      在笔者目前所能阅读到叶剑英著作中,集中阐述他对文艺问题看法的有《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49年7月2日)、《在华南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开幕典礼上的讲话》(1950年9月25日)和《在中南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53年6月27日)。叶剑英在新中国诞生前后发表的这两个讲话和一个报告,并非就文艺谈文艺,而是作为一个开国元勋,就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文艺在教育人的特殊作用及文化人团结和提高创作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具有政治指导色彩的观点。
      关于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叶剑英在1950年9月25日讲话中,总结新文艺的历史经验,指出:“革命的文艺工作,从来就是和政治结合的。文艺结合政治,才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最高利益而斗争。”②1949年7月2日讲话指出:“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给人民以什么?不仅要满足人民普遍需要的东西,而且还要继续提高人民的要求,提高人民的文化,提高人民的思想。人民将更进一步地要求文艺工作者给他们更多的东西,更高级的东西。因此,我们说为工农兵服务,不是站在工农兵之外,而是和工农兵在一起,向他们学习,去了解工农兵的斗争,如果离开了人民的斗争,而想知道人民的需要的东西,那是主观主义的空想。因此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在生活中锻炼,要和工农兵在一起,从事战争、从事建设,这样才能交接他们需要。”③1950年9月25日讲话结合当时正在启动的抗美援朝运动,说明什么是当时的最大政治和文艺如何与政治结合:“目前全世界人民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组织战争,保卫和平。这也即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要求。”“这是世界人民最大的利益。我们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目的服务。这个正当的要求,今天已成为世界政治的中心问题,已成为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和平不能等待,我们要主动争取。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最高真理的准则。所以一切文艺工作、文艺作品,是好,还是坏;是进步还是倒退;就要看是否合乎人民最高最长远的利益。”“我们现在要创作小说、诗歌、电影,利用各种文艺形式,进行保卫世界和平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这些政策、理论普及于人民中间,为他们所了解和为他们自己作掌握。”在1953年6月27日的报告中,叶剑英指出:“我们是为政治而文艺的,列宁说过:‘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文学是我们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作家要想很好地用文艺武器为政治服务,就必须加强政治学习。”“不关心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作家必须加强政治学习,才能使自己有正确的立场、观点,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不仅反映生活,而且能影响生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为作家真正负起了‘灵魂工程师’的任务。”①叶剑英的这种观点丰富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文艺思想。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②邓小平也指出:“文艺是不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③叶剑英以人民最高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文艺观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工作指导的最高原则。
      关于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叶剑英在1949年7月2日讲话中,就深刻地指出:“只有提高我们的文化,新社会的建设才有保障。抛开文化建设、思想建设、文艺建设,单纯地高经济建设、物质建设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文化工作和其他工作,是互相联
      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叶剑英的这段话,实际上已经初步提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并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新社会的建设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即新社会的建设客观上要求两个文明同步发展,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在1953年6月27日的报告中,叶剑英结合当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指出:“祖国经济建设的热情就是我们作家的热情。五年计划在颇大的程度内决定了我们的题材,我们的注意力应该放到祖国的经济建设这方面去。这样我们的作家就应该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在经济建设中努力学习,深入到各个部门中去,观察、分析、体验这伟大的生活。只有真正钻进生活中去,才能对它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集中地、典型地形象地把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用以激发生产热情,批评缺点,有力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叶剑英的这些观点是邓小平理论中有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观点的重要思想资料。邓小平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多次回顾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深有感触地说精神文明是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真正优势。要实现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自然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但绝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而应该依靠这一优势来发展生产力。如果“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④

    推荐访问:胸怀 文艺 观点 文化 叶剑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