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张培刚的才华] 张培刚

    时间:2020-03-24 07:32: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张培刚先生去世了,享年99岁。   几年前我在武汉他的寓所里看望过他,话不多,声音有些颤抖,岁月和苦难几乎把他摁倒在一张椅子上,不过只要提到经济学,他灰黄的眼神会放光,片言只语之后,又是一片沉默。那时我已经知道他是经济学领域最早的、也是最优秀的大师级人物,连骄傲的张五常也尊称他为大哥,说大哥的思想,是典型的朝发夕至,影响深远。
      巴曙松教授称培刚先生为恩师。而周其仁教授则以自己是张培刚先生的旁听生为荣。
      “张培刚的发展经济学的确不同凡响。如果他有科斯一样的可专心于学术研究的条件,张氏发展经济学会不会早就把研究的视角对准经济行为的制度条件?无论如何,产权、市场、交易费用、国家和意识形态―几乎所有的制度变量―在新出版的《农业与工业化》里已经全面登堂入室。经济发展不能离开制度分析,这一点在先生60年前的工作中已经初见端倪。好像没有谁指出过这一点,让我这个旁听的学生把它说出来吧。”
      这是周其仁的评价。我从这段话里读到了周先生最深刻的批评,批评中暗藏着愤怒。
      张培刚先生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于1949年在哈佛大学出版,1969年在美国曾经再版。这本书后来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培刚先生本人则被誉为“发展经济学创始人”。
      一个早年就拥有极高学术成就的中国经济学家,为什么后来完全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这显然是一个悲伤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故事。1946年,培刚先生应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邀请,担任了两年的经济学教授兼系主任;1948年受聘去联合国工作,但1949年却辞去联合国亚洲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研究员职务,又谢绝导师张伯伦、布莱克、艾谢尔要他回哈佛大学任教的邀请,再一次回到珞珈山下任教。这一私人决定,让张培刚从此远离经济学研究,之后,他在华中工学院从事了10年的基建和总务后勤工作,10年的政治课教学,又迎来10年的上山下乡体力劳动,受审查,挨批判。人过中年,甚至没有婚娶,多亏谭慧老师在一片困苦之时,愿意嫁给培刚先生。
      其间,曾经有两位智利经济学家来华访问,下飞机就要见Peigang Zhang,翻译一头雾水,听成了“背钢枪”,后来经北京大学严云庚教授提醒,才知道是武汉市华中工学院的张培刚。
      事实上,张培刚在青年时代曾经与胡适之、赵元任等学术大师有过交往,具有难得的学术实力。他在1940年研究浙江米市的时候,独立使用了“交易费”概念,而且斩钉截铁地指出了节约交易费用与组织的关系,因此,接下来对准制度条件,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可是接下来张培刚做出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在中国,在武汉,他的大半辈子陷在生活的困顿里,陷在意识形态和各种运动的冲击中。这是一个完全的书生,面对铺天盖地的运动显然无力招架,他连躲藏的地方都没有,幸亏性格孤僻,且软弱,得以保全性命。
      现在,培刚先生终于获得了永恒的平安。那么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有时候我想,我们的时代能不能对着张先生说一声对不起,我们的国家能不能对张先生说一声对不起?我记得老年的培刚先生,言辞是谨慎的,好多话题他不敢展开,或者干脆以沉默相对。我记得从先生的房子出来,武汉已是夜色迷离,大街上人流如织,先生蜷缩在他的椅子上,仿佛这座城市里的一颗灰尘。
      多少年之后,谁还能记得起培刚先生漫卷的才华呢?经济学在上,书籍为证,书生张培刚千古,他的年轻的才华,肯定比那些所谓的时代,所谓的运动,活得更加长久。

    推荐访问:才华 张培刚 张培刚的才华 张培刚萨缪尔森 发展经济学张培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