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英语学习 > 正文

    生态德育语录 [从生态化德育到德育生态化]

    时间:2019-01-13 03:20: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一种新的理念――生态化德育      1.“教育生态学”概念的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由德国科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首次提出,它不仅是研究生物与环境辩证统一关系的科学,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1979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于是教育生态学这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逐渐兴起。教育生态学认为,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它“大致可以从三个角度和三个层面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主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此外教育生态学还将考虑教育对象内在的心理和生理环境”。本文将从第三个角度来阐述生态化德育的内涵以及从生态化德育到德育生态化的转化途径和意义。
      2.生态化德育的内涵。道德教育(即德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生态化德育是指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为指导来培养个体道德素质而进行的教育。
      生态化德育是遵循自然性原则的教育。遵循自然性原则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教育的生态规律,减少对德育对象的人为干扰,避免或减少灌输式的德育。
      生态化德育是具有前瞻性、着眼于未来的教育。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人应当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应当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应当关心个人并关心整个人类,应当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因而生态化德育不仅关注学生的近期发展更追求人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时反对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式的德育方法。
      生态化德育是尊重个性和差异的教育。现代生态学注重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同理生态化的德育要求教育者在教育中认识到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背后的地区差异和文化差异,只有当教育者充分认识到这些差异的存在并尊重这些差异时,才能真正尊重受教育者的存在,去了解学生的个性并去发展学生的个性。
      生态化德育追求德育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德育生态系统的功能。现代生态学着眼于通过生态环境的优化,使系统内各要素相互协调来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生态系统的最大的功能。“德育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实现就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归根结底,生态化德育的落脚点是要实现人的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我们的德育生态化了吗?
      
      当前,一部分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重整体、轻个别,物化德育对象,抹杀学生个性差异,试图以一个“模子”塑造相同的学生,试图将不同的学生培养成相同的“人才”,因而按统一的标准,用相同的载体和方式,以划一的评价开展千篇一律的德育工作,结果德育生态系统缺乏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此外,当前的德育过多依赖于学校教育,而没能把家庭与社区较好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进行德育的合力,也即当前的德育还没能形成一个有机的大生态系统。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变得有些急躁浮躁,甚至是急功近利,德育工作者也在德育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成人的某些标准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强加于儿童,不顾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进行圣人化、理想化的教育;德育工作者常采用“教化”和“记忆”的方式来进行德育,结果德育被智育化,德育“不是根源于生活而是变成了空洞的说教,步入了为了知识而教知识的困境”。最终,学生的品德发展与智力发展严重不平衡,学生自身无法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化的系统,他们在未来的社会活动中往往知行脱节,成为影响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
      当德育变成“最不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时,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是否应该反思,是否我们需要树立一种生态化的德育观:为德育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使学生自身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进一步使社会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系统。可是,我们又该如何使德育走向生态化呢?
      
      三、德育生态化的途径
      
      生态化的德育是一种崭新的德育理论,它需要德育工作者将它付诸于实践,德育的生态化已成为目前德育中一种迫在眉睫的实践。
      
      1.生态化的德育注重维护个体差异,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这种德育必然是一种尊重学生差异、尊重地区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德育。学校德育的生态性建构,必须植根于社会文化背景中,并与社会生活保持和谐一致,必须关注个体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把地域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是教育尊重学生个性与差异的体现。因为每个儿童都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地域的差异往往体现为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在儿童生活时期体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他们的情感、需要、经验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把地域文化引入德育中,有助于儿童从熟悉的世界逐渐顺利而快乐地理解和接受陌生的世界,并使学校生活变得富有意义。在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中,“儿童在不自觉中形成了‘地域文化性格’,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地域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借助于类似‘地域文化性格’等地域文化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和理解某一学生群体身上所具有的‘类’的特性,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实际上,尊重地域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2.要改革教材中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的倾向,编制出带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显得十分必要
      适应学生的能力、性向、经验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来设计符合学生利益的课程,应是课程设计的最大原则,乡土教材应是国家统一教材的有益补充。各地区甚至是各学校都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教材。有关专家和教师甚至是学生的父母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加入到编写队伍中。从这些生动的教材中,学生比较容易找出与其周围的社会生活的多方面有联系的文化、历史。这些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一种更生态的方式来保存其个性,发展其个性。
      
      3.生态化的德育要求把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作为一个有密切联系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这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当具有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德育的生态化要求融合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等因素谋求建立这种相互和谐、彼此促进的关系。在德育生态系统中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对于德育既有共同作用又有不同作用,甚至家庭、社区和社会领域的生活对学生品质的影响更大、更重要,因此,生活德育实施的领域应该扩大到家庭、社区、社会,只孤立地抓学校德育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因为如果家庭和社会不能与学校德育形成合力,在学校受到的德育效果就可能被不良的家庭生活德育和社会德育所抵消。所以德育工作者也应走出学校,放眼社会。学校应该建立与家长的长期沟通,让家庭、社区、社会和学校保持良好互动,同时积极把德育实践工作推向校外。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而把学校、家庭、社区、社会作为一个德育生态系统,德育工作者注重家校和人、学校社区、学校社会的合作,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往往比单纯的学校德育工作效果好得多。
      
      四、从生态化德育到德育生态化
      
      当然德育的生态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在生活中进行德育的过程,因为人类的生活并不仅仅是对从环境中获得的东西依赖,它也要对环境有所贡献。对个体的生存和环境的生存来说这两个过程都是必需的,因此德育的生态化既是一个在德育生态系统中进行德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生活中改变德育生态系统,完善德育生态系统的过程。“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这种乐观主义的自信应无时无刻洋溢于德育工作者的心中。随着教育与自然日益对立,生态化的德育不仅要关心如何把一个自然人造就成一个社会人,还要关注这个社会人怎样来改造我们的社会,更要承担起培养改造我们的社会的社会人必需的品质的重任。
      从生态化德育走向德育生态化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追求人自身情感、智力、品德等各要素的和谐发展,即品德与智力、情感等的和谐发展;其次是通过人良好品德的养成进一步推动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再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来推动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这个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即实现前述教育生态环境的三个层面的和谐发展。这种和谐不是僵化的、静止的统一,它包含差异,重视平衡和协调之后的整合,在矛盾和冲突中寻求一致。它在教育思想上的体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人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德育工作者的社会理想,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许德育走向生态化这一设想并不可能在实践中完全可行,也不可能立即显示成效,但是我期望人们会有意识的把生态化德育这一种崭新的理论运用到德育实践工作中。因为“对于一切事物,尤其是最艰难的事物,人们不应希望播种与收获同时进行,为了使它们逐渐成熟,必须有一个培育的过程”。

    推荐访问:化德 生态 德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