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改变中学生视觉方式,提升逆向思维能力的美术教学探究

    时间:2021-07-17 04:02: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jxy/xjxy201619/xjxy201619457-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jxy/xjxy201619/xjxy201619457-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jxy/xjxy201619/xjxy201619457-3-l.jpg
      【摘要】:马格里特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作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马格里特艺术作品的绘画风格对人产生心理的冲击,改变人对世界的另一种观看角度,甚至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因此,将马格里特梦幻怪诞的艺术作品作为美术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对改变中学生视觉方式,提升逆向性思维具有深远的影响。现以美术教学实践课例《梦幻怪诞的馬格里特作品》一课为例介绍其具体教学流程。
      【关键词】:视觉方式;逆向思维能力;美术教学
      一、内容分析
      马格里特是一个多产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作品中强调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对于“真实”与“谬误”、“理性”与“疯狂”、“清醒”与“睡梦”之间的关系与差异。作品展现的多是些被现实生活的常理认定为荒谬的,运用了独特又类似“谜语”的方式,在观赏他的画时,我们能感受到某事物的存在,然而在你稍恍惚的情况下,它变成了不一样的事物,改变了我们“看”的视觉方式,给人荒诞幽默之感。因此在他的艺术作品的选择上,笔者将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爱好、艺术家的代表作及本课的教学目标为选择依据,选择作品《委任状》、《男人之子》为主要讲解分析对象。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中学七年级学生的年龄(12岁到13岁)及认知特点,以“马格里特艺术作品”为主题展开教学。从中感受其作品的梦幻与怪诞的情趣,进而改变中学生“看”的视觉方式,理解马格里特的艺术作品与艺术风格。
      二、教学目标
      1、运用遮挡和几何构成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2、认识和理解超现实主义,并学会运用。
      3、改变学生的视觉方式,具有发现性思维、逆向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超现实主义,改变看的方式和习惯
      难道:运用遮挡、几何构成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四、教学准备
      教师:马格里特的艺术作品、相关的资料、画家创做的作品、卡纸、照片。学生:课前收集马格里特的艺术作品和相关资料及剪刀、小刀、各种粘贴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展示查找到的图片(过程说明:提前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知识。)
      2.师生共同探讨马格里特的艺术作品特点与风格(过程说明:对学生提出“什么”系列铺垫性的问题,引发思考,改变中学生“看”的视觉方式,提升逆向思维能力。)
      (1)在作品中,艺术家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表现?
      (2)从《委任状》、《男人之子》这些作品中看到了什么?
      (3)艺术家是怎样表现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又是什么?
      (4)马格里特的艺术作品的风格是什么?
      3.教师示范,学生描述(过程说明:这是学生完成自己的经验同化、顺应新知识的过程。)
      教师用剪贴等方法示范马格里特作品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4.欣赏其他画家运用马格里特的表现方法创作的其他作品(过程说明:再从另一角度欣赏运用遮挡等方法创作的作品。)
      经过分析发现格里特主要运用遮挡的表现方法,给人一种矛盾错位的感觉。现代艺术家将其遮挡的方法运用在其他古典艺术作品上,出现了一种与以往的绘画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改变了我们看的方式与习惯,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法。
      (1)欣赏艺艺术家表
      通过欣赏相关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感受“看”的新视觉方式,进而理解马格里特超现实主义作品的。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艺术家表现手法,抓住了他们创作上的特点。
      5.学生创作
      (1) 根据自己所认识的遮挡方法和表现内容的需要,创作一幅怪诞或梦幻的作品。
      (2)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可选择多种媒材结合应用进行创作。
      六、课后反思
      本案例是改变中学生视觉方式,提升逆向思维能力的美术教学研究中的一节课,笔者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其研究的目的。
      通过欣赏马格里特超现实主义作品,感受怪诞或梦幻或矛盾的新视觉方式,改变了学生“看”的视觉方式,所以《梦幻怪诞的马格里特作品》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了解马格里特超现实主义作品,认识其创作的表现手法,改变中学生视觉方式,提升逆向思维能力。在创作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表现内容的需要选择工具,采用多种材料的结合,如绘画和剪贴等,创作极具怪诞或梦幻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P].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罗国祥/译.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推荐访问:逆向 探究 中学生 思维能力 视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