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轨迹与贡献

    时间:2021-07-11 20:00: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们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领导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历史的回顾和理论的探讨,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并对其历史贡献进行评析。
      [关键词]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党的历史
      [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5-0022-04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它由“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两方面构成。前者是其价值归宿和理论起点,后者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际运用。长期以来,群众路线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始终是我们党重要的价值理念和领导方式。本文尝试从历史的视角切入,运用政治学相关理论,对群众路线的历史轨迹和贡献进行梳理和评析,希望通过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对新形势下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有所启迪。
      
      一、从精英到群众:革命主体的再认识
      
      1840年后的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殖民侵略和封建残余势力的双重摧残下,为摆脱落后挨打和追求现代化,无论是晚清的改良派还是革命派,抑或是五四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自上而下的“精英路线”。这不仅表现在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是革命思潮的最积极推进者(各式各样的先进分子,倡导各式各样的“主义”、“思想”和“学说”,并依此制定各式各样的救国救民的方案[1]),更重要的是,精英阶层的利益变成为推动革命运动的主要动力。很多时候,革命的目标仅仅是为了保护和延续精英阶层的利益,或者说是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凭借其自身的理念和经验构建起来的、看似符合百姓需要的、抽象的利益。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在革命喧嚣中没有得到认真对待和充分表达的广大百姓却要直接承受殖民侵略与封建压制带来的种种恶果,更不公平的是,他们还要与精英阶层一同吞下革命失败的苦果。
      例如,在清末民初的立宪改革和制宪活动中,各界精英都将政治转型的希望寄托于西式代议制民主之上。然而,嫁接过来的议会民主制很快就流产了。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人民的缺失。因为旧中国的政治系统从来没有开放的民意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旧中国的百姓也缺乏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意识,深受传统政治文化浸染的人民大众更习惯于遵从与沉默不语,时常将自己的切身利益和真实想法深藏于心底。这就要求革命志士和有识之士必须首先深入到人民中去,与他们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与人民的交往中了解并掌握民情民意,激发民众的革命热情。唯有此,才能实现推翻帝制、建立人民政权的革命目标。遗憾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次革命运动始终未能抓住这一中国革命的关键所在,因而始终无法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毛泽东曾精辟地概括道:“如果要把几十年来的革命做一总结,那就是全国人民没有充分地动员起来”,革命的经验教训“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2]看来,光有政治精英、知识精英,光有成套的理论,光有各式各样的主义对中国人民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与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集团不同,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就明确认识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坚持以鲜明的群众观点和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新型作风从事革命活动。党的二大提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3]1928年7月9日通过的党的六大政治决议案更进一步,将“争取群众”作为“现时的总路线”。同年11月,李立三在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这是在我们党的历史文献中最早提出和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一概念的文字记录。[4]革命主体从精英转向人民大众,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的实践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二、从实践到理论:毛泽东的洞见与党的集体智慧
      
      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相连的。然而,这实践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对革命形势估计错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内部在革命道路和方式的选择上产生了分歧,主张以城市暴动为“中心和指导者”、实行全国武装暴动的“左倾”力量占据了上风。急躁的情绪,激进的策略将“群众路线”的实践引向了反面,一些地区出现了强迫工人罢工、农民起义的情况,使党在这些地区“严重脱离群众”。究其原因,根源恰在于激进的“群众路线”本身。为挽救局势,将“群众路线”的实践重新纳入正轨,1928年4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作出决议,把工作重点转向争取群众和建立城乡群众组织,及时纠正了盲目组织群众发起暴动的行为。[5]
      此后,在党的六大争取群众的总路线指引下,我们党开始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一提法。1929年9月,在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专门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强调要树立群众观点,重视群众工作,明确提出各项工作都“要经过群众路线”。[6]同年12月,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与打仗一起作为红军政治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并提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7]这时,我们已经隐约看到了作为一种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群众路线”的雏形。
      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中央苏区的严酷现实、残酷的战争形势和农村有限的客观条件,使我们党进一步坚定了依靠群众的思想。毛泽东和党的早期领袖们也反复强调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成为党的两大任务。[8]与此同时,项英、博古(秦邦宪)、洛甫(张闻天)、刘少奇等,也都从各自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如何处理党同群众的关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与工作方法等问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可以说,党在苏区的实践活动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发展与成型产生了重要影响。[9]
      事实上,长期以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运动中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认识始终是敏锐的,也是极具洞察力的。五四时期,他就强调了“民众的大联合”是改造社会、改造国家的“根本的一个方法”。[10]八年后,他又首次阐发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标志着他的群众观点从早期的激进平民主义[11]转向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群众观。
      谈到革命战争和经济工作时,毛泽东多次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为着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只有关心并组织好群众的实际生活,才能“更加激发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才能“使战争得着新的群众力量”、“巩固工农民主专政”、“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12]
      进入抗战时期后,毛泽东又在一系列著作和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发动和依靠群众的重要性。在《论持久战》中,他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这是党的群众观点在党的军事思想与战略中的最完整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要求“共产党员决不可脱离群众的多数,置多数人的情况于不顾”;“必须注意组织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13]可以说,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观点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推荐访问:轨迹 群众路线 贡献 历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