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关于国家理论的古今之争

    时间:2021-07-10 12:00: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亚里士多德的国家学说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早期的政治思想,后世的国家学说深受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影响。霍布斯作为君主制的坚实拥趸,在《利维坦》中言明了亚里士多德,更准确地说是亚里士多德主义,是他的强劲对手。二者在国家目的、政体分类等问题上冲突激烈,在暴力问题上又殊途同归,这其中的矛盾与张力值得研究与深思。
      关键词: 霍布斯 利维坦 亚里士多德主义
      施密特曾说:“霍布斯得享盛名和声名狼藉,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利维坦》,而非因为其所有其他著作。”①这是对霍布斯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地位沉浮的真实写照。如今我们一般了解的是霍布斯对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基础性地位,而在他生活的时代,批判他的者比支持他的多太多,在他们眼中,霍布斯坚持无神论,不讲道德还支持暴政,这些批判让霍布斯声名狼藉。但正是霍布斯的这种“不走寻常路”让他在后世散发了独特的理论魅力,让人们研究他为何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敢于发声。
      一、两种思想主要内容简述
      (一)霍布斯的国家观
      如果说霍布斯的国家理论是他的核心思想的话,那么《利维坦》中的国家主权学说则是他国家学说的关键。绝对主权是国家的灵魂,它给予了国家生命和活力,是国家秩序得以建立的根据,也是维持国家秩序的重要力量。
      首先,建立主权的目的是“抵御外来侵害和制止互相侵害”②,可以说主权的目的就是安全和平和对外防御,这三者共同指向的是人们的“自我保存”和最基本的生命安全。在自然状态下,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消极状态,人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也出于对死亡本能的恐惧,人的动物性得到充分的彰显。但这种无休止的战争终究无法保证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就需要外在的公共权力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主权者作为主权的行使者,是指“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都对它的行为授权”③。这时候的主权者不仅代表自己,更是国家人格的承载,他的行为代表国家意志。主权的产生来自于契约的签订,但是一旦国家和主权建立后,带来的却是绝对主权,因为在霍布斯看来反对国家意味着反对自己,这是不合适的。由此可见,霍布斯借助人民主权的方式,达到绝对主权的目的,根源在于对君主制的拥护和支持。
      关于主权者的权利,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列了十二条之多。主权不可以被转让、不可分割、不可限制。霍布斯认为:“其中任何一种权利不论表面上根据什么言辞转让出去了,只要主权本身没有直接宣告放弃、而受让人又没有不再将主权者之名赋予转让权利的人的话,这种让渡便是无效的。”④主权也不能被分割,因为“国分则国将不国”,当初英国内战也与其主权分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权更重要的特点是主权是不可限制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这种至高无上是与其他权力相比较得出的,在一个国家内,人民的自由、官员的自由、各种政治团体、国家制定的法律,都不能成为限制主权者权利的理由。因此,在世俗国家内主权者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无限的。
      (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国家观
      亚里士多德主义不仅仅包含亚里士多德本人的学说,还包括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可以从他的《政治学》得到较集中的展现。在古希腊,国家被称为城邦,亚里士多德开篇就指出:“我们见到每一个人城邦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⑤可以看出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国家的目的是最高的善,而非霍布斯关注的人的自我保全,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奠定了各自的论证基础,也是后来两种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的原因。
      公民是指城邦中的自由人,主要部分是奴隶主阶级。只要是城邦中的公民,就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这样的观点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民主倾向。在关于城邦起源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是政治的动物”,二是因为人类生存的是为了谋求最高的善和德性,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集合在一个团体之中,大家才能共同创造出优良的生活。
      关于城邦形成的过程,亚里士多德提到了家庭是构成城邦的要素。家庭是“人们日常生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基本形式”⑥,后来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产生了更多的家庭,这个过程犹如树木生长的过程一样,正如国家形成发展的过程一样,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
      关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在13世纪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以柏拉图哲学为主变为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主。亚里士多德的唯名论引导人们重视感性现实的世界,注重归纳法,在认识论方面采用经验还原的方式。在霍布斯眼中,经院亚里士多德主义是造成人类“精神黑暗”的始作俑者,他反对和批判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天然等级学说和城邦自然形成的理论,在与亚里士多德主义学说的斗争中,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两种思想的主要差异
      (一)国家目的不同
      霍布斯的国家理论不是建立在家庭上的,而是建立在原始个人之上的,不同的人为了相同的目的联合起来,通过契约建立国家,这个共同的目的是避免暴力死亡、获得和平稳定,除此之外,其余的目的都是不可期的。亚里士多德的国家不仅要求人类可以安定生活,更希望人们走上优良的道德生活的道路,这就是说人们建立国家的目的是过上美好的生活而不是看重生命价值。
      (二)国家形式不同
      亚里士多德在政体分类方面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一是以国家宗旨为标准将政体分为考虑整个城邦人民利益的良好政体和只考虑少数统治阶级利益的变态政体;二是统治階级的人数。在霍布斯眼里,所谓的变态的政体只是一些在某一政体中不是利益既得者的偏见,他分类的标准是拥有主权的主权者,也就是君主制和主权议会制。霍布斯也从一些方面论证了君主制的优越性和议会的种种劣势。他说:“不论任何人……他在政治身份方面虽然留意谋求公开福利,但他同样或更多地留意谋求他自己以及他的家属和亲友的私人利益……在君主国家中,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同一回事。”⑦

    推荐访问:之争 古今 理论 国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