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国家消亡”理论的时代教材

    时间:2021-07-10 08:02: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中,“共产主义”一章原本最难理解是“国家消亡”理论。但近些年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结合当下全球化发展的现状,尤其是几次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如尚未平息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世界关注的“欧债危机”,濒临崩溃的生态与资源现状……都成为了这一难题的绝佳教材。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今世界全球化大潮下的政治经济现状、主权国家面临的挑战、精英作用的变化、学术上的关注等方面,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理论,试图在今天的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中找到民族国家政治功能消亡的萌芽,用事实佐证科学理论。
      关键词:全球化;国家消亡;唯物史观;时代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89-03
      所谓“国家消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经典概念。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国家起源、本质和作用的考察,并结合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实际斗争经验,提出了国家消亡学说。这一理论中的“国家消亡”主要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政治国家以及政治权威将由于未来的社会革命而消失,这就是说,公共职能将失去其政治性质,而变为维护真正社会利益的简单的管理职能。”[1]言外之意是说:“在国家消亡后,公共权力的政治性日渐消失而其社会性日益凸显,自由人的联合体将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公共管理也将由国家为主体转变为公民和公民自组织为主体。”[2]另外,“国家消亡”也是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极力回避详细地描述共产主义结构。关于未来结构的某些特点的说明,分散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同著作中。如果把它们搜集在一起,我们对未来的结构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特点:消灭私有制,商品货币关系消灭,国家消亡……城乡差别消灭。”[3]当然这些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一切都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和人们的普遍交往为前提,“国家消亡”当然更不能忽视这个前提。
      所谓“国家主权”,又称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它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利。其对内最高权是国家对它领土内的一切人(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和事物、以及领土外的本国人实行管辖的权力,有权按照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其对外独立权是国家完全自主地行使权力,排除任何外来干涉。
      一、理论依据
      1.唯物史观
      用唯物主义哲学看待人类历史,认为推动历史的力量是客观规律,而非主观意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的社会组织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其制度形态和思想意识都受其经济形态的决定和制约,任何拥有非凡能力和强大权力的个人或群体,都无法决定未来社会的走向,除非这个人或这个集团的决策顺应了历史前进的客观规律。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即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公共所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少数资本家按照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愿望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基本矛盾将使资本主义无法摆脱“噩梦”般的经济危机,这将使得掌握经济、政治主动权的资本家集团必须思考和采取措施来应对危机,这个应对的过程自然是向客观规律低头的过程。曾几何时,人们看着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解体与巨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断言资本主义是世界上最可取的社会制度,折磨它的经济危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今天看来,它不但没有走远,而且在社会化程度发展到全球化的时代后,它来得更加隐蔽和猛烈,更加难以预测和控制,影响也更加深远。无论它拥有什么样的新名词,新模样,它最终都是私有制带来的社会资源配置障碍或失效,由此产生了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尖锐对立。
      要想解决危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打破私人占有,打破垄断,打破阻碍资源自由流动的壁垒是必然之选。从大尺度上讲,民族国家对于所属资源的占有自然也是“私有”,主权国家的政权操控者是一小部分利益集团,不可能成为宏观的针对全球资源共享的公共组织。
      二、事实依据
      1.世界经济技术现状
      对于民族国家消亡理论,目前最有现实说服力的是2012年初倍受关注的“欧债危机”,虽然现在这一事件已不再是新闻焦点,但笔者调查发现,其严重性远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有效缓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更糟了——然而,立足整个人类社会或全球发展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笔者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为:这一危机是欧洲通向更完善社会制度的必要过程,是黎明来临前的黑暗,是新生命诞生前的“阵痛”。而这所谓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正是无限趋近于“国家消亡”的人类社会形态。
      无论人们如何从微观的金融学、经济学还是管理学等视角分析这一危机,都无法回避其深层的制度性原因。正如《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先生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节目中演讲时谈到的“美国各洲债务问题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了欧盟各国,但是因为其拥有统一财政部来协调各方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最近的一些学术论文也对此有所论述,如“欧元区建立以来固有的制度缺陷和经济结构上的问题使得欧债危机数年来得不到有效解决……一是欧元区不存在统一的财政联盟……”[4]再如“欧元区结构性问题是有统一货币政策,无统一财政政策,缺乏协调机制。”[5]“……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和分立财政政策的‘二元性’是深藏其后的制度性缺陷。”[6]目前,欧盟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如果欧盟各国在“欧洲的自己,还是自己的欧洲”矛盾中踌躇越久,其危机就越不可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定是要做到欧洲的真正统一,各主权国家最终让渡主权,交由公共的管理组织,让“资源共享和制度和谐”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正能量。而目前的状态是,欧洲各主权国家的精英统治者们为了捍卫其既得利益,在客观大趋势下“贼心不死”地相互博弈着……他们博弈的方式和激烈程度将决定民族国家消亡的时间表。

    推荐访问:消亡 教材 理论 国家 时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