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的理论审思

    时间:2021-07-06 20:01: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摘 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对话式教学,乃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交往活动所具有的本质和规律决定的。对话交流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在机制,其次才是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要想对话式教学按照教育交往的内在规律和机制展开,它必须在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意识中奠定牢固的道德基础。对话式教学要想达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目的,就应该围绕明确的主题,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观念冲突以及师生之间的根本分歧,为达成相互理解和共识而展开。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对话式教学 交往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对话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和开展,无论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实践探索上,都得到了普遍的重视。但是,如何正确把握对话式教学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和效能;怎样理解对话式教学的思想基础和现实基础;如何努力创造对话式教学的必备条件;应该怎样组织和开展对话式教学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对话式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和把握合理的尺度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仍然需要从主客体关系的理论高度进行探讨和研究。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话并不仅仅是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策略,而是不可漠视、亦不可扭曲,只能让它以合适的方式运行的内在机制。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交往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决定的。
      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具有怎样独特的内容和目标,但是它在教育领域里发挥着思想方面的重要教育作用,所以是整个教育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自从有了最基层的社会组织——村落之后,我国的教育至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目标和教育方式,但是总体上来说,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上的正能量影响,从而培养其健康的身心发展。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施教者永远“高高在上”,处于支配和控制的地位,其地位不能被撼动。受教者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只能一五一十地按照老师设计好的程序走下去,不能质疑,不能推翻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思想。这样的教育观念在当时具有权威性和先进性。但是放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其弊端就显示出来的,无法适应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现代教育理念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教育是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双边活动,当施教者实施其教学活动后,如果没有在受教者那儿得到有效的效果或者一定程度的反馈,由其教育目的就属于未知性,也许可能没有取得丝毫成效。施教者和受教者双边关系不再是传统的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受教者在接受教育时,不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施教者的教育,他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甚至可以质疑老师的思想。确切地说,教育教学乃是一种独特的交往活动。
      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直接的实施过程,本质上乃是一种交往活动,就从根本上突破了过去所确立那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单纯的主客体关系模式,代之以新的交互主体关系模式。在这种交互模式中,教学主体为老师和学生,教学客体为教学内容。所以其结构模式为“主体——客体——主体”。教师主体与教学内容客体之间的关系同学生主体与教学内容客体之间的关系并不独立的,而是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这两层关系互为影响、互为制约同时又互相促进。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运用,除了在思想上一致之外,在行动上也要统一,否则整个教学过程就无法协调。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也应该是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同时又培育着人的主体性的人与人之间建设性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是教师与学生面对共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沟通、理解、探究和商谈,并且朝向共同认可的目标进行的、积极的对话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对话式教学的开展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不是简单的策略,而是由它的本质规律所决定的内在机制。只有在遵循了教育作为一种交往活动所具有的本质规律,并且让它所决定的对话机制按照它的固有方式运行,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话式教學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展开的精神性的交流活动,它必须在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意识中奠定牢固的道德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的具体展开,是互动教学的表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对话不是单向性的,如果只是一方与另一方形成对话的形式,则课堂教学的具体效果无法呈现。例如,教师单方面向学生发起教学对话时,学生只能沿着教师所设置的思路走,无法把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呈现出来,则整堂教学就没有实效性和创新性;如果只是学生单方面向教师发起教学对话,虽然能够体现教学的创新性,但是教学过程可能会处于散沙状态,教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也无法体现。所以,师生之间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通力合作,互相对话,才能使整个课堂处于协调中,才能取得预期的、有效的教学结果。一提起对话,自然使我们直接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用语言进行直接会话、交谈的情景和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交谈都是对话。对话是一种扩展着人的眼界的、更新着人的内在精神的、塑造着人的品格的建设性的交谈和会话,是人们在交互活动中对于世界和自身的内在本质的揭示,“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1)在对话中,人全身心地投入,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其中,对话的双方,为了自己的对话内容,自己可以全方位地参与其中,甚至为此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间内,围绕着特定的事情而开展的。双方在对话时,必定要有一方去主动地启动对话,去支撑对话,引领对话正确进行,从而完成对话的使命。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在师生自觉意识中的奠基,这里值得强调的、也是很多论者高度重视的,乃是其中的道德基础。这种道德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师生之间的平等对待。如果师生之间无法形成平等的关系,则围绕着教学内容的师生对话无法开展。教师在经验、知识、能力以及素养方面可能会比学生高出一筹,但是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只是所担任的角色不一样,就整个教学过程来,对教学客体都有支配权,当平等关系存在时,对话才会继续下去。其次,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对话的目的固然是要去达成相互理解,达成某种共识与认同,但是它的前提却是人与人之间在思想观点、经验、情感、态度、立场以至整个精神境界的差异、甚至对立。在这个多样性的世界上,人与人在思想观点等方面的不一致,他们在情感、体验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对立,乃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事实。对话的双方主体只有尊重对方,两者才能就对话主题中存在的分歧展开积极的理解,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双方的共同点,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虽然会设计一些政治导向,但是这种政治导向不能偏离学生的具体情况,必须要尊重学生,并以此为对话的基础,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能与之在思想上达到共鸣,完成整个对话过程。“对话还需要对人类深信不疑,对他们的制造与再制造、创造和再创造的力量深信不疑,对人能变得更加完美的使命(这并不是精英的特权,而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深信不疑。对人的信任是对话的先决要求;‘对话人’在他面对面遇见他人之前就相信他们。”(2)信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努力、积极互动的基本条件。信任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来说像平等对待和相互尊重一样重要,因为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才不会去防范、遮掩、躲避,而会去积极参与,去把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向对方敞开,并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与对方共同经历精神性的扩展与提升的历程。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对话 理论 思想 式教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