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浅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破裂

    时间:2021-07-06 12:03: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战争状态一直笼罩全国各地,社会混乱、军阀大肆掠夺,人民苦不堪言,"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当时国民党内部组织的涣散和政治动摇让其无法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担,而作为新兴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虽有领导力量但是影响力却不够,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在双方都抱有一颗救国救民的爱国之心下促成了双方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并以党内合作方式进行。国共合作从1924年1月开始到1927年7月结束,历经3年时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党内合作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8-0004-02
      一、共产国际起到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十月革命的爆发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同时也让东方国家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十月革命的胜利后,如何面对民族解放斗争这一问题,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提出:“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革命运动暂时合作,甚至同它结成联盟。但是不要和他混为一体,甚至当无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时,也绝对要保持这一状态的独立性。”这为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依据,也是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1922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也为国共两党合作提供了好的机遇。此外,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影响也很大。东印度社会联盟和伊斯兰教联盟的成功都是马林长期工作创造下的成功范例,他有着丰富的革命经验。马林经过一系列考察研究认为国共合作在中国是可行的,多次与孙中山先生探讨与研究关于国共合作方面的事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可是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并不赞同双方的合作方式以党内合作方式进行,他明确表示“反对党内合作”,坚持“党外联合”。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马林上报给了莫斯科,共产国际支委会听取了马林的意见给中共下达了明确指示,在中共中央召开西湖特别会议后最终接受了共产国际“党内合作”意见。1923年1月12日召开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上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诞生。由此可见,在双方都没有合作意向的情况下促成这次合作的共产国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孙中山先生通过对比国共两党的客观实际认识到了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孙中山在探索革命道路中期还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抱有幻想,这种幻想也导致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先后都以失败告终,而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炮击孙中山在观音山的住所,更对他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也让他认识到国民党自身存在有极大问题。由于革命运动原因,孙中山把重点放在了军事方面,从而缺少了对党员素质的培养,造成党员意志薄弱、纪律松懈。在二次护法运动后又缺乏宣传影响,让一些投机分子有机可乘,借着名号在外招摇,从而失去了民心,在革命过程中没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是借助军阀之间的矛盾相互制约来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这种不稳定的力量为了利益聚集在一起,又为了私欲最终成为了革命对象。面对种种问题,孙中山认识到了国民党的重大缺陷。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孙中山结合当时社会情况给了他新的启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帝国主义的神话,苏俄和共产国际为了更好的稳固胜利成果,为了更好地帮助东方被压迫的人民,他们需要在中国找到更好的合作者,孙中山与苏俄方面派出的人员多次接触和交谈下使国民党联苏得以实现。同時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随即走向高潮,从最开始的以知识分子为主的爱国运动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与的全国性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出了巨大的反帝反封作用,工人阶级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使中国的革命面目焕然一新,它是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的新型的、工人阶级的政党,它代表着广大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孙中山看到了广大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这是国民党内部所缺失的,孙中山的一颗爱国之心使他在看到国民党自身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的现状,同样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和爆发出的强大革命力量,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使他愿意接受许多的爱国方式和爱国合作。孙中山在绝望中遇到的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26日《孙文与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标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这也为后来的国共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各种环境的作用下,也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了他的国民改组工作,这就奠定了国民合作的组织基础。
      三、共产党人对促成国共合作发挥的作用
      1922年中国共产党加入了共产国际,并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在为了稳固十月革命胜利成果的情况下,苏俄需要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并派遣具有丰富革命经验的马林来中国进行考察。马林的到来为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新的指示目标。经过多方面的交谈促成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二大时就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对于中国当时阶段的革命目标要有针对性分阶段的进行,中国共产党认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国内各党派联合起来革命。中共二大宣言中也提出:“在先进的奋斗进行中间,只有无产阶级的革命势力和民主主义的革命势力合同动作,才能使民主主义革命格外迅速成功。” [1](P.50)在进行联合革命中,革命对象的一致性是共产党与之合作的前提标准。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严重,军阀之间为了谋取私欲使用各种手段相互攻击,各军阀派系间矛盾尖锐,人民群众民不聊生。帝国主义为了瓜分中国也从中支持各军阀派系来获取利益,军阀和帝国主义之间相互勾结,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如此情况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大众的利益放到首位。中共二大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而同时在南方的国民党也在进行着反帝、反军阀的革命,革命对象的一致为国共两党的合作提供了先提条件。1922 年8 月,中共中央西湖会议后不久,李大钊就赶到上海,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身份与孙中山讨论了“振兴国民党以振兴中国之问题”,两人“畅谈不厌,几乎忘食”。[2](P.7)孙中山对此十分感动,感叹到只有“遇到的马克思主义者才是他真正的同盟者”。[3](P.465)1923年帝国主义和军阀为了镇压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制造的“二七惨案”让共产党看到了自身力量的不足,和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在孙中山遇到困境时,共产党人多次慰问,并对孙中山未完的事业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孙中山对共产党大无畏的精神特别欣赏。三大的召开确定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的忧国忧民之心是促成了这次合作形成的重要因素。

    推荐访问:国共合作 浅析 破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