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论大学生杀人犯罪的成因

    时间:2021-06-16 08:02: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大学生杀人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什么受过多年学校教育并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会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这需要我们全面审视大学生犯罪,从主客观方面找出其犯罪原因,以便更好地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犯罪心理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in the Reasons of College Students" Murder Crime
      PENG Dandan
      (Philosophy and historical culture School,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murder incidents have intensified in the nationwide,and caused a great echo. Why those students trained for years with higher education would step into killing criminals? This needs us to review comprehensively, and find out the reasons from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s, so as to take better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crime psychology; the objective cause; subjective reasons
      
      大学生杀人犯罪的案件已不鲜见,人们震惊的同时,不禁发出深思: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为什么成了杀人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杀人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激情杀人;二是为财或为情而发生杀人行为;三是手段极其残忍,作案工具和方式凶残多样;四是性别差异明显,男生远远多于女生。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其成长状况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时至今日,大学生犯罪问题已呈愈演愈烈之势,杀人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恶性极大。为什么受过多年学校教育并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会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分析大学生杀人犯罪的原因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1 大学生杀人犯罪形成的客观因素
      1.1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些大学生杀人犯罪心理的形成,与他们的家庭教育及家庭氛围有着某种直接的联系。
      (1)不良的教养方式。有研究表明,采取“武力专断”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常会体罚孩子,使孩子易把父母对待自己的行为方式转移到对其他人的身上,成为极富攻击性的个体。而“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孩子缺乏感情和责任或者过分溺爱,孩子容易形成冷漠、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叛逆等不良的人格特征从而导致杀人行为的发生。留美中国学生卢刚因妒忌持枪杀害自己的同学和导师就是典型一例。
      (2)家庭关系不和。研究表明,家庭的情感氛围会影响孩子的适应。父母的婚姻关系不好,经常争吵,挑剔,冲突较多,对孩子的消极情感就越多,其子女表现出来的攻击,犯罪行为也较多,同伴关系较差。
      (3)不健全的家庭形式。因死亡、离婚、分居等导致的父母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和其他亲属带养家庭的孩子,有遭遗弃的感觉,不安全感较强,易形成冷漠、怨恨、漠视社会法律与道德规范的个性,而有些因为补偿而过分溺爱,会导致孩子孤僻、仇视、任性或偏执,很可能引发暴力攻击性行为。
      (4)家庭背景。贫困家庭的或父母文化程度低的或农村学生子女,被寄予很大的期待,他们承受的压力较大,缺乏自信,心理极度敏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容易产生过激的暴力行为,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性。
      1.2 学校因素
      从整体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基本状况是良好的,但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生来源、专业结构、学校法律性质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人数剧增、民办大学增多、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杀人犯罪埋下隐患。不可否认,当前大学校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第一,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中学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造成一些学生思想素质很差, 因而埋下祸根。同时,高校蜕变为市场竞争中的盈利主体,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长期被忽视,形式化严重,收效甚微。
      第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相关教育队伍缺位,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易导致杀人行为的发生,酿成悲剧。
      第三,法制教育和生命教育缺乏。没有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法制知识的宣传,让每一个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而缺少法律意识,容易造成行为上的放纵性。同时没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大学生懂得生命的权力性和神圣性,明白生命的意义。缺乏这两种必要的教育,会使得大学生在处理冲突或者问题时,看淡生命,采取不负责任的暴力行为。
      第四,管理松弛。大学普遍实行学分制,特别是在重点院校、本科院校,学生上不上课没人管,只要参加考试即可。近年来大学合并扩招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同时学校住宿管理不严,也不注重对校园环境的整顿。放任学生在外租房,学校附近的网吧业、黑色影院大都生意兴隆。有少数大学生经常旷课,甚至彻夜不归,学校也不闻不问。
      第五,不良的校风。校风是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范畴的一部分,指大多数学校成员所共有的富有特色和稳定的行为倾向,它集中反映了学校成员总的精神面貌。不良的校风会导致个体产生错误的价值观,比如拜金主义,盲目的攀比心理,自私自利,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此外,高等教育体制一些政策,如收费上学,高额的学费,高额的消费等令一些大学生为获取钱财争取入学机会而铤而走险去杀人。
      1.3 社会因素
      (1)社会转型期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社会失范导致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急剧的社会竞争让个体社会心理应激激增引起心理负荷加重,以及由于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腐败问题的泛滥、贫富差距拉大产生严重的社会分层产生相对剥夺感等容易导致杀人过激行为的产生。
      (2)社会支持的缺少也是大学生暴力杀人的一个原因。社会支持是指被人所感受到的来自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团体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一方面对应激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有重要意义。缺少社会支持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偏执,孤僻,极端的性格,导致杀人犯罪心理的形成。
      (3)传媒暴力的影响。传媒暴力主要是指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内容和渗透的暴力思想。传媒暴力的载体主要是电视、书籍、报刊杂志和网络。尤其是因特网,每天都有大量的暴力信息在其中出现。如暴力游戏使得大学生在游戏中肆意杀戮,习得一种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暴力内容的长期泛滥,会使得青少年对暴力习以为常,麻木不仁。还有就是媒体对于杀人行为的详细介绍,也在很大程度上让部分大学生学会如何杀人,并付诸实践,导致犯罪。
      1.4 人际关系因素
      不良的人际关系往往影响大学生生社会化的正常进行,对积极的社会存在欠缺正常的内化,从而不能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反而通过不良的人际交往,习得消极的行为模式。

    推荐访问:成因 杀人 犯罪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