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大学生职业社工,社区老人的“贴心保姆”

    时间:2021-06-13 12:02: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小吴2008年7月从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系毕业后,与另外6名同学一起被招聘到长沙市天心区当社工,分别从事助老、助残和心理咨询服务项目。他们是湖南首批由政府“买单”的专职专聘职业社工。
      大学生职业社工在社区做什么?他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什么困惑与期望?怎么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请看记者的调查。
      
      城市新风“贴心保姆”式大学生职业社工
      
      当大多数同龄人还在为找不着工作发愁时,长沙民政学院7名大学毕业生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社工。走近这些大学生专职社工,记者发现他们对这一新鲜职业充满热情和信心。
      故事一:社区老人的贴心人
      新开铺街道新天社区98岁的黄奶奶,儿子在外地打工,就她和儿媳妇生活在一起。嫌黄奶奶唠叨,儿媳妇天天到外面打牌,饭也不给婆婆做。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都不能调解矛盾。大学生专职社工吴新龙上门了解情况后,利用掌握的法律知识,向黄奶奶的儿媳妇说明了应对老人履行的赡养义务。接着,吴新龙又上门和黄奶奶推心置腹地交流,让她在儿媳妇面前少唠叨一点,把儿媳妇当女儿一样对待。从此,婆媳关系变得融洽了。
      到新开铺新天社区居家养老中心上岗以来,吴新龙每天上门拜访老人,与老人们保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老年人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同时,帮助老年人调适自我功能,以健康的心态提升晚年的生活质量。
      由于服务对象全部是60岁以上生活困难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与他们相处久了,吴新龙说自己身上学生时代的那股傲气与个性也被逐渐磨平。看得出,他对这份工作既乐观又满意。
      故事二:倾情为弱势群体服务
      “我们不是居委会大妈,不查计生、不做流动人口登记等行政业务,我们社工提倡助人自助,帮助弱势群体度过挫折和难关。”刘丁榕告诉记者,她和同学刘仙容被招聘到天心区青园街道担任专职社工以来,负责的是怡智家园残疾人康复及就业项目。
      78岁的陈大爷和60多的老伴自住一处房子,陈大爷中风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他们的女儿要上班,只能利用周末来看望和孝敬老两口。见此,刘丁榕不但自己经常上门照看陈大爷,还组织志愿者、义工上门服务,为陈大爷按摩,和他聊天,给他们家买东西。刘丁榕还把在报纸上看到的打折商品消息告诉陈大爷的老伴,帮他们家节省开支。
      一次在上门看望一位偏瘫的退休老干部时,看到老人家坐的是他儿子自己研制的自动升降轮椅,刘丁榕反复观察,就将这个先进的辅助轮椅推荐给街道其他社区中有需求的老人和残疾人。
      “尽管资源有限、能力有限,可我还是希望能用有限的资源去帮助更多的人。”
      故事三:工资不高,但很充实
      服务于坡子街社区馨园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中心的杨淑君,每天都要穿过闹市走进低矮、阴暗的棚户区与服务对象进行细致的沟通和交流,这对刚满23岁的她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上班第一天的工作日志里,杨淑君这样感叹:“在城市繁华的背后却掩藏着这样的地方这样的人,真希望能够多帮他们一点。”其实此前小杨在一家咨询培训公司工作,相比现在每月1400元的收入,换工作是赔本买卖。
      可杨淑君对自己的选择并不后悔,她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使命感。为了让一位90岁的独居老人接纳自己,她给这个爱美的老人送了对耳环,老人收到后戴上耳环对着镜子照了很久,就这样两人交上了朋友。
      “每次看到自己服务的对象露出开心的笑容,我就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特别有意义。”小杨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同人生经历丰富的老年人打交道,会让他们这些社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变得更成熟。
      
      现实写真“大学生社工”在社区很吃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百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层次也越来越高。从2009年开始,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都在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面向应届普通高校公开招聘毕业生到城市社区从事专业社会工作。
      故事四:大学生也“出得厅堂,入得厨房”
      与长沙市天心区的居民不同,早在两年前,一群“大学生保姆”就让浙江宁波鄞州东裕社区的居民们,尤其是老年人着实“新鲜”了一把。来自金华的十几位浙师大学子向社区居民们展示自己当“保姆”的优势,如做家务、照顾孩子、心理辅导等一系列现代家政服务特长。
      据了解,这是浙师大数理信息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他们以创业团队的形式,通过推销“大学生保姆”这一品牌,体验暑期生活。
      在参加这次实践活动之前,学校还在队员中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大学生保姆”前期培训,培训内容有礼仪交际、家政辅导、心理训练、兴趣培养、安全防范、自炊实践、方言学习、营养健康等。培训老师来自浙师大医院医师、金华家政服务公司专业人员、心理学研究生等。在培训中,大家完全没有了娇气,“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连买菜砍价也很在行。而在烹饪培训时,不少队员亮出了自己的拿手好菜。为了不浪费材料,不少队员还烹制出了几道新菜,同样深受欢迎。
      故事五:优秀大学生很“受宠”
      “大学毕业生进社区,我们太需要了!”当记者跟沙河口区李家街道锦霞社区书记石领娣谈起“大学生社区工作者”时,这位老书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韩强是2004年3月区民政局统一招聘来的。他说:“我是大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所学的知识在社区里几乎都得到了发挥。”
      记者来到西岗区白云街道拥警社区,刚刚参加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陈媛媛正在社区里给老人们上英语课。她的英语说得好,而且有爱心,20多位老学员学得甭提多起劲了。虽然目前只上了3课,但社区的老人们普遍反映说:“别看这个小老师才24岁,但不愧是大学毕业生,素质就是高,知识面就是广。我们想学什么她都能教。我们老年人学得慢,反复提问她也不嫌烦。”现在,来听课的老年人不断增加。大家还纷纷要求,一个星期一次课太少了,上两次课就好了。
      社区书记说:“我们这些社区干部也喜欢和居民一起听小陈老师讲课,都受益匪浅呀。我们社区里就喜欢这样有组织才能的大学毕业生。”
      故事六:“我现在很满足,也很快乐。”
      今年25岁的孙秀秀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毕业后通过招考来到了张店区和平街道办事处的和平居委会,成为这里的一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员。
      像孙秀秀这样的社区服务管理员在当地也被称作大学生社工,他们是由民政部门统一招考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不仅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而且都非常有爱心,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充满了热情。他们服务的重点是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和孤寡老人。
      人们(包括大学生自身)习惯了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去干一番“大事业”,而不应该局限在小小的社区里。“我现在很满足,也很快乐。能给这些爷爷奶奶们的晚年生活带来温暖和幸福,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性格开朗的孙秀秀面对别人的不解,总是这样回答。
      
      新闻观察热情背后的困惑与期望
      
      “每天忙碌的工作到底是做什么的?”吴新龙刚参加工作时,他的妈妈经常不解地问他。而早在上大学时,身边的朋友就对自己所学的社工专业颇有质疑,“社工也是一个专业吗?”“为什么那么多社工系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对口的工作?”
      面对这些疑问,大学生社工们总是有些无奈,除了对工作保有热情外,他们对职业社工也存在着诸多困惑。
      困惑一:身份尴尬,社会认同度低
      专家指出,社工不同于义工,它是有收入报酬的。是指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提供专业社会服务,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职业活动。

    推荐访问:社工 贴心 保姆 老人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