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浅析高校内派管理干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1-06-10 16:00: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从2007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新疆高校选派管理干部到内地高校协助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文章从内派管理干部的视角分析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内派管理干部 内地高校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 管理
      一、提出问题的背景
      为了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适应改革开放和开发我国大西北的战略需要,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先后于1989年、1992年、1995年、1999年、2003年和2010年召开六次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会议。研究落实内地与新疆在高等教育方面开展支援协作规划,讨论了内地与新疆高等学校之间开展支援协作的一些政策和当前应采取的措施、逐渐扩大招生规模等问题。最初1990年至1995年,每年平均招生人数为800人,所涉及高校54所,1995年第三次协作会议将招生人数由原来的800人增加到1500人,所涉及高校78所。2003年第五次协作计划招生人数为每年1900余人,所涉及高校118所。按照2010年国家制定的第六期协作培养计划(2011至2015年),招生规模在第五次协作计划基础上逐步扩大到6800人。协作计划实施20年来,已连续顺利实施了5期,招生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年招生规模已由当初的几百人增加到2014年的近7000人。在校生3.3万人,累计招生5.4万余人,培养毕业生2.1万余人,涉及内地高校332所。目前,以“协作计划”“直招计划”“内高班计划”等各种形式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已达到6.2万余人,涉及内地400余所高校。
      教育部、国家民委等有关部委,内地各协作院校高度重视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制订了加强内地高校新疆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内地协作高校按照“爱、严、细”的管理原则,着力加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自治区高度重视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从2007年开始,从区内高校选派管理干部到内地高校协助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自治区教育厅已从全区30余所高校和地州教育行政部门先后选派了7批545名管理干部到内地高校协助开展工作,目前有103名新疆管理干部在内地100所高校协助工作。随着到内地高校学习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内地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障碍较为突出
      语言障碍是师生沟通交流的主要问题。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从小接触的是本民族的语言。汉语的学习时间短,民族学生汉语基础较为薄弱。同时,有个别学生只会维吾尔语不会汉语,在日常管理中这些学生在相关的文件及申请材料中以本民族的语言进行表述,这给教师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运用能力普遍较弱,而内地高校懂维吾尔语的师生几近空白,语言障碍是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主要问题[1],并且这一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大力发展新疆当地基础教育和双语教育,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和水平。
      (二)学习障碍普遍存在
      学习障碍是少数民族学生的主要困难。民族地区的录取分数线较内地大部分省份的录取分数线低,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成绩上享受了高考加分政策。进入大学后,受语言、学习基础、学习目标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障碍,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较为吃力、学习效果不好及部分学生汉语水平较差,不能完全听懂课堂内容等。除此,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较低也是造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表现为上课出勤率低,课堂纪律较差,考试成绩较低等。教师的关注度不够、政策倾向过多造成学生心理依赖也是影响其学习动力和投入的重要因素之一[2]。
      (三)心理问题较为明显
      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生活中渴求被理解与尊重。他们处在—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对身边的学生是否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等问题比较敏感,也有一部分民族学生来自偏远山区,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使民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尊与自卑的情绪矛盾交织。因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不同,一些内地学生对新疆籍少数民族民族学生存在误解现象,一旦双方信息沟通不畅,一些生活上的细节极易造成民汉学生之间的误会,形成心结,影响日常交流交往,也造成民族学生的心理压力。如不及时疏导,很容易使民汉学生之间产生心理距离和排斥感。
      (四)交往圈子相对狭窄,“小团体”现象突出
      受到民族文化、信仰、生活习惯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内地学校的作息时间及饮食习惯,与汉族学生的生活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很难相互融入彼此的生活圈中,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抱团”“小团体”现象。将自己与小团体密切结合,与其他专业、其他学院的学生交流太少,甚至与本班学生的交流也少,生活圈子比较小,不利于学生间相互交流和理解,也打击了民族学生参与各项学习、文体、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五)组织意识、纪律观念相对薄弱
      进入大学前,学生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各地所受的高中教育与内地高中教育相比差异较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弱,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自律性和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为上课出勤率较低、遲到现象较多、课堂纪律较差等。有些少数民族学生行为比较散漫、自控能力较差,在日常管理、上课及军训中都不能克服困难,有懈怠情绪。再加上语言方面的障碍,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学习以及团体活动表现不积极,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爱旷课,对所在班级组织不关心,集体荣誉感缺乏。

    推荐访问:浅析 校内 对策 管理干部 面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