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论共同体视野中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

    时间:2021-05-31 20:00: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以信息化为支撑,逐渐演化为一个集教育、管理、实践(实验)、服务、应用于一体的共同体功能的发挥。从共同体的视角出发给予解读,不难发现,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从共同的理想及信念促成后勤管理理念的变革、共同的目标促成后勤管理内容的变革、共同的行动促成后勤管理实效的提升,才能不断地强化共同行动、深化理想、升华共同价值,高校后勤管理的改革方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关键词:共同体 高校 后勤管理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39
      始于上世纪末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余年的实践证明: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适应了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转变,尤其是表现为这一改革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高校,在高校后勤管理和资源配置中起了基础性作用[1],有效地提高了后勤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和办学效率的提高做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正如马卫东在《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校后勤管理的价值融合》一文中所认为的那样: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与现代大学制度一道,在现代大学发展的共同体与大学“文化创新、民主治校、自主办学的根本职能”[2]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维度的关系作为突破,借此推动高校的后勤现代化改革,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此前,有关高校后勤管理的研究,多是从后勤管理科学规范作为基本论调,围绕“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和规章制度”[3]等切入点展开讨论与实践理性构建,并引入ISO9000族标准对高校的后勤管理进行标准化引领及基本措施建议,但鲜有从共同体构建的角度对后勤管理改革之与现代大学制度,以及现代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等高度关联的研究与探讨。随着人们对高校后勤改革认识的深化及对现代大学制度及高校后勤的功能及效能的不断更新,共同体作为当前被赋以高度认同与实践理性的价值诉求与有效行动,在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也同样值得一试。本文拟从共同体视野出发对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做一审视。
      1 共同体及其使命
      1.1 共同体
      在西文世界里,共同体通常以community被表述。借以表达某一组织或团体所具有的某种特性,及其成员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禀赋、志趣、理念、信念和行动等方面的向心力。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1887年在其经典之作《共同体与社会》中首次提出了“共同体”概念,并提炼了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三种基本形式[4]。随后,工业文明的出现,促使杜尔克姆(Durkheim)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提出了组织或团体通常以“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和“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两种形式呈现其状态。在第一种状态里,每一分支、每一成员在整个组织或团体中是居于从属、被动地位的,其主体地位是受到强制性约束与管制的,相应地,其个性、主张与能动是受到压抑性的,从而使得组织或团体通常以整齐划一、貌似和谐有序的姿态出现,但实质上组织或团体的内部运行效率及其效益却是低下的。在第二种状态里,因为分级组织或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机”团结,使得“协调一致”、和谐统一不再成为组织或团队的标志性特征,代之以每一个组织成员的个性与特长的发挥,尤其是其主体地位的复得与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组织高效运转的同时,其效益和效应也进一步扩大。
      缘此,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共同体的认知业已上升到视其为一种人类共同生活于其中、利益上休戚与共、有着共享的文化传统与信仰的一种亲密性的群体。
      1.2 共同体所承载的使命
      显然,共同体被视为一个组织向着同一目标高效迈进的加速器和稳压器,在组织发展中日益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将其引入军事院校的后勤管理改革,可望为后者注入新的活力。
      有学者认为,现代管理中的使命之一在于“将组织塑造成价值、理想和利益共同体”[5]。在此过程中,高校作为一个价值和理想高度认同的所在,其管理也必然地遵从于此。显然,无论是有机的团结还是机械的团结,其最终指向均在于如何保证组织目标及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具体到军事院校的后勤管理而言,众所周知,高校的后勤管理承担着为全体师生提供到位的后勤服务的使命,后勤管理之于一所大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3 高校后勤管理共同体的使命
      高校后勤管理是这样一个共同体:即后勤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之间,基于高等教育与现代大学发展需要,从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以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为指导,构成了一个集教育、管理、实践(实验)、服务、应用于一体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首先,通过高校所承担的教育职能,将教师、学生的核心使命感和群体进取心激发出来,使其成为一个标准的教育组织;其次,通过高校的科研实践,将教师、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科技知识应用有效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再生产组织;再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PC和智能手机为工具、以移动后勤或掌上后勤为主要形式的高校云后勤管理模式”[6]催生高校后勤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方式都将产生革命性变革,由此可以说,高校的后勤管理通过信息化改革,使其成为一个现代信息化组织。
      2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
      2.1 共同的理想及信念促成后勤管理理念和制度的变革
      作为高校办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兼具后勤保障和管理、服务育人的双重职能。[7]在管理学或现代市场经济学中所通常被提及的管理即服务,服务即有求必应、不厌其烦的基本精神应当在高校的后勤管理理念中得以强化。唯此,由共同的理想、信念联结的高校的教师、学生构成的价值、理想与利益共同体,才能够得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功能。一方面,在管理理念上,不仅要树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细致的工作和学习服务的理念认同,还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这一目标,将既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好。另一方面,在管理制度设计上,不只是着眼于高校内部的后勤管理,还要坚持从管理的现代化、后勤保障科学化的战略高度出发,做到高校的后勤管理为师生的日常生活高度对接。再一方面,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既要恪守传统管理的底线,亦要以改革的魄力助推后勤管理朝着科学与高效的态势迈进。显然,前述要求必然地植根于将后勤管理与高校的整体管理相融合,从而达到共同体中共同理念的基本实现。

    推荐访问:共同体 视野 改革 高校后勤 管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