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时间:2021-04-21 20:04: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ahr/cahr201701/cahr20170102-1-l.jpg
      摘要:“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在诸多领域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和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要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和务实有力的变革。培养专业要契合产业布局突出重点领域,培养结构要呈梯次提高高端人才培养比例,培养体系要拓展至在岗职工继续教育提升,培养模式要坚持“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
      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进而提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具体涉及到“三步走目标”、“五个方针”、“九项任务”和“十大领域”。三步走目标,即在2015年—2025年—2035年—2050年分三个阶段实现中国制造业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力争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五个方针,即创新驱劢、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九项任务,即创新能力、两化融合、工业基础、质量品牌、绿色制造、重点领域、结构调整、服务型制造、国际化发展;十大领域,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1,2]。
      一、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依据
      制定“中国制造2025”是适应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的紧迫需要,是促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内在需求,是适应制造业发展要素条件变化的必然选择。
      (一)全球制造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
      1.整个全球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全球整个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表1为工业革命时代的划分表。
      2.各国纷纷制定制造业发展新战略。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升级,各个国家正经历着发展战略的调整转型。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制造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已经开始,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再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进一步强化制造业创新,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抢占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如“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工业4.0”、“英国制造2050”、“2014制造业白皮书”、“韩国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适时进行产业调整,试图通过“弯道超越”,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谋求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比如“印度制造”、“中国制造2025”等。
      3.全球制造业发展方式面临深刻变革。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引领了制造业的重大变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由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转变。用户将拥有对产品形态、功能等方面更多的话语权,个性化将成为很多產品的基本属性。过去企业主要实现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且只能加工一个或几个相类似的零件,难以应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现在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改变生产工序和工艺,同样一套制造系统能够柔性的生产多种产品。
      由集中生产向网络化异地协同生产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是单个企业包揽生产的全过程,产品价值链是在一个企业不同车间内部完成。网络化的生产方式是由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共同生产完成某一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活动,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行为延伸到全球范围内的众多企业。
      由传统制造企业向跨界融合企业转变。产品在生产过程时间仅占整个循环过程的不到5%,而在流通领域的时间要占95%以上;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增加值不到产品价值的40%,而在服务领域的增加值要占到产品价值的60%以上。目前,不仅传统制造业纷纷拥抱互联网,互联网企业主动进军制造业,开始朝着全生命周期进行制造服务,这同样深刻改变着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
      (二)我国工业发展阶段正悄然生变
      纵向的数据显示,1970-2010年期间,中国工业现代化指数从17提高到65,成就巨大。但横向的国际差距明显。按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劳动力比例指标年代差的平均值计算,中国工业水平比美国、意大利、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落后许多年。
      (三)要素支撑条件和环境面临变化
      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在过去30年的大多数时间里,一个对世界的粗略划分左右了跨国企业布局决策:拉美、东欧和亚洲大多数地区被视为低成本的区域,美国、西欧和日本的成本相对较高。现在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相对于美国来说已经下降到不足5%;英国、美国、墨西哥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明显增强。
      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长期维持粗放型增长式的原因,是生产要素低价政策和环境监管不到位,在资源、能源等要素价值被人为扭曲的情况下,谁多消耗了资源,谁就多分享了利益;在环境成本可以外部化的情况下,谁严格治理污染,谁就增加了成本。环境污染日趋严重,2012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社会的90.9%,工业废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分别占全社会的38.5%、85.3%、79.1%和72.8%。
      (四)对发展制造业认识上的转变
      整个社会已经进入服务经济主导的发展阶段,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投资回报率严重失衡,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亟需转变。
      跨企业生产网络融合:所有的信息都要实时供生产网络化环节使用。自动化层和MES之间的对接更加无缝化,还能跨企业来实现柔性的生产。
      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实现产品设计与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无缝集成。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未来的智能工厂中,产品信息都被输入到产品零部件本身,会根据自身生产需求,直接与生产系统和设备沟通,指挥设备把自己生产出来。
      二、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

    推荐访问:职业教育 中国制造 培养模式 改革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