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探寻《锦瑟》情操,,引导文化立人

    时间:2021-04-08 20:00: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杭州的学术会上曾遇李商隐《锦瑟》课例,仅设计了方言朗读和古语传统朗诵的环节,而对诗内模糊性强的语句缺乏细节预设,造成学生发言仅仅是泛论恋情诗、悼亡诗、政治诗的空洞概念,造成了课堂的虎头蛇尾空肚子。教者尴尬,观者失落,学生似乎除听古语朗诵有点新奇感外新获较少,期待中的高潮没有涌现。
      总觉得这堂课还有改进之处。典故,可以带着学生疏通;隐喻,可以放手让学生猜测。弄懂字面意思后,对象征性图景充分发挥想象,大胆猜测,多义性、多元性理解,自圆其说即可。如果老师有相关背景材料,推荐给学生,学生据此“小心求证”,那么可能也成一家之言。笔者曾建议,反正“一曲《锦瑟》解人难”,连梁启超都说自己说不明白,我们索性就将计就计,来个“不求甚解”模糊解读,任由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后,教师可发挥善读的个人优势,指导学生朗读训练,按各自对题旨的理解尽情吟诵,再来个百鸟争鸣、群花斗艳。这种设计扣住了诗歌特点,既展现了教师才华、教学个性,又带学生在鉴赏后进行了多种朗诵训练,应该说,学有收获、课有亮点了。
       近读《顾随论学精要》,突发新的设计。“若令举一首诗为中国诗代表,可举义山《锦瑟》。”顾随先生赞其为绝唱,“其好处即在于能在日常生活上加上梦的朦胧美”,“诗是要将日常平凡生活美化(升华)”,“义山诗最大成功是将日常生活美化成诗”。先生接着指出“李义山对日常生活不但能享受且能欣赏”,“李是用观照(欣赏)将情绪升华了”,有的诗人“写欢喜便是欢喜,写悲哀便是悲哀”,“而观照诗人则在欢喜烦恼时加以观照,看看欢喜烦恼是什么东西。一方面观,一方面赏,有自持的功夫。(沉得住气,不是不烦恼,不叫烦恼把自己压倒;不是不欢喜,不叫欢喜把自己炸裂。)此即所谓情操。必须对自己情感仔细欣赏、体验,始能写出好诗。”李义山“不但对外界欣赏,且对自己欣赏”,还能平和地欣赏自己,“情操自持”。
      论诗者多认为晚唐诗人沉向个人感情的纠葛,如袁行霈先生分析“李氏心态”,“有一种共同的感情内涵,就是因失去了原应属于自己的美好的东西而无限迷惘。这种迷惘是带有女性特点的男性的迷惘,是浓得化不开的哀愁,是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的惆怅。因有这等迷惘、哀愁与惆怅,所以他只能在自己所创造的幻想的诗境中寻找一点精神的慰藉和补偿”。袁先生的分析正好为顾先生指出的“欣赏自己”作了解说,但顾先生的理解更进一步,指向了“平和”“情操”,指向了李的人格境界。面对仕途坎坷、恋情挫折、人生痛苦,李商隐没有走向隐逸空灵、不问人世,也没有慷慨激愤、自暴自弃,而是哀而不毁、艳而不靡,虽伤感怅惘,但仍怀人生执著,即便晚年“思华年”的透骨心痛也只是想不通当年的“迷惘”幻梦,能化梦为美,用艺术美的眼光审视自身的伤痕,表现得敦厚和平,情操自持。
      于是联想到学生的阅读情趣和人格成长。常见学生特别是女生很喜欢读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等婉约词作,甚至听的流行歌曲也是那种缠绵悱恻、哀婉低回的调子,也就常常为成长中的他们担心。被这种诗歌的词句美、意境美打动还有利于语言提高,但如果整天沉浸在凄清情调里,潜移默化,会对自己的情趣乃至人格产生消极的影响。再联想到社会上极端的例子,吟诵着葬花词而为爱情自尽,怀揣海子诗集而一步一磕头地祭奠海子,甚至而迎着飞奔的列车走去,学法律的大学生为她移情别恋而挥刀砍向教授,惨烈无比令人震惊。又想到,现今的孩子多是独子,不少学生人际交往少,情绪和心理倾诉渠道不畅,青春期本身就易多愁善感或认识偏激,如果再过多地接触阴柔之美,“神经衰弱的美”,醉心于哀感顽艳的婉约诗句、沉浸在个人心海的尺水微波里,一旦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可能就会不由自主地将消极情绪放大,将想象幻化成事实,什么幽闭自伤、什么愤激发狂都有可能发生。
      所以,本课例的后部分可以指向对阅读情趣和人格成长的指导。在学生尝试解读不同的题旨、训练不同的朗读法后,提出一个主问题“你认同顾随的‘平和情操说’吗”,引导学生再次关注结构、意境、立意,从而探究诗人的人格、情操。无论学生是否认同顾说,都可以就此“平和情操说”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引向学生的阅读情趣和人格成长,引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引向对自身成长的警觉,从而达成由“习言”到“赏文”再到“立人”的古诗文学习的全面目标。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以将这一探讨活动改为课后探究、习作研讨,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这个设计找到了将作者与学生、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诗歌鉴赏与立人教育相融合的勾连点。引进专家看法,激活探究欲望,进行读写训练,联系生活实际,渗透人文教育,增进阅读古诗文的现实感、亲近感,一箭多雕,可否?
      
      (陈秀征 天津市海滨教育中心教研中心300280)

    推荐访问:情操 探寻 引导 锦瑟 立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