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吉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适应性分析

    时间:2021-03-25 08:00: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介绍了吉林省“十二五”以来的经济发展变化,从吉林省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关系的视角进行解析,指出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高等教育问题,提出要优化科类结构,适应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层次结构,推动经济技术结构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 高等教育 经济结构 调整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5-0004-02知识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战略地位日益巩固,逐渐成为社会、科技和经济综合发展的决定性动力要素。吉林省从“十一五”期间,就密切围绕发展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人才兴业战略,把建立健全人才培育、引进及管理制度,作为人才建设的长期性系统工程,使人才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规模迅速扩大,为全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十二五”开局以来,吉林省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第一次突破万亿元,粮食生产、工业生产、各类项目、投融资总规模、居民增收等均实现较大增长,为进一步完成吉林省“十二五”各项目标奠定基石。2011年以来,吉林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的趋势。其中产业结构仍然是工业引领全省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平稳,第三产业增长31.7%,为服务业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吉林省拥有本科院校、高等专科院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分别为27所、19所、10所和6所,总数约60所。其中,教育部直属2所,教育厅直属2所,其余均为省属院校。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深化,专业化人力资本需求和积累成为首要问题,而高等教育是塑造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其发展方式的变革直接影响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因此,研究吉林省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解析
      教育与民生关系密切,并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反过来经济是教育强有力的后盾。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教育结构是否具有活力,其根本的标志是是否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而教育结构间接决定生产力水平。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科技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结构可以改善人力资本构成,优化产业架构,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当高等教育结构出现偏差或者创新不足时,会导致人力匮乏而制约其发展。在人力资本的形成中,教育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高等教育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力资本结构。
      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同样也会制约经济发展。教育为先,教育层次对劳动者技能、素质、水平的差异影响较大,而技能水平是提高劳动者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因而,教育的学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劳动者生产率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差异。一般而言,教育的层次高则劳动者的知识水平高,劳动技能越高;人力资本增量也会受到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因而,提升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同时,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之一。高等教育是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最重要的途径,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影响专用型人力资本的结构,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中对特殊人才的需求。
      我国是以中央、地方联合管理、地方统筹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因此区域化特性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主要投资方及管理机构转为地方财政部门,区域高等院校的主要办学目标是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其对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反过来经济环境又为高等院校提供物质和实践支持,构成良性发展、双赢的局面,只有高等院校不断地完善自身发展速度、规模和结构,才能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求。
      21世纪人才是企业及社会的第一发展要素,而高等教育是人才的摇篮,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主要推动力。高等院校是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区域生产力发展,科技的创新,均需要足够质和量的人才积累,以推动其主导产业发展和升级。
      二、制约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的要素分析
      (一)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不适应
      随着吉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吉林省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也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但吉林省高等教育仍然存在与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现象。其具体表现在吉林省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一致,尤其体现在专业设置与第三产业对人才需求的不匹配。吉林省服务业增长较快,亟待相关产业人才供给,而这种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不匹配将加剧结构性失业,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学科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强,很多学校新专业的设置不能反映和满足经济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而在学科内部,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专业结构失调,如文科注重基础而应用偏少,工科则注重理工而土建类偏少。
      (二)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
      吉林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要求高等教育要以多层次、复合型的人才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表明,“金字塔”型的高、中、低人才结构,即由大学、短期大学、社区学院、初级学院构成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吉林省目前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上,且呈现“腰鼓型”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专科层次质量不高,发展速度缓慢,高等职业教育为目前专科层次发展的薄弱环节;(2)本科层次发展过快、规模偏大,造成一定的就业压力;(3)研究生层次发展速度过快,与本专科教育不匹配。
      (三)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当前吉林省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各类形式的高等教育发展失衡。吉林省的高等教育体系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为补充。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较快,政府对其资源投入较大;民办高等教育社会力量办学薄弱,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学历文凭缺乏竞争优势,层次较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缓慢,生源不足,规模偏小。吉林省高等教育形式体系的不均衡使高等教育难以体现和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趋势。(2)各类形式的高等教育没有形成整体优势。各类型、各层次的高等教育相互割裂,各成一体,没有形成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体系,很难发挥其整体优势。(3)各类层次高校办学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清晰。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性和复合性不鲜明;专科教育的应用性和创新性不突出,基本是“压缩性”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性和职业性不明显。
      三、吉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结构相适应对策分析
      (一)优化科类结构,适应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吉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使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要求人才结构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并提高其适应性,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中的科类结构和配置也要优化。高等教育应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基础科学人才、应用性和技术职业人才等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应根据社会变动和远景目标,注意把握各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规律,除了基础学科,还要关注边缘型、交叉型学科,合理搭配资源配置,对相近专业加以合并,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培育,提高专业人才质量。同时,要平衡人文和理工科的比例配制,适当稳定并提高人文学科比重,尤其是社会管理、服务等学科。

    推荐访问:吉林省 高等教育 适应性 结构调整 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