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论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演进 2018民生新闻稿件短篇

    时间:2020-08-12 07:22: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是回归新闻的公共性,两者在本质上相通。本文试图借鉴公共新闻的公共领域建设特征,结合国内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探索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突破的途径,由“小民生”演变为“大民生”。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公共新闻学 公共领域
      
      如今,电视民生新闻已成各家电视台创造高收视率、高广告收入的拳头产品,但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其造成不小的冲击。各电视台因资源配置不均导致恶性竞争,同质化、媚俗化、话语权滥用、过分追求轰动效应等问题层出不穷。
      早在2006年,国内便引入公共新闻的概念,并将其与民生新闻相联系,认为公共领域构建是民生新闻进行转型的途径。然而公共新闻的运作是媒介在较高层次上的一种自觉行为,这不仅涉及到媒介的自身实力――包括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同时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政治、文化生态环境,否则将举步维艰。①
      孟健教授也曾提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仍处于发展的平民话语阶段,要想发展到民主话语阶段,还需要更多关注公共事件的发展和解读。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电视公共新闻中的先进元素,打造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视民生新闻。
      一、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演进的基础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我国对此的探索最早来源于江苏卫视2003年10月开播的《1860新闻眼》――以“弘扬正气、倡导和谐、服务受众”为宗旨的民生新闻栏目。
      公共新闻学的概念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公共新闻运动”,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针对电视媒介,民生新闻侧重传递社会资讯的社会功能,努力成为大众表达意见的公共平台和发出声音的通道;而公共新闻,侧重于挖掘舆论监督、社会组织功能,涉足、关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公共领域建设问题。
      然而,两者在宗旨上是相通的,只是表现的主题、取向和解读方式有所不同。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是回归新闻的公共性,强调尊重公民的作用,想办法提高公众在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中的能力;而民生新闻的本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民生新闻平民化的思考方式是关注、回归新闻公共性的一种体现,关注民生、了解百姓所重视的话题和欲求,能为公共新闻寻找合适的选题。而新闻的公共性又要求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公共性,无论是公众参与公共事件讨论,还是媒体采访各方面专家寻求方案,其本质都是关注公民事务,推动社会公共空间发展。
      同时,在民生新闻浅层传递社会资讯的基础上,如果媒体能进一步反思和组织公众讨论,或进行深度新闻评论,则为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变提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公共新闻的出现也将弥补民生新闻庸俗化和新闻社会责任感不强的缺陷。
      二、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借鉴的必要性
      1、公民意识提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大众的社会心理和对民主政治参与的热情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众变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新型公民,民主制度意识、国家法律意识和自我权益意识都大大增强,被动的政治接受逐渐转变到主动的政治参与。②
      在多元社会文化和浓厚商业气息的冲击下,受众媒体素养的不断提高促使他们产生了新的收视期待。电视观众希望通过电视获得更真实、丰富而深刻的新闻信息,满足自身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更高需求,将电视视为实现公民权利、参与社会建构的窗口。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以往的定位受到当下受众新需求的挑战,公民意识的提高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公共新闻对公众话题的关注和阐述能为其提供参考价值。
      2、自身发展瓶颈的呼吁。面对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民生新闻“泛化”问题层出不穷。在全国省级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年会第四届全国SNG协作体年会上,华中科技大学石长顺教授曾指出,民生新闻存在“三化”和“三伪”的问题。“三化”即民生新闻题材的琐碎化,对象的边缘化,报道的肤浅化;“三伪”为伪民生,伪人文,伪监督。
      同时,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对电视民生新闻造成巨大的冲击,相比之下民生新闻时效性差、创新度低、互动性弱,且欠缺对网络资讯的挖掘利用。加之电视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的民生新闻管理漏洞,新闻业改革也疾呼电视民生新闻做出改变。
      3、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技术支持。美国传播学者班尼特这样描绘道:“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信息体系的前景就是更加公共化、信息更具分析性、更有历史深度、更有批判性、更能反映问题。”③
      诚然,信息化时代是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外在环境,技术为公共话语权的建立、公众表达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虚拟世界中的信息海量性、匿名性和交互性使得自由、无线、流动而开放的互动成为可能,公众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日益频繁,为形成公共舆论、加快电视公共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电视民生新闻借鉴电视公共新闻的途径
      1、找准自身定位,让新闻体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首先需要明确自身定位,从传播学角度来规范媒体的行为。面对种种矛盾,电视民生新闻要站稳脚跟,紧抓民生理念、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公民参与的特色,从内容定位到操作层面进行重新审度和设计,从日常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从民生事件走向民本内涵。
      2、调整目标受众,让公众“说话”。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为“大众”,公共新闻的受众为“公众”,“公众”与“大众”相比更具有某种社会涵义,“特别是公共新闻在突出一些民权的问题上,突出了公共权益的问题上,是对民生新闻的提升”④。
      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加快和公民意识的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开始思考转移目标受众,实现从“大众”向“公众”的提升。“公众”是社会民主进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它包括了公民作为主体的权利表达、权利实现、社会参与、社会互动、文化自觉和公民自治等内涵,比起“市民”,它拥有更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社会属性。借鉴电视公共新闻的经验,电视民生新闻可以以“公众”为对象,扩大其报道题材的范围和影响社会生活的领域。
      让公众“说话”,就是要让媒体成为公众的代言人和组织者,让公众的积极意见、观点和信息交流顺畅地进行,对公众所表达的意见以最快速、直接的方式给予回应;同时,要构建以公众为中心的话语权,权威机构对公共事件的推进要给予公众相对的自由和自主。
      3、推动公共领域发展,构建公民话语空间。“公共领域”一词最早由哈贝马斯提出,他指出“公众舆论、专制或开明的公共领域等范畴最常用的意思和公共、公共性以及公开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相对立”。⑤
      在公共新闻中,公共领域是指“各种社会意见自由进入这一领域,针对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辩,在意见的博弈中形成社会共识,并据此监督公共政策的决策和施行,规范公众自身的行为”。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主进程的加快,虽然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公民社会建设刚刚起步,但公众通过关注大众媒介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报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已经不能再被忽视。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强、公民知情权要求的提高等,对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公民话语空间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大众媒介的电视民生新闻,在向公共新闻跨越的过程中,要以敏锐的触角探知社会公共领域中的细微脉动,挖掘隐蔽的、可能在未来形成的新闻议程和热点,要致力于建设和谐、开放、活跃的社会公共领域,汇集民意、表达民情。
      4、严把新闻评论,完善舆论监督。新闻评论是电视民生新闻中容易产生主观偏向性的部分。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注重自己的理性建设,将社会舆论中的主流和支流区分开来,全面、客观、冷静、公正地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指出解决社会矛盾的可行之道。
      目前,“点评式”新闻模式在各地电视台民生新闻中运用较多,它针对那些对社会各阶层有影响的事件,以播音主持解读报刊消息或DV短讯的方式播出新闻、解读信息、讨论事实。这种播报方式广受现代民生新闻媒体的欢迎,如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第一时间》,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等。
      电视民生新闻在继续做好为民请命、舆论监督的基础上,要严把新闻评论质量关,弱化“仲裁者”和“司法官”的角色定位,注重邀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注意评论中观点的全面性和平衡性,强化新闻监督的“理性”和“建设性”。
      5、把握新闻操作流程,用细节和策略取胜。在新闻选题上扩大报道题材的范围,不刻意回避重大政治、经济、国际新闻及会议消息,而是对这类新闻给予民生解读,紧贴时代特征,加强深度报道。此外,要对社会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注重提升新闻品格,优化报道结构。
      媒体间竞争走差异化道路,提升栏目品位。地方电视台可以地域新闻为节目定位,在同质化中强调差异性;内容上注重营造信息的附加值,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栏目品牌化建设,以品牌获得公信力。此外,还要加强重大题材报道中的资源共享和联动合作。
      注重对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化元素的使用。采用独具特色的民生新闻的叙事方式,打破过去的单向思维,遵循人文关怀的理念,将时政、经济等新闻以小切口、低视角方式平民化、软性处理。将感性因素引入到新闻之中,用说故事的方式使新闻生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参考文献
      ①温燕霞、曾学优,《广播产业发展的民生化思考》[J].《声屏世界》,2009(5)
      ②时统宇,《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有益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③郑长明,《电视时政新闻的民生化》[J].《新闻爱好者》,2009(7)
      ④张秀丽,《电视新闻的民生特色》[J].《记者摇篮》,2008(6)
      ⑤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上海),1999(1)
      ⑥马工、安涛,《电视新闻民生化影响》[J].《新闻前哨》,2005(11)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实习编辑:王雨燕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新闻 演进 民生 论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演进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策划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