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三代耀眼的“明星”|耀眼的明星

    时间:2020-03-03 07:33: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编者按]自1941年首次参战以来,“喀秋莎”火箭炮已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阿富汗战争、车臣战争等,直至今天发生的利比亚战争的洗礼,・并后续发展出了“冰雹”、“龙卷风”等代表作品。今天,借助高科枝“给力”,“喀秋莎”火箭炮又实现了兵器发展史上新的重大技术突破,对全球炮兵武器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人类武器装备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虽然“苏联”已成为一个历史的名词,但苏联时代发展的“喀秋莎’火箭炮今天却依然如此耀眼,值“喀秋莎”火箭炮服役70周年之际,本刊在此梳理了有关“喀秋莎”火箭炮发展、服役过程中的几个侧重面,使广大读者对这款“明星”武器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韧露锋芒的“喀秋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喀秋莎”火箭炮初露锋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实际上,有关“喀秋莎”火箭炮的研究工作早在十几年前就一直在秘密地进行了。当时为了探索火箭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军事应用,苏联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火箭技术研究所,研究、设计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火箭弹和火箭弹发射装置。其中PC-82、PC-132火箭弹经过反复试验后获得成功。不过这些火箭弹并不是为地面炮兵,而是为提高飞机的战斗力而研究的。在1939年发生在远东哈拉哈河上空的空战中,苏联空军的战斗机用这些火箭弹击落了日军的15架轰炸机和10架战斗机。
      当地面部队最初在车辆上进行火箭弹的试验和训练时,遇到了一系列困难。长期习惯于操作榴弹炮、加农炮的士兵,从未见过这种装在卡车上的新奇玩意儿,因此要从炮兵学校挑选优秀的学员进行长时间的操作训练。高大的三联装发射架矗立在车上,射击时晃动得很厉害,造成很大的散布误差。发射架与车体轴线成垂直角度安装,增大了射击的不稳定性。后来,改用工字型钢轨,上、下方各装1枚弹,装在车体后部。发射架与车体成纵向设置,提高了射击稳定性。炮手可从车体后部方便地装卸弹药,火箭弹向驾驶舱正前方飞行。在车体的后部还有2个千斤顶牢固地支撑在地面,减小了射击时的晃动。早期的发射车采用苏制“吉斯”6型(6×4)车辆底盘,后来改用“吉尔”151型(6×6)车或美国提供的军车。
      当这种武器即将定型生产时,又遭到苏联炮兵局局长库力克元帅的责难,他居然担心部队使用新式武器后会淘汰掉原有的其他火炮,因而故意制造障碍拖延生产。直到二战爆发前夕,才正式定型为BM-13-16型火箭发射车(BM是俄语“战斗车辆”的缩略语,西方媒体常用英文字母BM。数字13表示口径为132毫米,16表示16管联装)。火箭弹的长度为1.473米,前部为战斗部,后部有4片稳定尾翼,全重42.5千克;其飞行速度为350米/秒,最大射程9000米;高低射界15~45度,方向射界20度;发射车全重6432千克,最大行驶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在最初4年多的时间里,“喀秋莎”火箭炮共生产了6800辆。
      “喀秋莎”火箭炮在使用中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了至少5个型号的BM-13系列,如采用美国GMC车底盘的称为BM-13H-16型。部分武器在1943年改用履带式车体,称为BM-13UK―1型。为了增大射程,还将2枚M-13型火箭弹拼接起来,使最大射程增加到11000米,但弹药携行量从16枚减至8枚。一些“喀秋莎”加长了点火索,使炮手坐在驾驶室里就可以遥控射击。为防止火箭弹起飞时喷出的浓烈尾焰烧伤乘员,在驾驶室外加装了折叠式薄钢板。
      除BM-13系列外,苏军还使用了82毫米轻型火箭炮和300毫米重型火箭炮。其中82毫米火箭炮用8管联装,称BM-8-8型,总重量只有68千克,可以分解成3部分后人扛马携,适于在山地和复杂地形使用。BM-8-6型甚至可装在机枪架或三轮摩托车上发射。这些武器原准备用于高加索地区,但1943年初德军难以抵御战场严寒气候而撤退,因此苏军只装备了2个火箭炮营就没有继续生产。由于火箭炮的重量很轻,可以将很多发射轨组装在一起,如用美国提供的载重车底盘安装18条钢轨,制成BM-8-36型火箭炮,一次齐射可射出36枚火箭弹。用24根或36根钢轨制成的BM-8-48或BM-8-72型,可以一次射出48枚或72枚火箭弹,大大提高了火力突击能力。BM-8系列共衍生出8种型号,生产2400辆,其火箭弹威力相当于同口径的迫击炮弹,最大射程5300米,一直使用到1945年战争结束。
      在82毫米和130毫米武器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苏联又研制成功了300毫米的重型火箭弹。它采用半圆形弹头,全重72千克,装药量近29千克,是132毫米火箭弹装药量的61.3倍。但其射程很近,只是132弹的1/3(约3 000米)。火箭弹放在木质弹架上,用钢架支撑,电点火,有较好的隐蔽性。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军曾一次齐射歼灭德军1个步兵营。后期经过改进,将12枚弹分成上、下两排放在重型载重车上,这种炮被称为BM-31-12,射程增至4250米。这种火箭炮自1944年起配属准备反攻到德国本土的火箭炮部队,总计生产1800辆,在后期的战略反攻中发挥了强大威力。
      红场上崭露新兵器
      二战后,各国致力于经济建设,但很快出现两大军事集团,世界进入冷战时期。“喀秋莎”火箭炮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通过不断技术改造、升级换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性能先进的新式火箭炮。在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4个系列火箭炮中,以BM-25的性能最为突出。这种250毫米6联装火箭炮是战后出现的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火箭炮。其发射的火箭弹长达5.82米,重455千克,最大射程达到30千米以上。巨大的圆框式发射装置架设在KrAZ-214(6×6)轮式载重车上,战斗全重18.14吨,最大行驶速度5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30千米。BM-25在定型生产后迅速装备苏军火箭炮部队和所有华约国家的一线部队,对北约国家形成了很大威胁。当时西方国家由于火箭炮射弹散布误差太大而对其发展不予重视,美国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才研制出被称为“猛击”6的火箭弹,弹径只有70毫米,射程11千米,威力十分有限。法国从70年代开始研制145毫米18管火箭炮,最大射程可达30千米。但是研究了一二十年也能未定型生产,于是至90年代改用了美国的M270火箭炮。
      上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的火箭炮又有了新的发展。在1964年红场阅兵式上出现的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引起各国媒体的普遍关注。美国把它叫做BM-2la型火箭炮(这里的数字不代表火箭弹直径),苏军中称它为“冰雹”火箭炮。这种火箭炮主要用作师一级的火力支援武器,用来摧毁敌后方 坚固的防御工事、反坦克导弹发射阵地、野战火炮和追击炮阵地等。每个师的炮兵部队编有1个火箭炮营,平时编制12辆火箭炮,战时可增至18辆。在方面军的独立炮兵团编有3个火箭炮营,每营12辆炮。有报道称每个摩托化步兵师和坦克师的炮兵团辖1个火箭炮营,每营24辆,可用来摧毁敌战术核武器,一般部署在己方前沿阵地后2~6千米范围内。
      全套BM-21武器系统由1辆发射车、1辆弹药补给车及火箭弹等组成。早期生产的BM-21采用“乌拉尔”375D(6×6)越野车底盘。车体前部为驾驶室,后部为40管发射装置。4排发射管呈扁平长方形,每排10个发射管,结构紧凑。发射系统包括导向管、摇架、回转盘、高低机、方向机、平衡机和瞄准装置等。发射前2个平衡器转向车体两侧的地面,炮手可从车内控制火箭炮单发射击或齐射,可在18~20秒时间内发射出40发弹,也可从60米外遥控发射。其方向射界240度,高低射界50度。发射车全重11.5吨,最大爬坡度31度,涉水深1米,可通过0.65米高的垂直障碍和0.87米宽的壕沟。动力系统采用8缸水冷式汽油发动机,公路最大行驶速度7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50千米。
      其主要发射2种不同性能的火箭弹,其中一种长弹的长度3.23米,重77千克,最大飞行速度690米/秒,比“喀秋莎”发射的火箭弹速度增大了一倍,射程增大一倍以上,达到20.38千米。另一种是短弹,长度只有1.9米,重46千克,最大射程11千米。根据目标距离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弹种,提高了作战使用的灵活性。
      为适应不同作战部队的需要,其总体设计进行了多次改进,苏军空降部队使用的轻型火箭炮采用“嘎斯”66轻型车底盘,安装12个导向管,取代了以前的BM-14式火箭炮。部分装甲师使用过装在履带式装甲车上的“冰雹”I型火箭炮。上世纪80年代末一些摩托化步兵团使用过一种改进型的BM-21,采用“吉尔”131车底盘和36个导向管,主要用于发射化学弹和杀伤弹,覆盖面积达24000平方米,射击精度和稳定性也有明显提高。在1982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使用过另一种改装的轻型火箭炮,利用快速机动的轻型车安装6个或9个导向管,以适应阿富汗复杂山地的作战需要。
      “冰雹・”火箭炮由于性能先进、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不但在俄军中广泛使用,而且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国,朝鲜、埃及、捷克、罗马尼亚等国获准特许生产。为进一步提高性能,近年来还进行了多项改进,突出表现在弹药方面,火箭发动机采用了新型材料、新型装药和点火元件,增大了稳定翼面积,使高能发动机的脉冲推力达到6000牛以上,从而使最大射程超过40千米,使这种直径仅122毫米的火箭弹的射程接近美军227毫米火箭弹的射程,成为世界上唯一达到410千米射程的122毫米火箭炮。新式火箭弹改进总体设计后还为提高威力创造了条件,战斗部重量从原来的18.4千克提高到21.3千克,爆炸产生的破片重量增大到12.8千克。其中有1000枚预制破片和2250枚爆破式破片,可攻击轻型装甲目标、杀伤有生力量,它还可以配用2种不同类型的战斗部,其中单体式火箭弹战斗部的杀伤效能比旧式战斗部提高了2倍,比分离式杀伤爆破战斗部提高6倍。如使最大射程仍保持20千米,还可将战斗部重量增大到30千克,以进一步提高杀伤爆破威力。
      “喀秋莎”第三代传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美冷战形势更趋紧张,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军事需求的推动下,火箭推进、精确制导等军事技术迅速发展,苏联的火箭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9K57、9K58和9K59等三种性能优异的新一代火箭炮,被称为“飓风”、“旋风”、“龙卷风”火箭炮,有时称BM-22、BM-27、BM-9A52。
      其中“飓风”9K57式火箭炮是一种220毫米口径的16管自行火箭炮,约于1977年前后装备苏军集团军炮兵旅,北约称其为M1977式火箭炮。每个火箭炮兵旅编有4个营,每营3个火箭炮连和1个支援连。每连编制6辆火箭炮和12辆弹药运输车。“飓风”火箭炮的主要任务是压制和摧毁敌技术装备、防御工事、装甲车辆,杀伤敌有生力量。火箭弹的发射系统由16根定向管排列成3层,其中上层为4管,下面两层各为6管。行军状态定向管向后旋转180度,射击时通过下架将定向管转向正前方,并使重心前移以调整底盘载荷分布。车上装有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可根据不同路况调节轮胎压力,并可对前后车轴进行控制。满载16枚火箭弹和4名炮手时车全重约23吨。由于火箭弹长达5米以上,需由数名炮手借助弹药车上的起重机和装弹支臂将火箭弹送上发射架,装完16枚弹需15~20分钟。
      “飓风”火箭炮的出现引起西方世界的强烈反响,美国加紧了M270火箭炮的研究工作。苏联兵工界也不甘落后,又研制了一种性能更先进的“龙卷风”火箭炮。
      “龙卷风”火箭炮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但兼有远射程、大威力等先进性能,而且为了提高射击精度,在火箭弹上首次引入了精确制导技术,采用了初始段简易惯性制导技术和弹道技术。火箭炮定向管的末端安装了1个类似“黑匣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为每一枚即将射出的火箭弹自行编制程序。火箭弹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弹上的燃气发生器能驱动舵机不停修正飞行方向。在定向管的内壁刻有2条螺旋瞠线,使射弹在飞行中沿着纵轴方向高速旋转,以保持良好的飞行稳定性。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火箭弹对远距离目标的命中精度。
      近几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射击精度及其技术性能,又对“龙卷风”进行了多项技术更“飓风”9K57式火箭炮新,对发射车的自主功能做了新的提升。加装陀螺导航系统后实现了炮车的现地联测定位,乘员不用出舱即可完成定向管的自动定位;改进火控系统后实现了射击诸元的自动解算。火箭弹的最大射程从70千米增加到90千米,并可配用达13种之多的战斗部。如9M55K反步兵/反装甲双用途子母弹,内有72颗双用途子弹。一次齐射12枚弹可在目标区上空撒出864N子弹。9M55K1式智能子母弹内有5个智能子弹,它装有双光谱红外传感器,可用30度锥角扫描地面装甲目标,当距离150米时就自动跟踪目标,引爆自毁破片战斗部将其摧毁。9M55S燃料空气炸药火箭弹可摧毁大面积防御工事,杀伤工事内部的有生力量。
      “龙卷风”火箭炮的另一重大发展是,首次将侦察无人机装入火箭弹内,将对远距离目标的侦察和火力打击有机地整合成一体,从而显著提高了炮兵作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这种炮射无人机可在目标区上空盘旋30分钟,利用机载摄像机摄下目标图像及相 关坐标传送至指挥所或炮阵地,经过信号处理、数据校正后,可更精确地将射弹投向远距离目标。如在这种无人机上安装精确制导的战斗部,可在发现重要目标后直接攻击;还可以改装成轻型巡航导弹攻击敌纵深部署的各重要目标,从而极大地提高炮兵作战的灵活性和对纵深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
      苏/俄火箭炮发展点评
      纵观苏/俄火箭炮发展的70年历程,苏/俄不仅在三个发展阶段推出了“喀秋莎”、“冰雹”、“龙卷风”三个代表作品,而且实现了兵器发展史上的两次重大技术突破,对全球炮兵武器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许多国家为提高武器的威力进行了不懈努力。火炮的威力取决于射程、射速、精度和弹丸杀伤力等诸多因素,传统火炮为了增大威力费尽心机,一些火炮为了增大射程而增大了身管长度,有的则增大口径以提高威力,结果机动性和射速受到很大影响。一门口径为130毫米的加农炮重约8吨,弹丸重34千克,最大射程27千米,最大射速可达6~8发/分。当口径增至180毫米时,它的身管、炮闩、炮架、反后坐装置重量相应增大,火炮全重增至22吨,射速降到每2分钟3发。出现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身管火炮依靠炮膛内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弹丸飞行,而这种高压气体产生的能量,只有一部分用于推动弹丸前进,其余很大部分被消耗在身管后坐、复进和其它各种机械运动中。随着身管口径和弹丸重量的增加,消耗的能量还要成倍地增加。而火箭炮发射的火箭弹依靠自身携带的发动机推力飞行,它的发射装置只是起到固定位置和赋予射向的作用。因此可制成十分轻便的滑轨或框架结构,而且可以把数十个发射轨、定向管组装在一起,用电点火方式在极短的时间里把数十发火箭弹发射出去,不但对大面积目标产生强大的毁伤效果,而且给敌人心理上造成震慑作用。当德军首次遭到“喀秋莎”袭击时,惊呼遇到了“鬼炮”,而美军在朝鲜战场受到“喀秋莎”袭击时,竟然抗议“中国人用了原子弹”。可见新技术突破、新兵器突袭在战场上的巨大效果。
      其实二战中的“喀秋莎”并非苏联一家独有的专利。德国早在1936年就装备了火箭炮,并将火箭炮部队定为陆军的一个兵种,炮手穿着佩有浅红色肩章的军装。1940年前后德国火箭炮兵的4个团编有324辆150毫米火箭炮,但是开战后德军强调用闪电战实施突然袭击,用大量轰炸机和坦克进行快速突击,火箭炮仅在二线部队作为辅助性武器使用。苏军则在各次重大战役中集中使用大量火箭炮实施大规模火力突袭,充分发扬火箭炮这一新式武器的饱和射击优势,从而在炮兵作战史上写下辉煌篇章。
      在“龙卷风”火箭炮上首次使用了精确制导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火箭炮射弹散布大、命中精度差的难题,使这种以往用于饱和射击的武器转变成一种对远距离点状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的武器。这一重大技术突破是火箭炮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它对未来炮兵武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继“龙卷风”之后,美国的M270火箭炮也很快配用了制导式火箭弹,并且又有多项新的发展。
      长期以来苏军炮兵作战原则强调大规模使用火炮实施密集火力突击,在二战的一些重大的战役中,苏军常将成千上万门火炮集中到重要突破地段,将10万吨弹药倾泻到敌人阵地上,然而这历史上颇为壮观的一幕将永远成为过去。随着21世纪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防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往大量消耗体能和弹药的炮兵武器将向制导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无论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还是多管火箭炮,都将更多地采用精确制导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极大地提高作战效率和命中精度,降低劳动强度,减轻后勤负担,减少人员伤亡。这是由“喀秋莎”到“龙卷风”的发展之路,也是世界各国武器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武器的不断涌现和广泛使用,必将带来炮兵作战样式的革命性变化。

    推荐访问:三代 耀眼 明星 三代耀眼的“明星” 最耀眼的明星 英国王室三代人的红毯时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