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_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时间:2020-03-03 07:23: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可见,用心“磨课”是必须和重要的。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血汗和精力的凝聚。
      谈起这段磨课的日子可以说是经历了困惑与焦虑、释然与喜悦,回头看看这条路,它不像泰山的十八盘那样需要一鼓作气,勇往直前;也不似庐山的云雾那样迷人;而是一条没有尽头却充满风景的登山路,要我们走走、听听、看看、想想,其乐无穷。
      感谢我们年级组的各位语文老师在这次磨课中给予我的支持与帮助,感谢张老师、高老师、屈老师在这次磨课中对我的启发与点拨,是你们给我带来了教学中的灵感,触动了我的思维,拓宽了我思考的深度。下面,我就谈谈在这次磨课中的些许体会与感悟。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我想我的这次磨课的过程大致也经历了这样一番三重境界的山水。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珍珠鸟》虽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可是选择《珍珠鸟》,还是有些有些胆怯,因为太多人选她。她那么美,那么有韵味,就像一位柔美又深刻的女子,让你过目难忘,又琢磨不透。放在课堂,想要在四十分钟里说清她,太仓促,太难。
      《珍珠鸟》是冯骥才先生撰写的一篇优美散文。他曾精心饲养过珍珠鸟,并与它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把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融入笔端,最后结合自己对生命,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发出哲理性的感叹: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文章的难点。
      看过不少教例,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直接从“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入手,带领学生挖掘教材,理解句意,设计诸如“信赖是什么意思?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文中的‘美好境界’指什么?”“这美好的境界是怎样产生的?”等问题统领全文。于是学生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找去读,这样的设计看似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可总感觉有点“逼上梁山”的味道。仔细想想,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信赖”“美好的境界”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词语,难以理解。可教师偏偏由难入手,为学生设置一道道阅读障碍,反而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违背了认知规律。学生在这种由中心到内容的教学思路框定下,学生的思维是先集中,后分散。这种演绎式的教学思路也许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课文主要意思,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但是在教学伊始就为学生的读书目标定了向,缺失了学生自得自娱的过程。
      有没有更好的教法呢?我捧起课文细细品味。每每读到第一句“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心中便一阵欣喜,多么别出心裁而又扣人心弦的开头啊!是什么样的鸟能让作者如此赞叹?是什么样的情能让作者如此感叹?往下读,当读到稚嫩娇巧的小生命诞生时,感觉“真好”;当读到小家伙淘气可爱,与作者日渐亲近时,感觉“真好”。当读到人鸟相依、温馨和谐时,感觉“真好”。读完全文,我不禁在心中赞叹:真好,冯先生和他的珍珠鸟。瞧,多清晰的一条情感线贯穿全文!
      由此,我想到孩子们在读课文时,最吸引她们的是什么呢?是那抽象美好的境界,还是这先声夺人、直截了当的情感表白?于是,我在备课时,紧紧抓住这条感情线索,从开篇句入手,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由珍珠鸟外表的可爱到人与鸟之间产生信赖,创造出美好境界,设计了四次品读开篇句,带领学生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反复咏叹。这种教学思路是由内容到中心,学生的思维有发散走向集中,属于归纳式的教学。学生在读书感悟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独特见解,创新思维火花就会迸射。
      可是,第一次试讲因为制作课件花费较长时间(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和较大的精力,教案不熟悉,各教学环节过渡不自然,因而整个教学不流畅,尤其是第四自然段的处理不尽如人意,最终以失败告终,一种挫败感油然而生,莫非“备课”还要“背课”?我有些彷徨和迷茫了。第二次试讲也不尽如人意。由此我也进入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失败不要紧,关键是要找到失败的原因,于是,我在脑海中过电影般地搜索着,反思着:我把课文读通,读熟了,但是做到烂熟于心了吗?我真正把握课文的脉络,突破了课文的重点,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吗?这节课我到底要完成哪些教学目标?又应该如何达成?如果学生的回答和老师预设的不同该如何处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学生的不同声音,不同想法和见解我该如何正确理答,我又该如何一步一步引导呢……我反反复复思考着,假设着。老师们的话掷地有声:“徐老师,你的这节课是一节偏离中心的课”,还一直在耳畔回响,前面的“失败”恰恰是自己从目标、学情、教材等各方面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造成的啊,我若有所悟……
      其实,教学设计只是上课前老师一厢情愿地对课堂教学进程的预设,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更不一定符合课堂教学进展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因此,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老师可以只设计简单的几个大的步骤,而一些细节过程应该以教学的实际进展随机调控。“一个好的老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三、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
      试讲之后,经过我们组老师的再次交流、研讨,于是,我又在反复研读了冯骥才先生的原作《珍珠鸟》以及原文改动后的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0课《珍珠鸟》后,并把教材中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潜心比照揣摩编者在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来修改,再次解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一经修改,文中我对珍珠鸟的关爱句子就删去很多,学生虽不能一目了然地找出正面描写作者关爱珍珠鸟的句子,但是,这恰恰使学生能够在比较、揣摩、品味、鉴赏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段落,领悟如此言说的精妙传神之处,从而磨练学生对言语的敏感性。尤其是那些含义丰富、隽永贴切而又富有表现张力的“点睛之笔”,更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推敲、体会。如文中的“我猜到”,“拨开绿蔓”中的“拨”,还有“小家伙”,细细体会,无不表达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在引导探究“珍珠鸟是怎么逐步信赖我的”即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从“只”和三个“一会儿”这两个词语中去体会珍珠鸟的胆子还小,胆子逐渐大了,体会小家伙可爱、淘气,并引导学生置换角色来感受小鸟的快活、顽皮,之所以这样正是因为作者不去打扰,不去惊动,接下来,让学生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去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学生就这样在读中、交流中理解了小鸟对“我”由远及近、由担心到放心、由亲近到信赖的进程,这样,人鸟相亲、亲密无间的进程完满地到顶点了,人鸟之间的信赖建立了,而鸟对人的信赖是历经考验、日渐形成的,再次重温课文第六自然段水到渠成,多么令人动心、令人珍惜、令人神往啊!
      此时,真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我们也正是在“磨课”的过程中,在困苦与彷徨中,在希望与欣赏中,去经历,去享受、去收获,去成长。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磨”你千遍也不厌倦》这篇文章里写道:“当手磨出了老茧,就会成为好的庄稼把式;当刀磨出了利刃,就会省去许多砍柴的工夫;当课一磨再磨,就会磨出更多的精彩。”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10-30

    推荐访问:飞扬 心灵 让孩子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 把心灵献给孩子阅读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阅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