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关于在生物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教学策略有哪几种

    时间:2019-05-18 03:13: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生物教学新课改的要求下,该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和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并选择讲授法和发现法来应对以上两种策略。在生物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和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关键是要考虑各方面因素,正确的选择和运用,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156-02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
      教学策略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指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取向。教学策略是以学习理论为基础,不同的教学策略有其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背景,反映了它们对学习和教学的不同理解。因此,任何教学策略都有其优缺点,都有其适用条件,我们在选择教学策略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年龄以及生物学科性质等。教学策略有很多,这里只介绍两种,即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和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
      1.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
      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也称指导教学,是以行为主义、信息加工和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学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从旧经验中引导新学习。一般来说,任何新的知识学习总是在已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进行新的知识学习之前,教师常常会通过各种方法复习旧知识,激活学生认知结构或长时记忆中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为导入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七年级学生的第一堂生物课是要学习生物的特征。虽然这是孩子们初次接触生物课,但教师仍可以事先选择几种生物和非生物,让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出其中的生物,以此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第二,明确的讲解教材内容。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以“生态系统”一课为例,在讲解教材时,教师应做到以下五点:①开课时,播放一段一片生机盎然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视频,引出本课主要内容——生态系统。即向学生呈现知识性的刺激时,要明确肯定,以便学生感知;②按照生态系统的组成,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特点这一顺序来进行课程。使所呈现的知识性刺激更加系统,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③教师讲解时应分段进行,每两段之间稍有停顿。由于内容多,前后知识联系紧密,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短时记忆加工;④这一部分出现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等生物概念,对此可以提出几个简要问题。例如:植物为什么会被称为“生产者”?指定学生回答,以便肯定学生已理解,并保存在长时记忆中;⑤为加强学习理解新知识的意义,教师应随时举例说明,但必须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例如:让学生回想早餐吃过的食物,并思考这些食物来自哪些生物,这些生物又可以吃哪些生物,或被哪些生物吃。再用刚刚所学的知识把它们连接成食物网,并让学生观察人类处于食物网的位置。
      第三,辅导学生及时做练习。根据遗忘规律,要想克服对新知识学习的遗忘,就必须及时复习。因此,每当教师讲授了一个知识点或内容之后,都会及时布置一定量的相关练习。学习新知识之后,如果不及时做适量的练习,是很难掌握知识和技能的。
      第四,从反馈中得到激励和纠正错误。做练习或作业的价值,除了加强记忆外,学生还可以从练习或作业的结果中获得反馈信息。如在教师讲解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时,不能在单纯地灌输之后就结束教学任务。即使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也要练习实际操作。在练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看不见明亮的视野;反复转动粗准焦螺旋也找不到目标等。使学生认清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进而纠正错误,并激励自己更加认真地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
      第五,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生物学科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所以教师布置的作业一定不要脱离生活实践。如果学生能独立完成课后的作业,说明他们的学习已达到教师预期的结果。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建议,学生课后的作业,在难度上以不低于自己完成90%为原则,即学生对教师所指定的题目,其中有90%都能自己解答。
      2.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
      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较符合现阶段生物课程标准对教学策略选择的要求。它是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它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发现学习的特点是:①学习内容是以未有定论的材料为主,不是现成的结论。学生需要根据有关材料或事实去独立发现食物的意义和规律,掌握概念和原理。因此,发现学习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②学习过程较为复杂。学生首先要将有关材料或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和转换,使之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统一,并发现其中的隐蔽关系,然后再将它们整合,纳入认知结构中。从整个过程来看,必须先独立发展,然后才整合内化。③在发现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会把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扮演着引导者、辅导者的角色。④发现学习还具有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学习内在动机和强调信息的提取等特点。
      (2)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合作学习是以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的。合作学习不限于学生,教师也是参与者之一。但是教师参与讨论时,不能做小组的主导,且在讨论进行中不应表示意见,只是在学生们遇到困难无法继续讨论时,教师可以给予提示。最后的答案或结论必须有学生们自己得出。这种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而且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特别是有利于新的复杂问题的解决。
      (3)寓求知于生活的教学活动。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的另一个特点是使学校的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更有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运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的问题随处可见。因此,我不主张只在书本上解决难题。而是尽可能多地接触大自然,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生物,培养学生真正热爱自然、热爱生物。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很多。应对上述两种教学策略,我只对两种方法加以阐述,即讲授法、发现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讲授法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等方法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教师最常用的技术是演讲,也运用讨论提问等形式。最常用的生物知识来源是教科书和其他参考资料、视听材料以及教师个人经验。在使用讲授法时,教师的职能是详细指定将要学什么,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并力图使这些材料在难度和内容上适合每个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负责诊断学习者的困难,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补救。
      在使用讲授法时,常常需要运用以下技巧:
      (1)提供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组织者有两类:一是陈述性组织者,它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它可以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一段概括性的说明文字。它适用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概念来同化新知识时。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时,教师提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学生以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可回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的生存又影响着环境,所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进一步讲授,这个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这个上位概念。由此引出新的学习任务,即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等等。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新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它适用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已具备了同化新知识的某些概念,但原有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的关系辨别不清时。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动物细胞结构时,可将动物细胞与之前学生们学习过的植物细胞相比较,指出两者的异同,以此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
      (2)提供信息加工时间。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是需要时间的,而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是十分有限的。生物学科中有关于细胞、人体、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等知识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能力和经验,速度、节奏不能太快,容量不能太多,重要的部分还要重复等,必须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加工,以达到长时记忆之目的。
      (3)提供总结。在讲新课之前,提供先行组织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同时在讲授结束时,向学生提供总结,也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讲授法的最大优点就是经济实用。而它最大的缺陷就是在讲授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下降,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这需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多采用一些手段来克服。如提问,最好是生物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往有人指责讲授法会导致学生机械、被动、“填鸭式”的学习等。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学习是有意义的,还是机械的,并不取决于教学或学习方式,而取决于是否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习者头脑中是否已具备了同化或理解新知识的适当观念。生物学习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经常会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是如何完成排泄的呢?生物是怎样繁衍后代的呢?人类要怎样做才能更好地维护生态平衡?诸如此类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更加明确生物学习的意义所在,并拥有学好生物的正确观念。
      2.发现法
      发现式教学是由布鲁纳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发现式教学就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和掌握概念原理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正是充分运用了发现法。以“种子的萌发”一课为例,这一教学法的一般步骤是:①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种子是如何生根发芽的呢?学生在面临新的问题、情景时,在思维中产生某种不确定性,就会出现试图探究的动机。②围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提供事实依据。③分发习题,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协助和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主动地探索,找出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和萌发过程,并完成习题。④协助和引导学生比较对于种子萌发的各种假设,最后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会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当然,教师可以在关键的地方给予提示、启发。
      发现式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重视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在学生发现过程中,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发现法的最大缺点是耗时太多,会减缓教学进度。此外,它不易被教师真正掌握,而且一些较难的生物知识不一定适合。
      应该说,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在实际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等来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代心理学(第二版)[M].济南:济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生物课程教材研发开发中心编著.生物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刘霞.大连市初中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推荐访问:如何选择 教学策略 生物 方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