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沥青路面破坏的类型及原因 [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时间:2019-05-17 03:25: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从路面设计、路面施工、养护管理及其他环节,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早期破坏,原因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road surface design, road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other links with personal work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early.
      Key words: the asphalt pavement, the early damage, the reason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热拌沥青混合料和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等,因其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行车舒适、噪音小、修复方便,但由于沥表面层的温度稳定性较差易出现:泛油、波浪、壅包、推移、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九种。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成为沥青路面质量通病之一。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路面设计
      1.1 结构设计不合理:
      沥青面层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类型不合理。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满足不透水等要求,宜选用粒径较小,空隙也小的密级配混合料,尽量采用小粒径沥青砼,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抗渗性。对于选用中粗粒砼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碎石的沥青路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
      1.2 油路补强段的路面厚度考虑不足
      我县在加快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路面工程,但为充分利用老路并节约土地及投资,利用旧路的路线及结构层。按照公路补强设计的一般要求和科学态度,宜先对所利用的路段状况进行客观评估,根据旧路的状况(特别是强度弯沉指标)确定利用旧路的方案及补强厚度。但设计单位没有认真细致的调查,大致给出一个补强厚度及路段桩号就草草了事,结果导致许多补强路段补强后弯沉值大于设计值,造成新路强度不足,早期破坏严重。
      1.3岩石路段石质类型确定有误
      在路基设计中,由于没有足够的地质钻探资料,仅靠地表情况判断石质类型,容易出错。我县有条公路,原设计为石方路段,仅用15cm水稳砂砾做整平层,未设置半刚性基层。实际开挖后,路基为泥质页岩及风化岩,施工单位照图施工后,由于雨水渗入,导致泥质页岩及风化岩软化,沥青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出现大面积裂缝。
      1.4路面厚度设计问题
      路面厚度设计的依据是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设计单位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将设计公路的交通量划分为一定车型的标准交通量与另一定型的非标准车交通量,然后将确定车型的非标准车的轴次,换算成标准车轴载的当量轴次,最后用设计年限内的当量轴次,计算路面设计弯沉及结构厚度。我经过大量上路观察认为:在非标准车向标准车轴载换算过程中,实际上不管是按标准车的轴载还是非标准车的轴载,尤其是非标准车的轴载,车辆的实际轴载远大于设计轴载(货运车辆绝大多数为超载车辆),而由当量轴次的计算公式知,当量轴次与轴载比的4.35次方成正比例。由此得知设计路面实际承受的当量轴次远远大于作为其设计依据的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即现阶段新建路面早期破坏情况较多的是公路在短期内(如1-2年)已达到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
      
      2、 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过程是其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面层质量的施工环节主要是面层本身的施工、基础施工及相关联接层施工。
      2.1路面施工
      2.1.1对原材料检验不严,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不够,特别是矿粉和沥青用量不准,使沥青路面早期出现推拥、油包、松散、露骨、坑槽等。
      2.1.2施工机械设备陈旧、不配套,使混合料的配合比计量、拌和均匀性、压实度、平整度等受到很大影响。
      2.1.3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沥青和矿料拌和时,沥青便被矿料的高温灼焦、沥青老化,使路面强度不足,产生松散、坑槽等病害。
      2.1.4碾压温度过高,造成温度过高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规范规定的上限值;二是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虽然在规定的范围内,但接近高限,如果运距较短,摊铺碾压又很及时,就会使碾压温度超过规范高限。如果碾压温度过高,混合料就压不实,就会出现推移,发生微裂。
       2.2基层施工
      基层是承担面层传递的车辆荷载的主要承重层。基层的强度及稳定性直接关系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基层施工的主要问题:
      2.2.1基层、底基层、路面表面清除不干净。在铺筑上一结构层前,若路面结构层及路基表面的浮土、浮灰、浮砂清除不干净,在雨水作用下,浮层细料变软被行车挤压造成的高压水流冲刷成浆,进而波及到沥青面层表面。
      2.2.2基层松铺系数(或基层标高)控制不严而导致的二次补加层,因二次补加层与下层基层无法紧密连接,自身厚度又较小,因而极易松散,进而引起沥青层的网裂、松散、坑槽等破坏。因此,建议此补加层用含油沥青混合料(即茌料)代替。
      2.2.3部分基层压实度不足的问题。在最大干密度确定的情况下,基层的压实度与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的比例特别是粗粒料的含量密切相关,当粗粒含量很大时,即使压实度超过100%,并不表示该基层已经密实。因此,要适当增大碾压吨位、增加碾压遍数,确保基层到规定压实密度。
      3、养护管理及其它原因
       3.1养护不及时
      沥青路面在行车作用下出现小面积松散,个别坑槽后,未及时进行养护,特别是采用层铺法施工的贯入式路面和表面处治,初期及时养护更为重要。
      3.2养护方法不当
      有些养护人员,在沥于混凝土路面上采取人工喷油(或洒布机喷油)、人工洒料方法进行养护,结果破坏了原路面的平整度,甚至由于喷油不够,用油量控制不均,造成泛油、推拥、松散等病害。
      3.3其他方面原因
      3.3.1未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前期工作滞后,路面设计方案研究、试验不够。
      3.3.2未实行招投标;一些无路面施工经验、无路面设备和技术力量的施工队伍承担路面施工;监理有职无权,无法严格监理。不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赶工期。
      3.3.4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不严。
      
       结束语: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不仅与设计、施工等路面形成前的环节有关,而且与路面形成后的使用、养护和管理紧密相联。因此,要消除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这一质量通病,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需要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各单位按照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工程实际,严格履行各自职能,相信这一通病一定会得到根治。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推荐访问:浅析 破坏 原因 沥青路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