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高等院校专业行为识别系统建设探析:行为识别

    时间:2019-05-11 03:29: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将企业识别系统的行为识别概念导入到高校的专业建设中,建立内部和外部行为识别系统,具有体现专业理念、统领学生行为规范、沟通专业与社会的关系、营造教学环境、促进学科建设等作用,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关键词】 行为识别;高等院校;系统建设;作用;内容
      
      一、前言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一些评论,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特立独行,个性张扬;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这些是相关专业呈现给社会公众的一种形象。自发形成的美好的形象是不多见的,它需要精心设计。而本文即是探讨如何通过导入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fication System)也即CIS的行为识别(BI)元素来进行高校所设专业的形象建设。高校中的各个专业是高校立校的基础,分专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形式,高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高校名牌专业的竞争。所以高校专业的建设应该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高校专业的建设除了师资、学术等方面,还需要注意专业的形象。专业形象是高校专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看法、印象和评价,正面的专业形象代表的是影响力、竞争力和知名度,是高校的一笔无形资产。
      企业识别(CIS)是一项系统工程,由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M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B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VI)三个子系统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企业识别系统的运作或重要目的就是把企业富有独特个性的先进理念通过外化的视觉、行为表现出来[1]。其中行为识别(BI)是企业识别系统的一种动态识别形式。实施企业识别系统(CIS)战略和塑造企业的形象必须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策划来体现。企业确定了一定的理念之后,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把理念作为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让社会公众了解企业。行为识别(BI)就是要构建这样一种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要全体员工用自己的行为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行为识别(BI)可以分为内部行为识别和外部行为识别两部分。
      将企业识别系统(CIS)导入到高校专业形象建设,即是将企业识别系统运用到高校的专业建设中,融入高校专业建设的特点,为高校专业建设服务。专业行为识别(BI)是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应该培养或形成的一种与该专业相对应的处理协调人、事、物关系的动态的运作系统。它通过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生的专业素质等来构建和塑造专业的形象,形成独特的专业特色和学生对外交往应该有的一种指导规范。它需要学生在不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产生对学习专业的情感,萌生专业意识,逐渐认识专业理念并深化的基础上,树立价值取向,把这一系列的思想意识具体地落实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及工作中。
      二、专业行为识别(BI)的作用
      1、体现专业理念
      专业行为识别(BI)应该以专业理念为核心,以实现塑造良好专业形象为目标。专业行为识别(BI)的实施,能够体现出该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的运作特点和所培养人才的特色,鲜明地向社会公众传递该专业个性化的特征,有利于社会公众形成对该专业形象的迅速定位。
      2、统领学生的一般行为规范
      各专业的学生是将专业形象传递给外界的重要媒介,倘若其素质存在问题,势必对专业形象乃至专业建设、发展形成妨害。在日常的专业教学中,注重对各专业学生的专业意识、专业情感的培养,统一学生的认识,促使专业理念的形成。理念一旦形成就可作为学生的行规范,作为提出具体要求的参照标准。专业行为识别(BI)的贯彻落实是要靠专业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和积极践行,并形成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同心协力、团结一致。
      3、沟通专业与社会的关系
      专业行为识别(BI)的实施,不仅仅是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人才培养,它更是帮助学校的专业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沟通、了解与合作的渠道。它将社会公众、各行各业、社会环境对人才的需求和规格要求、对学校当前培养的人才的评价或印象传达给学校、学生,以做出相应的调整,培养和形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营造专业教学环境
      环境是对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它围绕着该事物,对该事物的“行为”产生影响,人在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知觉和认知紧密相连,为在相应的环境下的行为做准备,并且这种知觉和认知是综合不同的感觉来进行和达成的,是受个体年龄、性别、语言和文化、知识经验等因素影响的。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融洽和谐、团结进取、互相帮助的环境,不仅能让教学活动获得更佳的效能,而且能在教学主体的情感共鸣基础上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追求和保持行为的一致性,形成群体凝聚力,以一个良好的整体形象,给社会公众以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5、促进专业背景学科建设
      高校专业设置是依托相关的学科建设而成,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设置反映的是其背景学科的相关要求,专业行为识别促进专业的知名度、影响力的提高,同时也是对专业背景学科的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专业行为识别(BI)的内容
      1、内部行为识别
      (1)专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内部行为识别最重要的是各专业学生的教育。当前各国高等教育都重视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他们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适应性,要求学生掌握更宽广的知识面,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首先,各专业的教育要突出专业特色,侧重本专业应学习的内容和能力的培养,在各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专业认同和专业情感。其次,需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可操作的制度和规范,让各专业的教育和各专业学生的行为都有章可循。最后,专业行为识别(BI)系统的顺利实施,需要学校、院系这个组织系统的支持。
      职业技能培训它包括在各专业教学中,结合课程知识对各专业学生进行相应职业能力的培养训练。如师范院校的“三字一话”、课件制作、课堂教学技能等。
      (2)专业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同一专业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一些同其接受的专业教育和学习内容相关的共同行为规范。这种共性的行为规范,一是在长期共同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相同的知识背景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一是专业理念、学校传统及社会对专业的评价长期作用的结果。学生的个体行为带有个人化的感情色彩,要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就要把个人自己的行为与专业的整体形象结合起来。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行为养成教育等相结合,使学习同一专业的所有学生能够形成趋于一致的价值认同,并力求使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价值认同和接受的规范保持一致,那么专业理念也就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地存在于头脑中的思想意识,而是一种可以激发创造力,维持相应行为的自觉意识。   (3)基本社交礼仪的培养。 要塑造良好的专业形象,实施行为识别需要求各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形象。个人形象,包括仪容和仪态。仪容,偏重于指人的容貌;仪态,则包括了人的姿态、风度、神情、举止等更为丰富的内容。社会公众对高等院校中的专业的认识和专业的整体形象的评价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学生印象来形成的。学生能否养成基本的社交礼仪,还取决于其自身素质、修养和道德情操。在进行以专业学科基础知识传授、基本技能培养训练为主的日常教学中,融入对思想道德、情操修养的教育,让基本社交礼仪成为学生的自发自觉行为的一部分。
      (4)制定纪律规范及奖赏激励措施。 学校作为正式组织是有纪律的,在各专业教育中,要依据校纪、校规形成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共性要求,以保证每个学生能让生活和学习有序而高效,在实际的运作中严格地执行。这种作为共性要求的纪律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作息制度、课堂纪律、班级请假制度、考勤制度等内容,并且纪律的执行可与相应的奖赏激励措施相结合。
      2、外部行为识别
      外部行为识别就是采取主动外向的态度,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向外部的社会公众传递强烈的专业形象的相关信息,以提高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整个专业的形象。
      (1)公共关系建设。 社会是一个各种因素相联系的网络,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中,各个组织和机构的存在和活动都形成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从长远和根本上来说,同自己宣扬自身的广告是有差别的。它是通过外界的评价,在公众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形象和关系态势。专业和社会间需增加互相了解,减少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标准的差距,争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同社会需求之间的双边良性影响,这也应该是专业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各专业的学生应积极地策划各种活动,如在社会和大众媒介中,充分展示自己独具特色的专业理念,强化专业的形象。在社会中建立专业形象体系,更容易被社会公众和舆论环境关注和认识。各专业的学生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资源,积极为社区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增进民众对专业的了解。
      (2)人才培养规划。 教育作为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活动,教育的直接结果首先是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表现为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个体掌握知识、技术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各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专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规划作为对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应该获得的知识、技能等的预期。学生接受教育后在知识、能力及思想道德等个人素质修养方面应该达到基本规格,必须是要符合社会各行业的需求的。任何一个专业的诞生、建设发展的过程,都是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扩充本专业的知识,人才的培养规划也要符合时代、社会的要求。
      (3)专业推介活动。专业推介活动在专业行为识别(BI)外部行为识别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专业推介活动就是以直接地向外部社会的各行业、公众推荐介绍专业为目标的一种公开的自我宣传。专业推介活动也重在塑造专业的特色,构建良好的专业形象。不仅仅只限于提高当前的毕业生就业率,而是影响更为长远的对专业知名的强化和专业形象的塑造。
      (4)社会公益活动。参与为公共利益服务为宗旨的社会公益活动,可以让学校、院系和专业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知名度,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同,也是各专业的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锻炼社会交往、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专业建设发展以及社会公众来说,是双赢互利的。同专业推介活动相比,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影响必定更为深刻持久,也更能形成美誉。组织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能够让各专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让各个专业获得社会公众的美誉,为专业的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民主法治社会都是对当今社会不同角度的特征描述,社会环境日益宽松开放,整个社会倡导自由,尊重个性。教育也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自主创新,而非仅依靠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纪律规章的束缚。专业行为识别(BI)虽然也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然而这种规范和约束不应该是同纪律规章一样是生硬的和高度强制的,它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和形成一种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促进培养目标实现的良性机制。这种机制应该是结合专业的特性,具有创造性的,也才是具有识别性的。
      
      【参考文献】
      [1] 周旭,罗仕鉴.企业形象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9-74.
      [2] 胡锐,奕德泉.现代公共关系实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89-194.

    推荐访问:探析 高等院校 识别系统 建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