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难以磨灭的视觉_难以磨灭的记忆

    时间:2019-05-05 03:23: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般人以为,时代之标志,是事件、概念、学说,或者伟人、名人。这一切当然都是。但是真正使人难以磨灭的印记恰恰是视觉。  “文革”期间,最为大家熟悉也最大众化的图像,就是出现在各地黑板报上的大批判图案:工农兵一手高举“红宝书”之类的革命符号,一手指向敌人——或是“走资派”,或是“苏修”和“美帝国主义”,反正就是被革命铁拳吓得浑身发抖的漫画人物——坏蛋。这种群众艺术一开始是画家为适应环境而创造的,随后成为众所周知的、应付基层学习任务的简易图案。从来没有人会认为这些图案是艺术,例证之一是,“文革”后期,国家开始组织全国性的美术展览,入选标准非常“革命”,却没有谁会把这类创作送展。“文革”以后,令艺术界最反感的也是这类图案,以至于它们在上世纪80年代销声匿迹。
      1992年,多年坚持前卫立场的艺术家王广义,率先在广州的一个展览上展出新作《大批判》,所用形象就是“文革”期间广泛流行的图案。这一作品是王广义此后获得世界名声的系列作品的开端,由此获得了中国“政治波普”代表的称号,迅速举世闻名,作品也被世界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藏,售价高得吓人。
      我记得当时在广州的展览上,一些经历过“文革”的上一代艺术家对此表示了极度的愤怒。他们认为,这些图案是那场浩劫的象征,是毫无艺术性可言的“极左垃圾”。有意思的是,这一代“文革”初期正值中年的艺术家,其中不少正是参与制造这一“极左垃圾”的始作俑者,在1972年全国美展重现时,他们大多热情地按照当时的政策从事创作,画出许多标准的“文革艺术品”。“文革”后形势变了,这些人自然而然又投身到艺术解放的大潮中,以唯美主义为风格指向。但不管如何,他们当中除个别上了“四人帮”的贼船,基本上没有受到冲击,作品也没有被批判。
      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当人们——包括他们自己——淡忘了那个年代的革命风格后,这些作品居然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艺术市场中突然走红。如刘春华执笔的“文革第一油画”《毛主席去安源》,1995年拍卖价高达600万元。这在当年可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字。如果今天这幅油画再拿出来拍卖,也许价格还会翻几番。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文学界的情况与艺术界刚好相反。在“文革”中走红的少数几个作家,无一例外在“文革”后都受到了清算。1974年因写作《西沙之战》长篇报告诗而出名的张永枚受审查多年;被称为“文革惟一作家”的浩然,日子也不好过。尽管后来他们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浩然还成为北京作协的主席,但是经过这一冲击,他们的灵感似乎都消失了。张永枚不再有诗作出版,浩然只剩下了写文章为自己的作品辩护。关键是,人们不再阅读那个年代风格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解放”不是虚言,而是实在发生的事情。
      今天的人们再也不会像“文革”时期那样去观赏“文革绘画”了,但王广义用一种艺术界称之为“波普”的方法,奇妙地复活了典型的“文革”符号,也就是最“革命”的那一类图案。全世界的博物馆争相收藏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说明在西方博物馆专家们的眼中,这一符号与风格具有时代意义,是指向一个时代的重要的视觉标志。
      今天另一个重要事实是,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讨论那些在1992年肆意漫骂“政治波普”的上一代艺术家们新时期的创作了,因为的确乏善可陈。人们还有兴趣讨论的,反而是他们当年的革命创作。倒不是这些创作中的所谓“艺术性”——而是其中的“历史性”,一种曾经控制我们审美与观看的统一样式,是如何修改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可怜的肉眼。
      【摘自《新世纪》2012年第9期】

    推荐访问:磨灭 难以 视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