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时间:2019-05-04 03:13: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版《历史课标》在过程与方法中要求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是当前提倡学科“有效教学”的需要。因此笔者尝试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总结了如下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1 为学生营造一个问题环境
      一位名家曾说过:“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够自己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问题环境:相信每一个学生,并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点提高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随时都可以提出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管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都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只有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问题环境,学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进而激发出学生求知的欲望,拓展出更多高质量的新问题。
      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每个学生都有求知欲,这是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形成学习动机的基础。爱因斯坦也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问“问题”"的习惯和意识,把问“问题”作为学生学习求知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发挥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敢于质疑,相互解疑,而且使学生在讨论时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自己验证自己的问题的结论是否正确。使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空间,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
      3 培养学生问“问题”的方法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力是逐渐培养的。所以开始的时候应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创设问题的方法,再过渡到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习惯的养成功在平时,而不在突击训练。只有学生知道问什么,怎么问了,学生才能“问出一片天”。
      4 教师找准问题切入点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的键就在于“问题”设计,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是课程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学生带着教师设计好的问题能够自主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能够自己或者和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水本无华,激荡生波;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思维的火花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真理也只有愈辩才愈明。学生带着问题经过这样多方探究、交流,可以使学生思维便处于最积极活跃的状态,进而产生认识上的飞跃,提出新的问题。
      5 注意问题的梯度和开放性
      历史知识纷繁复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主次不分,每个知识点都要设计成问题,问题要重点突出,切忌面面俱到。并且问题的设计应该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易、浅的问题上找到成功感,还可以激发其学习探究的兴趣。
      有的历史问题答案不唯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针对不同的结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将课堂教学引向了深入。
      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师不但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更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进而使历史课堂有趣而高效。

    推荐访问:几个问题 教学模式 实施过程 中应注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