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水稻纹枯病特效药 [水稻抛秧田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19-05-02 03:32: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水稻纹枯病是高温高湿性病害,抛秧稻田分蘖快、封行早、群体大、湿度高,因而抛秧稻田纹枯病的发生具有发生早、危害重、时间长的特点。该文介绍水稻抛秧田纹枯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抛秧田;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172-01
      纹枯病是韶关市水稻作物上的重要病害。韶关市是粤北农业大市,全年种植水稻面积约14万hm2。10多年来,韶关市大面积推广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目前全市抛秧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95%以上。与传统的移插技术比较,水稻抛秧是稻作轻型栽培技术,由于水稻抛秧时间早、分蘖快、封行早、群体大、湿度高,因而有利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危害,造成水稻抛秧稻田纹枯病具有发生早、危害重、时间长的发生特点。水稻纹枯病自苗期到抽穗后都可发生,以分蘖盛、未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引起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甚至植株倒伏枯死。水稻纹枯病是高温高湿性病害,而韶关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极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及危害。因此,在防治上,应结合水稻抛秧稻田纹枯病的发生特点,以农业防治为主,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提早防治时期,辅以药剂防治,控制病虫扩展。
      1 症状
      水稻纹枯病从苗期至穗期都可以发生,主要侵染叶鞘和叶片,以抽穗前后发病受害最重。叶鞘受害症状:先在叶鞘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边缘不清楚的小病斑,后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状病斑,病斑边缘暗绿色,中央灰绿色;天气干燥的条件下,病斑边缘褐色,中央草黄色至灰白色,呈不规则状云纹斑,经常几个病斑相互愈合成为云纹状大斑块,常致叶片发黄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1]。叶片受害症状:病斑与叶鞘相似,但形状不规则;病斑外围褪绿或变黄;病情发展迅速时,病部暗绿色似开水烫过;叶片很快呈青枯或腐烂状;病害常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蔓延。茎秆受害症状: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部受害症状: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轻者穗呈灰褐色,结实不良,重者不能抽穗,造成“胎里死”或全穗枯死[2-3]。
      2 病原
      病原真菌的有性阶段为担子菌[Pellicularia sasakii (Shi-rai)Ito],无性阶段为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丝细嫩时无色,老熟时淡褐色,有分枝,菌核表生,表面粗糙多孔如海绵状,自内溢出分泌液,菌核萌发时由此伸出菌丝。在病组织上有时见到的灰白粉状物,为病原菌担子、担孢子构成的子实层。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菌核具有浮沉特性,浮核多于沉核。
      3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田间杂草等其他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他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危害,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向横、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危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的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
      菌核数量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常年种植水稻田块具有充足的菌源,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高温高湿是发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气温18~34 ℃下都可发生,以22~28 ℃最适宜。发病相对湿度70%~96%,90%以上最适宜。日光能抑制菌丝生长促进菌核的形成。水稻纹枯病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和流行。生长前期雨日多、湿度大、气温偏低,病情扩展缓慢,中后期湿度大、气温高,病情迅速扩展,后期高温干燥则抑制病情。气温20 ℃以上,相对湿度大于90%,纹枯病开始发生。气温在28~32 ℃,遇连续降雨,病害发展迅速。气温降至20 ℃以下,田间相对湿度小于85%,发病迟缓或停止发病。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郁闭、徒长,会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韶关市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4—6月为雨汛期,气候温暖,极为有利于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韶关市早稻抛秧田纹枯病一般为5月上旬开始发生,晚稻抛秧田纹枯病一般为8月上旬开始发生,发生期比移插田大约提早10 d。
      4 防治策略
      4.1 农业防治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近年来,韶关市通过大力推广常规稻银占品种,取得较好效果。据观察,银占杂优品种对纹枯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可以较大程度地抑制纹枯病的发生危害。二是合理排灌。改变水稻生长中高湿的环境条件,水稻分孽盛期前浅灌,分蘖末期开始排水晒田;孕穗以后采取干干湿湿或浅水勤灌,不仅能促进水稻发根,茎秆健壮,而且能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植株抗逆力。三是合理施肥。注意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做到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以农家肥为主,氮肥应早施,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四是清除菌源。在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用网筛等工具打捞菌核;不用病稻草和未腐熟的稻草还田,铲除田边杂草,可减少菌源,减轻前期发病[4]。
      4.2 药剂防治
      早稻抛后35 d左右、晚稻抛后30 d左右是纹枯病的初发病期,随后进入流行期,孕穗期至乳熟期是该病迅速蔓延扩展和垂直向上发展的时期,也是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因此,要在纹枯病初发期、孕穗期使用井冈霉素、爱苗等对口药剂进行防治,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扩展[5]。
      5 参考文献
      [1] 李涛,路雪君,廖晓兰,等.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J].江西农业学报,2010(9):91-93.
      [2] 华菊玲,金茂发.纹枯病对水稻重要经济性状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1996(1):67-71.
      [3] 张亚娟.水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2):42.
      [4] 王兆富,闻禄,胡美静,等.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展望[J].辽宁农业科学,2011(6):41-46.
      [5] 王秋芽,刘思乡,刘洪华,等.耒阳市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2011(12):39-41.

    推荐访问:秧田 水稻 防治 生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