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佛教法师弘法视频【唐代佛教弘法传教活动的影响】

    时间:2019-04-17 03:14: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仅仅被视为神仙道术的一种。为了在中土生根发展,佛教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中国化,尤其在唐代。唐代时,佛教的发展达到顶峰,佛教进行了大量的弘法传教活动,加速了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融合,并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佛教;传教活动;融合;传统文化;影响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在汉代传入中国,而汉代黄老思想盛行。因此佛教传入时,在宗教上处于劣势,当时的中国人只把它看成是神仙道术的一种,所以佛教先是依附黄老,才获得了立足之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佛教在唐代趋于鼎盛,其社会影响也日益扩大。唐朝时,佛教的弘法传教活动十分活跃。佛教弘法传教活动推动了佛教向唐代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和融合,扩大了佛教的影响。
      在唐代,佛教举行的弘法传教活动以法会和斋会为主,如盂兰盆节。盂兰盆节是在佛教自恣日举行盂兰盆会而形成的佛教节日。每年农历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僧尼要定居在寺院里坐禅修道,期满之日要检讨忏悔自己的过失和揭发彼此的过失,这叫做“自恣”。每逢盂兰盆节,寺院都要举行水陆法会等活动,民间则祭祀祖先。这样,中国传统的祭祖的中元节与佛教的节日便结合在一起,佛教思想也与中国孝道观念结合在一起。唐朝时,除盂兰盆节这类常例法会和不定期斋会、讲经法会外,佛寺还在帝王诞辰日举行专门法会,这表明了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密切关系。
      唐朝的佛教经济实力是比较雄厚的,佛教举行各种大规模的弘法传教活动,就是以其雄厚的寺院经济为基础的。基于雄厚的经济实力,义邑和法社在唐代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出现了新的特点。唐代的义邑不像南北朝时那样以造像为主要佛事活动,而是转向了以诵读佛经和开设斋会为主。唐代的法社主要活跃在安史之乱以后,有些法社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如杭州龙兴寺僧人南操建立的“华严社”,每年四季都要召开大聚会,拥有大量成员。唐朝时,向民众讲经成为佛教弘法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使民众理解佛法经义,讲经者往往“宣唱法理,开导众心”,即所谓的“唱导”。中唐以后,面向世俗人的讲经活动被称为“俗讲”。由唱导、俗讲而逐渐出现了变文等文学体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教的文学与佛教的弘法活动有一定的联系。
      佛教大规模的弘法传教活动,给唐代社会文化各领域带来巨大影响。这些活动加深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加速了佛教中国化进程。伴随着佛教中国化而形成的各种佛教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唐代的佛教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变文和禅诗。变文就是变佛教经文为通俗的说唱文,说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唐以后,中国新兴的许多文体,便烙印上了这种韵文散文合组的格局。禅和诗都比较强调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因此禅和诗很自然地结合到了一起。禅门采用诗歌形式表达禅理,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如僧璨的《信心铭》、永嘉玄觉的《永嘉证道歌》等。唐代许多诗人也受禅宗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是“诗佛”王维。他的山水诗是禅诗中的极品,如《鹿柴》。禅诗虽寥寥数句,却将佛教思想融入诗句中,令人回味无穷。从整体上看,佛教文学给唐代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和面貌。
      此外,佛教在唐代的弘法传教活动,扩大了佛教的影响力,艺术创作领域也受到波及,如绘画和书法。在绘画方面,唐代的佛画创作在这一时期也达到了鼎盛。由于变文的发达,唐代的佛画大师创造出了许多的经变图画。现存的敦煌壁画中,各种经变画是主体,其中唐代的经变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由于禅宗盛行,佛教的理趣风格对传统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如王维受禅宗理趣影响而开创了一种洒脱、淡泊的画风,在山水松石的自然之中融入了禅宗妙悟的意境。唐代的书法创作也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出于弘法传教的需要,十分重视抄经,因而留下了大量的书法精品,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僧侣书法家,如唐代的怀素。怀素以“狂草”闻名于世,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另外,晚唐以来,许多书法家以禅入书,将书法之道的“凝神静思”、“意在笔前”与禅趣结合起来,形成了以禅论书、以禅喻书的书法理论。
      正如前面所说,佛教的弘法传教活动加深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加速了佛教中国化进程。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佛教的思想和观念也日益渗透到伦理道德领域。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所以佛教思想和观念在向伦理道德领域渗透过程中,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既有冲突又有交融。佛教的修行方式如剃发出家、不娶妻生子等“不孝不仁”的行为,遭到了儒家的反对。为了在中土发展,唐代佛教努力与儒家伦理妥协和调和,佛教思想中容纳了大量的儒家伦理内容,出现了《佛说父母恩重经》、《盂兰盆经疏》等经书,以此来宣扬孝道,调和佛教出家修行与儒家孝亲观的矛盾。在佛教向儒家伦理妥协调和的同时,佛教也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思想。如佛教不杀、不盗的道德戒规和善恶轮回报应说的理论训条,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产生了一定影响。
      总之,唐朝时佛教的发展达到顶峰,源于它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大量的弘法传教活动,这些活动扩大了佛教和中国社会、文化的融合范围,提高了两者融合的速度。而且佛教的弘法传教活动将佛教的文化思想传播到众生之中,对唐朝社会各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最终,佛教在唐朝时完成了其中国化进程,成了中国的佛教,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上海:中华书局,2002.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3]佚名.大正藏[M].河北:河北佛协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刘洪宇(1990-),男,汉族,重庆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9级历史学本科。)

    推荐访问:佛教 弘法 传教 唐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