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学陶老“二变”,做智慧教师] 陶教师证面试有几次机会

    时间:2019-04-16 03:30: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使教人变死。不教人变的不是教育。”这振聋发聩的语句,就是陶老论述师范生角色转换的一篇文章的开篇语。语言诙谐幽默,而寓意明了直接,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深思,至今仍被我们视为教育的至理名言。犀利的论辩、精辟的分析,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师范生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中,陶老把美猴王大加称颂。在他独具匠心的慧眼中,孙悟空不仅是一个“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的教师,而且是一个胸怀大志、为人谋福的教师。他循循善诱地规劝我们“应该拜小朋友做师傅,也如孙行者的本领比唐僧大倒要做唐僧的徒弟。”陶老这情真意切的文字,简直是鼓励教师成长的号角。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看来,更具有深刻的意义。要教学生变,教师首先得变;要教给学生本领,教师首先本领高超;要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教师首先应甘心认“小朋友是我们的总指导”,不能一味机械地灌输和束缚,而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孩子的成长也如取经一样充满挫折和困难,教师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拥有耐心和智慧,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像孙悟空一样去虔诚地学习。“西天保谁去取经?小朋友是你的唐僧。”其实,保护孩子“取经”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过程;只有在这个携手共进的过程中,教师才能真正地实现知识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体验教育的成功与快乐,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追求。孙悟空的执著和牺牲精神,的确值得每一个教师反思和学习。
      当我们今天一再回味“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时,无不对先生70多年前就能如此生动准确地抓住我国教师的“顽疾”所叹服。在脍炙人口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小孩子懂得什么?”的态度下,牛顿被认为是笨伯,瓦特被认为凡庸,爱迪生被认为是坏蛋;若想在笨伯中体会出真牛顿,在凡庸中体会出真瓦特,在坏蛋中体会出真的爱迪生,教师必须把自己变成小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他还耐心地告诫我们,“小孩子是再大无比的一个发明家”“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您若变成小孩子,学校立刻变乐园……你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先生的话中渗透着三层涵义:一是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谁也无法预测他们的未来;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用爱心和智慧点燃孩子生命的灯塔。二是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与成人存在巨大的差异;既然是孩子,就意味着不成熟,成长必然与失误相伴,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而要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三是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不是要孩子去适合教育,而是教育必须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些字里行间,闪烁着永恒的教育智慧和人文精神的光芒,简直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平等、尊重、信任”的学生观。
      “变个孙悟空”,强调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角色的认同;“变个小学生”,突出新型教育理念和师生关系的构建。要完成陶老的“二变”,实现自身价值的升华,教师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做根本的转变。而思维的转换并不是一件易事。生活中,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把人按年龄、性别、外貌、衣着、言谈、职业等外部特征归为各种类型,并认为每一类型的人有共同特点。在交往观察中,凡对象属一类,便用这一类人的共同特点去理解他们。因此,在概括偏颇或忽略个体差异时,就会出现认知错觉。这种错觉,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定型效应”,也被称为“思维习惯”。教师在长期“师道尊严”的心理状态下,往往形成思维定势。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思维一变,心情全变,孩子全变。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都看成是钉子。”思维定势,常常给我们的工作造成被动;思维的僵化,常常使我们陷入认识的泥潭,“一叶障目,不见森林”,造成不应该的后果或错误。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成人有成人的价值,孩子有孩子的价值;教育必须把成人当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就经常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以要求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造成了许多主观武断的错误。因此,置换处境、转换角度,应是必不可少的策略。俗话说,两片云只有在同一高度,才能够碰撞产生闪电。班级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之所以使我们感到头疼,感到棘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师生思考角度的不同。以中学生中普遍的谈恋爱问题为例,教师对学生苦口婆心地百般劝导,但很多情况下是学生毫不领情,照样我行我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正如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所言:其原因就在于师生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顺着自己的思维定势考虑问题,各想各的事,心理不能沟通交融。教师基于自己的经验理解责任,认为中学生谈恋爱年龄太小影响学习,作为学生的老师不能让学生因此而毁了前途;而学生则基于自己通过他人或媒体等途径得来的认识为自己辩护,认为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手中掌握着真理,结果是谁也不能说服别人。表面是思维角度的不同,导致了矛盾的产生,但实际上还是摆脱不了思维定势的影响。
      一位妙龄少女愁苦失望地站在桥上,无心看嬉笑的流水与轻盈的扁舟;而桥下的青年正在船上忘情地看她,因为她成了这风景中最美的灵动。风景没变,改变的是观察风景的角度。眼前“山重水复疑无路”,谁知回头一望,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现实生活中也常见这种奇妙的情景。
      面对同样的学生早恋问题,一个老教师大讲危害,大声训斥,结果引起学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而一个青年教师大大方方地以自己在上高中时情感体验为例,真实的故事,动情晓理,令学生信服,得到了大家一片赞誉。优秀的教师,不会把自己凌驾于班级之上,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而是把自己看作是班级中平等的一员。处理班级中一些的事情,他会变成学生,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如果遇到一个乖僻难管的学生,他善于利用班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还经常利用那个学生身边的同学、朋友的力量来逐渐影响他,感化他,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许多聪明的教师,还善于在班级管理中把家长看作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会利用一切形式引导家庭教育的介入,积极利用和开发家长、社会的教育资源,深化教育的时空和内涵。“盲人提灯”是为了给别人照路,但同时也方便了自己。换位思考,就是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容易形成平等沟通的渠道,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生生关系。   处理问题角度的变化,会直接导致教育效果的巨大提升。犯错误同样要受惩罚,可魏书生老师把“检讨书”改为了“说明书”,要求违纪者描写心理活动的“照片”,描写出好坏两种思想争论的过程。名称上只差两个字,但一个是要学生向老师、同学等检讨,目的在认错、道歉;而另一个是说明犯错的过程,自己做心理反思,目的在自省、自悟。同样面对犯错误,魏书生老师没有把“错误”看作什么“败坏”“恶劣”“耻辱”“堕落”,而看作是孩子们成长过程的一次意外的跌倒、一枝别样的花朵,更看成是一个促进孩子转变的有利契机;从而艺术性地把“批评”改为了“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正面的形式,使学生从“犯错”中真正得到感悟,得到进步。
      一个有烂斑的苹果,如果我们把它当作烂苹果丢掉,那么我们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把烂的部分切掉,这个苹果还是一个好苹果。对那些犯了错或有缺点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赏识教育的开创者周弘老师认为,观念一变,孩子就变。我们一旦抛弃成人的观点,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那么班级中一些调皮的孩子,我们就会感到是那么天真、活泼!烦琐的日常事务,我们会感到条理、亲切;偶发的事件、棘手的问题,很可能会一下子豁然开朗。如果我们转换角度,以发展的、动态的、全面的眼光来观察,就不能把全面发展等同于全科发展,就不能总注意一个学生的短处,就会发现我们的眼中一些原本不顺眼的缺点,却摇身一变,成了特点,甚至成了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了精彩之处:有的学生反应不快,但很有耐心;有的不善言谈,但很有策略性思考;有的不会算术,但歌声优美;有的老实迟钝,但心胸开阔、为人忠诚;有的爱打架,但是正直直率、充满阳刚。做问题学生或后进学生的工作,往往必须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开始。转化的过程就是发现并放大孩子这些闪光点的过程。为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我曾在班级中大力推广学习小组,让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和一个学困生结成对子。但在一段时间后,测试结果显示:效果并不理想。调查发现,学困生感觉很难的题目而优生却很认为很简单,不屑一顾,这样他们固有的差距就导致了双方矛盾的不断产生,辅导效果也就很难有成效了。搞清原因后,我就降低起点,积极尝试“中帮差同向前”活动,辅导效果明显提高。我经常发动“为特殊学生找优点”活动,一直坚持着“一月一份报喜单,一月一封感谢信(给家长)”“表情监督员”“让差生来做课代表”等,它们之所以能取得了巨大成效,就在于这种思维角度的转变。
      其实,我们所遇到的许多事情,并无所谓好坏之分,全在于你怎么看。教育是一种智慧的艺术,需要艺术的智慧,换个角度,换一种思维,你心中的乱麻可能瞬间开解。许多时候,我们一转身,棘手的问题却迎刃而解。让我们谨记陶老的教诲,把“享受孩子,享受成长”的教育理念高高飘扬,做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做一个洋溢教育智慧的教师!
      (作者单位:山东寿光市台头镇教委寿光世纪学校)

    推荐访问:智慧 教师 学陶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