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砚研千墨,风范和合】 墨砚

    时间:2019-04-04 03:13: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砚台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美术品,它与笔、墨、纸结伴为文房四宝,缘系着书法和绘画,随同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征程一路风光,为记载、传播和推动中华文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砚台,每个文化人都有着如晤中国传统文化的景仰之情。
      砚的出现
      砚之古文也作“研”。东汉刘熙《释名》:“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作为文房四宝的又一重要器具,砚台的存在和发展经过了相当漫长的历史,最早的追溯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后期,当时黄河流域的先民在烧制彩陶时,需把天然颜料研磨和上水,方可涂绘到陶器上,研磨的研磨器——砚台,才能达到研磨的要求,所以,彩陶文化时期,砚台的雏形就已经存在了。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从做工到砚质,砚台的变化是相当丰富的。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
      木砚研究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
      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砚的品鉴
      一个好砚台,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现如今,市场上也有相当数量的伪砚流通,所以对它的收藏也是要非常用心的,在此整理了几条鉴定砚台的方法。
      一、看。看砚的质、工、品,铭,饰与新旧,是否经过修补等。如果砚已经修补过,其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总会有些差别。
      二、摸。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来感觉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则说明其石质较差。
      三、敲。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鼓起手指弹砚,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砚质地的嫩与老。而歙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最好,如果发出“噗、噗”的声音,就说明该歙砚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为下品。
      四、洗。砚最好要经过清洗再辨认。尤其是古砚因砚面上墨痕斑斑,遮掩了砚的自然美纹,也分辨不清砚的坑口年代,因此需要洗掉砚的墨痕,看砚石是否有伤痕和修补过的痕迹。
      五、掂。用手掂砚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石砚,一般来说砚石重的较好,颗粒细,轻的较差。掂的方法尤其对歙砚比较适用。
      六、刻。一方砚的好与差,首先考虑的是石质的好坏。对砚石熟悉者只要在砚石上轻轻地刻上几道,马上就会辨别出砚石的好劣。
      四大名砚
      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从唐代起,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山西绛县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和歙砚为佳。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东郊的端溪,世称端砚为“群砚之首”。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不但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之特点,更具有“秀面多姿,呵气研墨,发墨不损笔毫”的长处。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并且与湖笔、徽墨、宣纸并称为中国文房至宝。
      歙砚又称“龙尾砚”、“婺源砚”,砚石产于江西婺源龙尾山,婺源古属歙州,故名。其特点是色如碧云,声如金石,湿润如玉,墨峦浮艳。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卓尼、岷县等县洮河沿岸,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特点是石质碧绿,整洁如玉,条纹似云彩,贮墨不变质,十多天不干涸。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
      澄泥砚最早产于山西绛州,其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代达到炉火纯青,跻身中国四大名砚台。
      自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在中国砚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鳝鱼黄,蟹壳青,豆砂绿,玫瑰紫,虾头红,朱砂红等颜色为珍品。文人墨客视为珍宝,多为题铭珍藏。它不是石块砚,是用沙泥烧炼制成的砚,质地类瓦,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
      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东泗水、山西新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雕砚名家
      顾二娘 清代吴门著名女琢砚家顾二娘说:“砚系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一语道破了琢砚的奥妙。可见雕琢水平的高低,首先看其造型是否高雅别致,布局是否得体,刀法是否熟练细腻。
      好的砚工,能掩疵显美,突出特点,或能利用星眼,巧作安排,或不重繁琐,以简洁为珍,或虽刻素砚,也能线条流畅、圆和可爱。砚雕艺术中,有写实一派,其上乘者,所雕瓜果、动物,皆能栩栩如生,而又布置得体,精细而不俗。

    推荐访问:和合 风范 砚研千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