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保障房“更上层楼”] 更上层楼

    时间:2019-03-31 03:22: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7月21日,北京暴雨。  潘玉林坐在三室一厅的房子里,倒上一杯茶,看着窗外的滂沱大雨。这是第一次,他不用为房子漏雨而担心。如果是在以往,他可能忙着往房顶上铺油毡,或者往裂开的墙缝塞土,地上还要放上一个盆接水。
      这是门头沟采空棚户区改造定向安置房,是北京市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居民3.1万户、8.5万人。
      棚户上楼
      201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曾经来到这里,考察棚户区改造的进程。这里的居民张进芹记得,当李克强来到自己家里时,由于房间很小,站不下很多人,她不得不站在门口。
      这是一个由一间卧室和一个客厅组成的建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由石头和土砌成,90年代翻新改成了砖房。每个在门头沟煤矿上班的矿工,可以分到一间卧室加上半间客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城镇的住房制度,实行的是实物分配加低租金分配。由于政治运动频繁,经济发展乏力,政府无钱投入住房建设,居民的住房条件不升反降。到1978年底,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建国初的4.5平方米,下降到3.6平方米。
      门头沟曾是全国五大无烟煤产地之一。上千年的开采历史,造成了这里约7平方公里的采空区。由于地下采空,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开裂,C级和D级危房占40%以上。李克强去年曾经造访的刘金生家,就有一道因地基沉降出现的墙体裂缝。
      棚户区的房子原本没有厨房。张进芹建了一个临时厨房,再在几个建筑上搭上点东西,就成了一个小院。
      院子里没有厕所,公厕在几十米以外的地方。每天早上,居民群起如厕,厕位马上紧张起来,女厕有时候要等很长时间;到了冬天,北风劲吹,路面湿滑,老人如厕成了一个难题。
      在丈夫去世以后,张进芹和公婆、儿子住在这个院内。公婆住里间,她和儿子住客厅。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狭小的空间变得越来越不方便。
      这在潘玉林家里更为明显。他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在通常情况下,四个孩子要挤在一张床上。实在挤不下,只好打地铺。
      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还要摆放一些煤块或煤球。烧饭靠它,冬天取暖也靠它。在这个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一到冬天,整个棚户区的上空就烟雾缭绕。在这种烟熏火燎中长大的孩子,下意识地选择逃离这个区域。
      碰到阴雨天,日子就更加难熬。在上世纪90年代翻新之前,这些土坯房子没有几个不漏雨。一到下雨天,就得全家人出动。有的拿脸盆,有的拿雨毡,还有的往漏雨处糊泥。
      这些经历,已经成为潘玉林提心吊胆的回忆。现在一到下雨天,他爱人还会下意识地紧张。7月21日下大雨那天,她东瞅瞅,西望望,说这下好了,不会漏雨了,除非整座楼漏雨。
      潘琳现在的房子有三室一厅,80平米。这比原来平房的面积多出三倍。按照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政府先花了一笔钱把他的房子买下来。这笔钱除了够他买下这套安置房之外,还能剩下几万块钱作为装修费。
      5月6日搬家时,孩子们建议把原来的旧家具全扔掉,换上一套新的,潘玉林答应了。
      现在,每天早上,他和爱人都会早早起来,围着尚未竣工的小区转一圈。再过两年,北京第一条磁悬浮地铁S1就要开通,终点站就设在离小区不远的地方。出门不远有个菜市场,菜种很齐全。现在老伴一天要去两趟菜市场,不一定买菜,就是去看看。原来他们住在棚户区山坡上的时候,去一趟菜市场要走1里多路。出门坐趟车,也要走20多分钟。
      张进芹家平房面积不到60平方米,分了两套小两居,都是60平方米,一个在龙泉,一个在黑山。前一个已经封顶,目前正在搞设施配套,最迟今年年底交房;后一个刚刚开建,初定于2014年交房。
      由于公婆都上了年纪,为了看病方便,她选了离医院较近的龙泉和黑山,没有选交房较早的石门营。
      第一套房子交付后,张进芹就能搬出现在租住的房子了——这是一间10平米左右的平房,吃住都在里面,夏天闷热得厉害。读大专的儿子暑假回家后,房间显得愈发局促,母子俩不得不挤在一张床上。
      按照棚户区安置政策,在旧房被拆迁、新房交付之前,每月按交房的房型给予一定的租房补贴:一居1200元,两居1500元,三居1800元。《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很少有人舍得拿这个钱去租楼房,大部分租的是每月四五百元一间的平房。
      从“卖”到“租”
      从大的方面说,立足于为老旧工业区改善居住条件的棚户区改造,也属于保障房的范畴。如果从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开始算起,中国保障房建设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
      1998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简称“23号文”)。这意味着,以取消福利分房为特征的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拉开大幕。
      在最初的制度设计中,经济适用房被确定为城镇住房供给体系的主体,供应对象是除了最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以外的所有家庭。设计的供应面要达到80%左右的中国家庭。
      而同样是在23号文中,廉租房也被提上了台面。但它的使用范围被限定在“最低收入家庭”。
      于是,当时的住房制度设计就呈现出三轮共驱的格局:经济适用房满足80%家庭的住房需求,另外20%则由廉租房和商品房共同满足,其中廉租房面对最低收入群体,商品房则面对高收入群体。
      从事后的发展历程看,此时的经济适用房,承担着一种从过去的福利分房向以后的市场化过渡的职能。
      从1999年到2003年,经济适用房获得了高速发展。这5年,中国经济适用房的累计竣工面积为4.77亿平方米,解决了600多万户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则相差甚远。从1999年到2006年底,中国政府每年在廉租房上的财政投入不足10亿元。截至2006年底,中国廉租房累计保障家庭54万户。其7年时间覆盖的家庭数,尚不足经济适用房4年覆盖数的十分之一。
      200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发布。这个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影响巨大的文件,将房地产业定位为“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经济适用房从此前的“住房供应主体”,调为“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通知》同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发展,提高其在市场供应中的比例”,并“努力使住房价格与大多数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

    推荐访问:层楼 保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