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王阳明德育思想

    时间:2019-02-06 03:23: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王阳明的德育思想以“学为圣人”为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并通过立志、躬行实践、静坐省察、改过等道德修养工夫来实现这一目标。王阳明的这些德育思想作为儒家经典的德育理论,对现代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德育;知行合一;躬行实践
      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223-02
      
      中国古代儒家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其中德育思想是其核心思想。王阳明是明代心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德育思想继承了儒家的德育传统,因为他倡导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内容的心学思想,从而使他的德育思想在儒家德育思想中独树一帜。
      一、学为圣人的德育目标
      王阳明认为人的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圣人。那么圣人及其人格特质是什么样的呢?只有明确了这一问题才能使成圣的工夫落到实处。
      首先,圣人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学为圣人也不在于多知多能。阳明说:“羲和历数之学,皋契未必能之也,禹稷未必能之也;‘尧舜之知而不便物’,虽尧舜亦未必能之也。”就是说羲氏、和氏在历法和数学方面的才能,皋陶和契未必有这些才能,大禹和后稷也未必有这些才能;孟子曾说尧舜的智慧不能通晓万物,所以可知即使尧舜也未必具有这方面的才能。阳明说圣人是生而知之的,是专指义理而言的,不包括礼乐名物之类,因此礼乐名物之类与成为圣人的工夫无关。现在的学者学习成为圣人,对圣人能够通晓的义理不去学习掌握,却去探求圣人所不知道的东西并以之为学问,这不是迷失了成为圣人的方向了吗?
      其次,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道德而不是因为才能,才能大小不同而道德相同,同样可以称为圣人。王阳明认为人们学为圣人,应当在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上着眼,而不应当在圣人的知识才力上着眼,这样才能避免迷失成圣的方向而流于功利之学。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就是外心以求理,支离烦琐的格物之学,越是追求这些知识,离成圣越是遥远。
      综上可知,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乃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并非全知全能,而成圣之学也就不在于对具体知识才能的追求,而在于明其明德,恢复其良知本体。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当然不以成圣为目标,但是道德理想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所不可缺少的。
      二、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工夫
      王阳明认为,人的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圣人,而成圣的方法则是致良知。由于良知受到外物的诱惑、私欲的遮蔽,而不再昭明灵觉,失去其所以为良知的功用,只有通过致良知的工夫,才能恢复它本体的光明,回归到纯粹的天理。人们如果能够自致其良知,即至于圣人之境。
      第一,立志
      王阳明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阳明认为不立志天下无可成之事,任何职业技能都是如此。
      第二,躬行实践,事上用功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并不是把知和行用以指称同一对象,完全混同为一件事,而是强调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不可分割的。因为从根本上说知行不二,当知时即是行。良知的朗然呈现是必须通过道德实践工夫的。所以王阳明特别重视躬行实践,经常以力行鼓励他的学生,他曾对门人说:“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王阳明倡导至简至易的致良知之学。
      由此可知,致良知的教育思想是行与事融为一体而不可分的,躬行实践,事上用功是致良知教育思想的归结之处,也是王学的真正精神所在。王学末流之弊,在于将良知完全从心性上来谈,失去了良知的因事而见,必落实于事,必成就事功的基本精神。
      第三,静坐,省察克治
      王阳明教人静坐,其作用主要在于收敛思虑,宗旨在于涵养省察,隔断习气私欲,以恢复本心。当时王阳明教授学生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收近效。但别人没有他那番千折百难的践履求道的经历,也没有他明觉精察、真切笃实的知行工夫,所以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的病症,也渐有流入空虚,为玄妙新奇之论的倾向,所以静坐虽可以助人省察内心,隔断习气私欲,以恢复本心,但必须辅以省察克治工夫,否则只是悬空静坐,心如槁木死灰,一旦面临实事之时,则私念复燃,于道德修养起不到任何作用。阳明认为省察克治为学为圣人必不可少的工夫,要存天理去人欲,一定要时时省察克治,方能日渐其功。
      第四,改过
      阳明认为,古代的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就在于时刻能够戒慎不堵,恐惧不闻,省察内心,有过则改。只要此心真切,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
      综上可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工夫是以道德实践为其依归的,通过立志为圣,并且经过艰苦努力的躬行实践和省察克制,其间有过则改之,从这些思想都可以看出阳明对道德实践的重视,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也应该注重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结合,尤其要重视道德实践。
      三、王阳明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工作的启迪意义
      第一,树立道德理想。王阳明的学为圣人的道德理想和立志的道德修养工夫都启示我们在现代德育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的树立一个道德理想。理想,顾名思义是高于现实的,是可以通过道德实践达到这一理想。有了这个道德理想,道德实践才有了方向、目标,这从一个方面强调了道德意识的重要性。当前德育工作中这一道德理想是有的,但是否同实际相符合,是否具备可行性还是值得商榷的。王阳明成圣的道德理想虽然对当时僵化的思想界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要达到他的满街都是圣人的理想社会,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在我们的生命及生活中是不可以没有理想的,理想的确立要基于现实而相对高于现实,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通过艰苦的道德实践可以达到的。我们对道德理想的确立有时还是过于空泛,没有考虑到实现的现实条件,通过反思现代德育的实际来确立或修正道德理想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当然这并不是认为道德实践不重要,再好的道德理想也要通过道德实践的功夫才能变成现实。
      第二,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统一。现在的德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知行分离的现象,教育者更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解决这一现象的良药。知是行之始,知即是行;行是知之成,行即是知。对道德的认知就是道德实践,对道德的实践也是进一步的道德认知。由此,启示我们在德育过程中,把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互为条件,共同发展。不要静止地、孤立地看待二者,使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脱节,那将导致道德认知流于空泛,而道德实践缺少道德认知的指导。
      第三,重视道德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道德实践。在当前德育之中,重视对道德知识的灌输,而在道德实践时,这些知识却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要反思一下这些道德知识,是道德知识本身脱离实际而流于空泛,还是教育方法不适当,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并应用这些知识。目前看来,这两个问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道德理想的确立在上文已经论述,在这里着重论述一下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并应用道德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一是强调发挥道德主体性的作用。方法二是强调道德实践。有了道德主体性的发挥还是不够,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对道德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使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主体的意识。知行合一最终的目标是道德内化。阳明认为“心即理”,但心的本体“良知”虽然人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的良知都如明镜一般的显现,大多数的人要通过“致良知”才可以恢复良知本体。我们现在的德育的目标也应该是使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这样才能建立现代的新道德,使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阳明强调躬行实践,事上用功的道德修养工夫正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四,真诚的态度。在学习道德知识,进行道德实践时要有真诚的态度。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在道德认知和实践过程中也能够发挥道德的主体性,但是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那是因为做事没有真诚的态度,使得主体性的发挥落不到实处,用力不少,所得甚少。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在看待一件事的时候,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决定我们能否成功的完成这件事的必要的条件,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真诚的态度更具决定的意义。只有真诚的态度才能使我们在道德认知和实践过程中做到真切笃实、明觉精察,有过则改,才能实现我们的道德理想。

    推荐访问:德育 意义 思想 王阳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