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童年期遗忘消退机制的几种解释】

    时间:2019-01-18 03:29: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童年期遗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期遗忘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儿童的记忆与成熟的记忆形式之间存在机制上的差异。本文集中梳理了已有研究对童年期遗忘消退机制的几种心理学解释,包括记忆机能的发展、语言及元认知发展、自我的发展。“多因素动力发展系统模型”的整合性解释框架以及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从神经机制上对童年期遗忘的解释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童年期遗忘;自传记忆;记忆机能;语言;元认知;自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4-0037-04
      
      童年期遗忘(childhood amnesia,又称婴儿期遗忘)是指人们不能回忆起发生在童年早期的事,却可以回忆起此后发生的事。童年期遗忘消退之后,自传记忆就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1924年,弗洛伊德率先尝试解释童年期遗忘现象,他认为童年期遗忘是一种普遍现象,它的发生是由于儿童的记忆与成熟的记忆形式之间存在机制上的差异,只有在儿童发生了认知结构或认知过程的变化之后才能形成事件识记以及回忆所必需的心理机制。本文将梳理已有研究对童年期遗忘消退机制的几种解释。
      
      一、记忆机能的发展与童年期遗忘的消退
      
      有关儿童记忆发展的文献指出,童年期遗忘的消退缘于与记忆相关的一些机能的发展。〔1〕这些记忆机能包括信息编码速度、记忆保持时间和记忆提取的可塑性(flexibility)。
      信息编码速度主要指探测、提取线索和目标记忆的速度。在同等编码条件下,年龄较大的儿童比年龄较小的儿童呈现出更丰富的记忆表征。在同等的延迟模仿任务中,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的儿童只需将目标行为呈现3次就能完成延迟模仿任务,而6个月大的儿童则需要将目标行为至少呈现6次才能完成。〔2,3〕可见,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信息编码速度影响了记忆提取的效率。〔4〕
      儿童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和记忆表征的通达性也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的趋势。儿童对熟悉事件的即时回忆不存在年龄差异,但有关延迟回忆的研究表明,1岁儿童无法进行延迟回忆,2岁儿童的记忆保持时间为1天,3岁儿童的记忆保持时间为1周,4岁儿童的记忆能保持1个月。〔5〕而且,年龄较大的儿童能比年龄较小的儿童在更久的延迟后提取更多的记忆,而这些被提取的记忆的保持时间将更长。既然童年早期发生的事件在婴儿的记忆中只能保持几天,那么几年后(甚至几十年后)无法回忆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记忆提取的可塑性(flexibility)主要指编码情境与记忆提取情境的一致性。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要有与最初信息编码的情境高度一致的线索才能提取记忆,而年龄较大的儿童能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探索不同的线索以提取目标记忆。因此,随着情境的变化,童年早期的一些事件逐渐被淡忘、从记忆中消逝了。
      可见,从记忆机能发展的角度来解释,童年期遗忘现象是儿童记忆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随着记忆编码、保持及提取机能的发展,童年期遗忘现象逐渐消退。
      
      二、语言及元认知的发展与童年期遗忘的消退
      
      对童年期遗忘消退的另一种解释是语言和元认知的发展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者分别从三个方面寻找解释的依据:一是语言机制的发展对童年期遗忘的影响;二是社会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是心理理论与元认知发展的作用。
      自Allport和Schachtel开始到近年来Hayne等人的研究均强调儿童受语言能力发展的限制而无法叙述记忆内容。有访谈资料显示,父母对孩子所表现出的童年期遗忘现象的主要解释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不完善。〔6〕另有研究发现,在一些灵长类动物身上也表现出与人类童年期遗忘相同的现象,童年期遗忘并不为人类所特有。〔7〕从这一角度也能证明语言对记忆的作用。有研究者认为,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编码表征信息的质量和持久性逐渐提高,也逐渐能够使用语言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探寻线索,提取特定的记忆。Gabrielle(2002)等人认为,由于儿童无法把早期非言语经历转化成语言,因此早期经历无法成为其自传记忆的一部分。
      社会语言理论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解释了童年期遗忘现象的发生。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与成人(特别是母亲)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这使儿童能够在记忆中自传式地组织(以时间顺序)过去的事件。通过这种形式,儿童不仅学会如何陈述过去的事件,而且知道了谈论过去的事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亲子交流的风格影响着儿童记忆叙述的组织性和丰富性。“高详细型”(high-elaborative)交流风格的父母通常会提供大量关于过去事件的细节信息,补充儿童不全面的记忆,还会在必要的时候纠正儿童的回忆内容;而“低详细型”(low-elaborative)交流风格的父母只是一遍遍重复问题或频繁地转换话题。高详细型亲子交流通常使儿童的自传记忆表现出高详细性。从社会语言理论扩展开来看,更广泛的社会情境可使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体的自传记忆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有研究表明,在欧美文化背景下亲子之间交流过去事件的次数是亚洲文化背景下亲子之间交流过去事件次数的三倍。美国儿童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比朝鲜儿童更多,因此美国儿童自传记忆产生的时间比朝鲜儿童早。〔8-10〕此外,文化不仅影响个体对回忆的叙述,还影响记忆事件的编码。跨文化比较研究发现,亚洲人在记忆中能比美国人更多地体验到自我(在记忆中更多地提到第三人)。〔11,12〕
      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研究强调“高详细型”亲子交流对儿童心理理论尤其是元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Perner 和 Ruffman(1995)认为,元认知的发展促进了自传记忆的产生,使儿童开始有了回忆的体验。但Conway(1996)认为,这种体验可能只是情景记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对自传记忆的积累有重要作用,但不足以直接引发自传记忆的产生。
      
      三、自我的发展与童年期遗忘的消退
      
      Howe和Courage从自我发展的角度解释了自传记忆的产生与童年期遗忘的消退。
      许多研究者运用镜像自我认知研究范式,考察儿童自我概念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儿童从3个月大开始能够明确注意到镜中的自我形象,并逐渐能够区分自己和其他儿童的面部特征及身体其他部位。〔13,14〕8个月大的儿童能够注意到自己的连续动作并模仿连续动作。18个月大的儿童镜像自我认知已发展完善。此时儿童在面对镜子中出现的红鼻头时会去触摸自己的鼻子。随着标记导向行为的发生,儿童在面对镜中自己的形象时会表现出难为情(害羞的笑、目光转移和自我触摸)。到22~24个月大时,儿童能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对镜中出现红鼻头的不自在感受。〔15,16〕镜像自我认知的出现是“客我”(me)发展的标志。这种自我具有唯一性和可认知性,是儿童构建自我概念的基础。自我概念的发展为个体自传记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使个体把“过去我”和“现在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自传记忆则不断地提供事件记忆,保证了自我发展的连续性。〔17〕大多数理论家认为,镜像自我认知的发生是儿童将自我表征为客体知识的重要一步,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有研究发现,儿童大约30个月大时开始发展评价性自我意识(evaluative self-awareness),能够使用评价性词语(如“很脏”),也逐渐能够评价自身的能力(如“我能行”)。〔18〕评价性自我意识为儿童的亲身经历和对事件的主观态度提供了一种自我参照模式,使儿童能够通过“自我” 将互不关联的事件建构起个体意义上的关联。〔19〕儿童18个月大时,自我的发展为他们所体验到的事物提供了新的组织规则。此后,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情境化信息的扩展,儿童的记忆逐渐背景化。到了儿童2岁时,由于自我的发展,自我特征被记忆提取的可能性增强。自我作为信息和经验的新的组织者,使组块化和个体化的事件记忆最终成为自传记忆。〔20,21〕
      跨领域的纵向研究结果显示,虽然15~23个月大的儿童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现出自我认知,但在几个月后对自我认知测验情境的回忆中,没有一名儿童能够口头叙述自传事件,只有一些儿童出现了非言语的自传回忆。可见,自我认知在发展上早于语言尤其是与自我相关的语言的发展,也早于自传记忆的产生。自我的发展为自传记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并不能保证自传记忆在自我发生的年龄段就一定会出现,也就是说自我的发展是自传记忆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自我的发展是童年期遗忘消退的必要条件。
      
      四、评价与展望
      
      综上所述,记忆机能的发展、早期语言与元认知的发展以及自我的发展是已有研究中解释童年期遗忘消退机制的主要视角,然而这些研究都未能揭示各因素的动态发展机制。
      事实上,童年期遗忘的消退是儿童早期发展中一个在多因素影响之下逐渐变化的过程,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各影响因素在偶合性的动态系统中发挥作用。目前,社会文化发展理论学者提出了对童年期遗忘消退机制进行整合性解释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多因素动力发展系统模型”。这是一个更具解释力的理论模型,它将指引今后的研究从方法上重视影响因素的动态偶合效应,从实验设计上关注被试的文化情境性和个体差异,从研究手段上重视多学科的立体交叉。新兴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则可将神经水平、细胞分子水平与已有的行为水平上的研究形成合力,多角度揭示童年期遗忘消退机制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HARLENE HAYNE.Infant memory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childhood amnesia〔J〕.Developmental Review,2004,(24):33-73.
      〔2〕BARR R,HAYNE H. The effect of event structure on imitation in infancy:Practice makes perfact〔J〕.Infant Bahavior and Dvelopment,1996,(19):253-257.
      〔3〕HAYNEH, BONIFACEJ, BARRR. The development of declarative memory in human infants:Age-related changes in deferred imitation〔J〕.BehavioralNeuroscience, 2000,114:77-83.
      〔4〕HAYNE H, GROSSJ, HILDRETH K, etal. Repeated reminders increase the speed of memory retrieval by 3-month-old infants〔J〕.Developmental Science,2000,(3):312-318.
      〔5〕MORGAN K,HAYNE H. Age-related changes in visual recognition memory from infancy through early childhood〔R〕.Toronto: 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 Infant Studies,2002.
      〔6〕KATHERINE NELSON,ROBYN FIVUSH.The emergence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A social cultural developmental theory〔J〕.Psychological Review,2004,111: 486-511.
      〔7〕BACHEVALIER J. Ontogenetic development of habit and memory formation in primates〔M〕//A DIAMOND.(eds.) The development and neural bases of 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s. New York: New York Academic of Science,1990:457-477.
      〔8〕PERNER J,RUFFMAN T. Episodic memory and autonoetic consciousness:Developmental evidence and a theory of childhood amnesia〔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995,59:516-548.
      〔9〕HAN J J, LEITCHMAN M D,WANG Q.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 Korean, Chi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8,(34):701-713.
      〔10〕MULLEN M K.Earliest recollections of childhood: A demographic analysis〔J〕.Cognition,1994,52:55-79.
      〔11〕MULLEN M K,YI S.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alk about the pas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J〕.Cognitive Development,1995,(10):407-419.
      〔12〕COHEN D,GUNA A.As seen by the other perspectives on the self in the memories and emotional perceptions of easterners and westerner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2,(13):55-59.
      〔13〕HOWE M L,COURAGE M L,EDISON S C.When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begins〔J〕.Developmental Review,2003,(23):471-494.
      〔14〕BAHRICKL, MOSS L, FADILC.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self-recognition in infancy〔J〕. Ecological Psychology,1996,(8):189-208.
      〔15〕LEGERSTEE M,ANDERSON D,SCHAFFER A.Five-and eight-month-old infants recognize their faces and voices as familiar and social stimuli〔J〕.Child Development,1998,69:37-50.
      〔16〕BULLOCK M,LUTKENHAUS P.Who am I:Self-understanding in toddlers〔J〕.Merrill-Palmer Quarterly, 1990,(36):217-238.
      〔17〕LEWIS M,SULLIVAN M,STANGER C,et al. Self-development and self conscious emotions〔J〕.Child Development,1989,60:146-156.
      〔18〕QI W.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lf-knowledge〔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6,(15):182-187.
      〔19〕STIPEK D J,GRALINSKI J H,KOPP C B. Self-concept development in the toddler years〔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0,(26):972-977.
      〔20〕WELCH-ROS M. Personalizing the temporally extended self: Evaluative self-awaren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M〕//C MOORE, K LEMON. (eds.) The self in tim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1:97-120.
      〔21〕KOPP C B, BROWNELL C A.The development of self:The first three years (Special Issue) 〔J〕. Developmental Review,1991,(11):256-281.
      〔22〕HOWE M L,COURAGE M L. The emergence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7,104:499-523.

    推荐访问:几种 消退 童年 遗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