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基于教师劳动特点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

    时间:2019-01-16 03:30: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教育是育人工程,关乎着民族的未来。教师的学术水平的高低和品德的好坏,决定着国民的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表明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传道,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文章从教师的劳动特点,阐述了教师不仅要“学高”还要“身正”。
      关键词:教师;劳动特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61―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教师师德方面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他提出“正人先正己”的思想,他认为不管做官还是从教,都要先正己,然后再正人。他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进程中,教师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肩负着启迪智慧、教育后代、塑造新人的神圣使命。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精神面貌,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教师劳动任务的特殊性与教书育人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的新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具有多边性、发展性和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我们的教育就是“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教书要做“经师”,育人要做“人师”,“教书育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要育好人,第一位的是教好书。在教书中育人,育人即教书。在学校教育中,育人如果离开了教书,那么这种育人就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教书是育人的载体,教书是育人的手段,教书是育人的条件,教书是育人的基础;育人是教书的起点,育人是教书的目的,育人是教书的归宿,育人是教书的灵魂。
      为了育人而教书,教书必须为育人;教书为了育人,育人必须教好书。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实际技能和思想品德转化到学生身上,使之成长、成才。教师职责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教师劳动任务的重要性、全面性和特殊性。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学高”又要“身正”,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创造性的传授知识又要有高尚的品行,要以身示范,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学生,无数的事实说明,“身教重于言教”。
      
      二、教师劳动方式的特殊性与人格魅力
      
      教师劳动的方式是个体进行的,备课、讲课、个别辅导、批改作业、实践指导、做思想工作等等,这些劳动与其他的劳动方式不同,他是把自身的思想、学识、道德、情感、意志等品质作为手段发挥巨大的教育效能,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目的性变化,甚至有些影响在某些受教育者心底留下终生的痕迹。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列子・汤问》上有一个“薛谭学讴”的故事: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自以为学到了秦青的全部本领,便告辞回家。秦青并不挽留他,在郊外的大路上为他饯行,打着节拍,唱起悲壮动听的歌,嘹亮的歌声振动了树木,止住了浮动的云彩。薛谭终于被老师的本领所折服,于是就返回要求继续学习,终生不敢说要回家。秦青先生堪称一位特级教育大师,他不仅有独特的教育方法,更是凭自己的“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本领,征服了学生。达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而教师的劳动恰是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和智慧的阳光去陶冶、塑造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先生思想进步,他那“奋斗和向上的人生观”曾给毛泽东以强烈的影响。1936年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说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杨昌济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中国革命的领袖,与杨昌济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教师以正确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和渊博的学识、坚强的意志所构成的人格力量为手段去塑造学生。
      
      三、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与为人师表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是具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所以教育过程是知识的再生产、精神的再生产,较之物质生产过程中机械运动、化学过程乃至生物发展繁杂得多,高级得多。它要求教师劳动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是科学与艺术、情感与技巧的完善统一。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人为什么成为这样那样的人?教育在起作用,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俄国学者别林斯基也说:“教师的职位多么重要,多么伟大与神圣,整个人生的命运都操在他的手里。”青少年,乃至青年,他们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立个性,但又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无论是在知识、智力还是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等方面,都还处于很不成熟时期,独立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都尚欠缺,因此,他们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往往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的情感,他们往往把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行、知识才学乃至性格情感、意志信念,甚至语言、衣表等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和仿效的榜样。
      所以,与其说教师是用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生,不如说是用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世界观和思想感情去教学生,是用教师的人格去教学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仅“学高”还要“身正”。一位科学家曾这样说起少年时期的一位教师:“我在念初中的时候,有一位数学教师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他不仅精通数学而且对于历史、地理、天文、生物几乎无所不晓。我对他非常崇拜,甚至他当时讲话的姿势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之所以选择了研究数学的职业,并成为终身的奋斗目标,不能不说深受他的影响。尽管这位知识广博的教师不能为世人所知,但在我的心中,他始终是一座丰碑。”可见,这位数学老师因其“学高”对这位科学家的影响达到了“太上,不知有之”的境界。
      
      四、教师劳动成果的特殊性与社会责任
      
      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是由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决定的。教师劳动成果不是一般劳动生产出作为“物”的产品,而是人。有人曾提出过“教育工厂”的观点,告诉我们学校生产的产品是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人世间所有物质产品都应该优质优良,随人所愿,但是,一旦出了假冒伪劣产品,可以封存、销毁,可以再加工、再生产;学校出了不合格的产品,不能封存,更不能销毁,再培养、再教育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社会上所有精神产品也应该健康向上,催人奋进,但是,一旦出现低级糜烂的产品,可以“扫黄打非”,坚决取缔;学校出了不合格的产品,扫不了,打不得,更不可能取缔,不合格的产品进入社会,其危害性不言而喻。所以,教师的职业真真切切地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命运。
      教师对劳动的“产品”的影响表现在“深”、“远”、“宽”三个方面。从“深”的方面看,教师不仅可以影响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品德言行、才识、能力,而且会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及学生的灵魂;从“远”的方面看,教师不仅影响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生活,而且扩展到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宽”的方面看,教师不仅影响学生,而且会通过学生影响其家庭,以至扩大到社会。这就给教师的劳动增添了艰巨性,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劳动中以全面负责的态度,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做到“学高”、“身正”。
      总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所以,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参考文献:
      [1]高宝珠,师魂――明德、厚学、善教、求新[EB/OL].承德县教育进修学校网站,www.省略,2010-10-21.
      [2]宋伟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EB//OL],教育日志,http://www.psfshl.pudong―edu.省略/rainbow/blog/teacher/Templates/templatel/main.asp uid=1259&menutype=e&menuid=1015.2010―06―17.
      [3]陈茂林,教师劳动特点与职业道德[N],德育报,2004-09-06.

    推荐访问:为师 正为 解析 劳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