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大学生需要有社会意识【大学生社会意识存在的偏差与提升之道】

    时间:2019-01-15 03:38: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当代部分大学生社会意识方面存在偏差,表现为社会价值观趋于功利化、过分强调自我、对走入社会的思想准备不足、不能正确看待当前社会问题等;因有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不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足,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是造成这些偏差的主要原因,只有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意识水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意识;偏差;原因;提升之道
      
      一、大学生社会意识存在的偏差
      
      大学生社会价值观趋于功利化。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变化,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当代大学生日益注重从经济角度、效益观念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表现在知识和学习上,当代大学生往往更加希望学习较快产生经济效益的应用学科,而轻视回报周期相对慢和不显著的文史哲学科和基础自然学科;在就业的价值选择上,当代大学生更多地趋向物质条件安逸舒适、收入丰厚的岗位,对社会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相对淡化;在人际交往上,交往的目的性和效益动机也日趋明显,使友谊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很多大学生对于市场经济出现偏激的认识,认为实行市场经济就是整个社会商品化。对金钱的盲目崇拜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追求实惠,急功近利,贪图安逸,荒废学业。如果说这种浮躁是一种行为、一种现象和外在表现,功利主义就是其思想根源和内在本质。�①
      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忽视了社会整体。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班干部和三好学生,具有很强的优势心理,跨入大学校门,成为让很多人羡慕的天之骄子,自信心进一步得到强化。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环境和个体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独生子女优越感、封闭性和自我中心的心理影响,一些大学生过于强调个人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对于他人和社会足够的理解,缺乏协作互助精神,集体意识淡漠�②,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是在强烈的时代气息和薄弱的内在因素中形成,变得复杂和多样。
      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思想准备不足。在校大学生是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人生中较为敏感,不太稳定的时期,表面上看他们身体的各种机能都已日臻成熟,而有时候他们的内心却很脆弱。尽管高校不再是封闭的金字塔,但大学生绝大多数的时间仍然是在校园中度过的,习惯了校园生活的他们,每天都接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资讯,承受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情感负重以及千变万化的社会现实等众多问题。有些人选择了乐观向上、意志坚强、勇敢面对;有些人却由于对自身社会适应能力的担心和一些准备上的不足,在行动上却选择了悲观颓废、意志消沉、消极逃避,甚至有些高校出现大学生因为不堪负重而自杀的现象。
      此外,部分大学生不能客观对待一些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处在相对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里,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对于改革开放,有一种理想化的期待和认识,对社会问题缺少应有的认识和警觉,对社会问题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随着网络通信的普及和新闻媒体报道力度的加大,当部分大学生了解到社会中还存在阴暗、丑恶的社会现象时,当我国遇到社会发展困难时,便会愤愤不平,对所学理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动摇,甚至逆反心理,对过去认为是神圣的价值体系会产生疑问,这种不信任感会使人产生挫折感,丧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忠诚和信任。
      
      二、大学生社会意识产生偏差的原因探析
      
      一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人生价值观的影响。现代科技、信息的发展在为大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学习的手段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思想道德上的冲击,大学生中存在的享乐主义使他们内心空虚和痛苦,引起了很多学习和生活问题,给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不便。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一方面大学德育中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吴昌政先生认为,造成大学德育低效的原因表现为:一是人才培养上存在着重工具理性,轻人文理性、价值理性的错误理念。二是大学德育知识化、课程化的倾向过于明显,张扬了道德知识的灌输性和人在道德知识面前的受动性,忽视了德育的实践性和主动性;�③教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自身素质,增强教育魅力。�④事实上,由于存在着一定的主客观因素,制约着教师的教育魅力对学生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也随之削弱。
      三是社会给大学生思想带来消极影响。首先是社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就业中的竞争对大学生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实施,一方面给大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又给大学生以极大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随着毕业的临近成正比例递增。其次,大学期间的经济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部分大学生来说,特别是由于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甚至于超过了经济因素。在解决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很重,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再次,我国社会转型给大学生带来的巨大冲击。原来合理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旧的权威的合理性受到怀疑,正逐渐丧失,而新的权威尚未形成,使人们很容易陷入困惑和迷茫之中,不得不在各种复杂的社会思潮中挣扎,因而内心充满矛盾,感到无所适从。
      
      三、大学生社会意识水平的提升之道
      
      大学生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优良的民族精神。针对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中存在的偏颇和问题,我们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厚德载物的宽厚仁心、天下为公的广阔胸怀、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为政以德的治国韬略等传统美德,我们尤其要大力弘扬以义取利的道德价值观,批判地继承儒家的义利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讲求人文关怀。
      高校要疏导社会对大学生带来的压力。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学习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设定比较具体又富有挑战性的,而且能及时得到有关情况反馈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调节学习心理,使大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和合理的测评标准,改革考试的形式和方法,注重素质教育,使大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社会竞争力。其次,开展人际交往指导,使大学生学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化解人际矛盾的技巧,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进一步拓宽贫困生、特困生的资助渠道,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最后,还要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使他们在正确的自我评价基础上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要脚踏实地,立足现实,不要好高骛远,以免错失择业良机。二是学校有关部门应开通信息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且信息透明,机会均等。三是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和心理上的疏导工作,正确看待择业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即使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同样也可以展现出个人的才华。
      社会要借助大众传媒,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大众传媒以其特有的时空优势迅速进入现代人的学习、生活和休闲领域,承担着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信息流动和沟通功能,尤其是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以数字化、交互性、高技术支持等优势构筑了一个全球化、开放性、全方位的信息平台,所有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借助现代传媒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针砭时弊,弘扬正气,唱好主旋律,利用传播信息的高频度和持续性,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多方联合,建设实践基地,创造社会实践的良好契机。建设实践基地,倡导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增强社会意识的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教育不是孤立的“院墙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必要补充,它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既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他们提高社会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利用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增加了才干,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同时,在优良的实践环境里,大学生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激发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晓明.优化人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249.
      [2]吴潜涛,杨丽坤.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回顾与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5,(6)37-43.
      [3]江畅,戴茂堂.西方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143.
      [4]吴昌政.大学德育的价值取向[J].道德与文明,2006,(1)48-50.
      [5]张耀灿,卢爱斯.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30.

    推荐访问:社会意识 之道 偏差 提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