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从师源性心理伤害看教师成长】 心理控制源

    时间:2019-01-15 03:31: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师源性心理伤害实质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其影响的广泛性、深刻性和难以修复性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不可比拟的。本文通过分析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关键词:师源性心理伤害;心理健康��
      
      收稿日期:2007―09―18�
      作者简介:葛俭(1980―),女,满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助教,学士,主要从事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研究认为,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个体对环境中的刺激不能适应,不能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取得与外界的积极的平衡而产生的。因此,大部分心理障碍的产生既与客观环境的刺激有关,又与个体的心理调节能力有关。由于中小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普遍较弱,因而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刺激就成为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关调查显示,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于身边的长者,这里的长者主要指的是家长和教师。近年来关于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研究,对家长的因素研究得较多,而忽视了教师的因素。�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它是内外压力和个体身心素质等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有关调查显示,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六方面:自卑,嫉妒,虚荣,焦虑水平偏高,性格忧郁孤僻和逆反心理较强。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和不健康的行为,往往是因为面对多种内外压力时,自身无法应对和调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施加给学生。�
      
      一、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观因
      �
      (一)情感智力的不当�
      许多的研究已经表明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学习所起的促进与阻碍作用,较为典型的是情感教育所能产生的晕轮效应、马太效应、霍松效应和皮格马利翁效应。与这四种情感效应相关的是教师的情感智力。情感智力一直是教师教育关注视野中的一个盲区。就拿马太效应来说,好学生能经常看到老师的笑脸,差学生经常碰到的是老师的冷淡;好学生能经常得到老师的鼓励,差学生则时常受到老师的训斥;这种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态度和作法,就给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致使学生形成不公正、委屈、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教育理念的狭窄�
      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导致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偏差,在体罚现象越来越少的今天,心理惩罚现象却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暴力,二是冷面伤人。致使学生心理被扭曲,较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慌等心理问题,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受宠”的环境中长大,其心理也往往向着“畸形”发展。不正确的教育理念成为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温床。�
      (三)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
      从学生层面来讲,由于一些升学压力,教师忙于学科教学工作,而忽视了修学一个重要课程,心理辅导课程。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认识的偏差,导致教师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心病”没用“心药”医,使学生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复杂化。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的许多行为诸如厌学、不适应、自卑、焦虑及早恋、打架等现象,不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与心理问题有关,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从心理辅导、教育的角度予以开导。由于一些知识的匮乏导致很多不良的后果。�
      (四) 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近几年来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其他职业人群。四川精神卫生中心对某市200名城乡中学教师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严重程度上都多于和高于一般人群。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心理障碍是由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
      
      二、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客观因素
      �
      (一)教师职业压力较大。�
      (二)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不高。�
      (三)学校对教师的不完全评价。�
      
      三、师源性心理问题是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潜在危机。如何减少师源性心理问题呢?
      �
      减少教师的心理压力,健康教师的心理,人文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减少其心理压力�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单纯从医学和病理学的角度,更应该追问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从源头处寻找解决问题的配方。�
       1.降低社会对教师的过高的期望值�
      来自于社会的人才观造成了社会对教师,对教育的过高的期望值。因此,望子成龙的苦心,使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升学责任丢给老师、学校,于是学校制定考核制度,把提高升学率、提高学校知名度的责任丢给老师。这样的认识和制度的循环就造成了教师在社会中尴尬的位置。一方面是社会冠于教师的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完人”的美称,一方面却是经济和地位的现实位置相对滞后的现况。这样的失衡,导致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应该更理性地去看教师这个职业,能以一个平凡人心平气和的对待教师这一角色,还教师以本色,摆正对教师的认识,摆正对教育的认识是健康看待教师角色的根本。�
      2.减少来自教育管理系统对教师的约束�
      由于社会的各方面原因,学校以及教育管理系统理所当然地就将提高升学率的重担压在教师的肩上。于是随之而来的“百分制评估”、“单项积分制”、“骨干教师竞争机制”、“各级教师职责要求”等各种鞭策手段以“分数”的形式将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五花大绑”。因此减少那些无形或有形的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约束也是缓解教师心理压力的核心需要。�
      3.改善广大教师的社会生存环境�
       新出台的《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师的待遇不低于公务员的待遇。”国家正在法律上对教师的待遇提供保障,巩固教师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地区的差异,待遇的层次区别,造成城、区的区别,进一步分化了贫困地区教师和中心城市地区教师间无形的等次差异。这样的差异还来自与社会不同职业之间的比较。付出的工作时间上的差别(教师的职业注定了教师的工作时间不能用八小时计算,其付出的劳动力不可用效益来衡量),以及收入的不成正比。同样的付出,不平等的待遇恶化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对悠久的教育的社会道德产生了严峻的考验。�
      再者,社会对于学生权益的扩大化,在政策法律还不是相当完善的如今,许多概念的界定模糊不清。例如,教育法规中的关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狭隘。《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体罚”的定义为:“用罚站、罚跪、打手心等方式来处罚儿童的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可见,“体罚”从词义上讲,尽管也是一种处罚,但它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是排除在“正确的教育方法”之外的。但是现在许多人一提到“惩罚”就于“体罚”划等号,这是对“惩罚”一词的曲解。于是,就连正常的“教育惩罚”如针对学生不能定时完成作业也变成学生“个性化”行为,因为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教师的追补作业也变成学生及家长口中的“侵犯我的人生自由”,变成了教师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违法行为。�
       此外,社会上各种行业的人士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指责教师“该怎么做” “不该怎么做”,教师顿时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成为众人,纷纷指责的“众矢之的”。�
      改善教师的社会生存环境,努力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生存的待遇条件,真正做到“不低于公务员的待遇”,还应该明确界定“教师的职业角色”的概念,界定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正确定位。既然是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就具有专业的严密性和独特性。社会监督是必然的,但是要注意把握准确的“度”。这样,教育的尊严得到巩固,教师的师道尊严得以保障,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到保证。�
       (二)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促进自我发展�
       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行为受教师的观念制约,受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受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掌握程度影响,同时也受社会特别是学校评价的影响。因此,改进教师教育行为,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是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又一重要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
      著名学者叶澜认为:未来教师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的理解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主要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关注学生和谐发展;教育要关注学生持续发展。�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现代教师不再只是“教书匠”,还要成为“教育专家”。教育是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教育工作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现代教育理念的驱使下,教师应该具有本体性知识(特定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情景学习和经验积累)、条件性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及其应用条件的知识,涉及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还要进行不断的反思。教师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
      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师要从只关心、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的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注重“差生”的转化工作,积极探讨“差生”转化规律,要树立平等的学生观,重新把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重新思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培养自己公平公正的心理。�
      2.从源头把握教师素质,增设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师范教育应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因此,应为师范生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求师范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原则和心理卫生工作方法;学会把握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进行调控;对师范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档案,掌握其心理发展倾向。由此,为师范生打下未来职业生涯所需的心理素质基础,把心理健康作为未来教师任职资格之一,坚持持证上岗,严防心理不健康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3.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在学生层面来看,为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要掌握调节学生情绪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能战胜自己,掌握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时刻保持良好的心境,善于控制自己消极的激情,对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充满热情,不断训练和提高自己面对工作中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时,能冷静、坚决、迅速、果断、恰当处理的应急行为。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育学生时倡导的做人道理、行为规范,只有通过自身体现出来,才能强化学生的认识,只有以自己完善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以身作则,才能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教师层面来看,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失调是人的认知系统的一种正常状态,认知失调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努力使自己的知识、信念与行为间不产生矛盾,然而事实上这却是不可能的。力图使自己达到无矛盾的状态,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他认为,人的认知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或描绘,而人们预见信息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加之事物本身又如此纷繁复杂,因此,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可避免,这种差距在心理上的表现就是认知上的失调。认知失调不仅是认知上的不协调关系,而且也是心理上的失调状态。认知上的失调将会造成个体心理上的压力和不快,因而减少失调不仅意味着改变现存的认知关系,而且意味着心理失调状态的消除,心理压力的减小。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定位好自身所处的地位,自己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卢家楣等.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情况调查. 教育研究 ,2001. 8.�
      [2]杨忠健. 表扬要适时适度. 中国教育学刊, 2001. 1.�
      [3]周国韬. 问卷调查法刍议.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0. 1.�
      [4]李意如. 德育改革的思路与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推荐访问:从师 性心理 伤害 成长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