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学应适应网络时代|高校两课

    时间:2019-01-15 03:28:1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网络时代,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学的环境、内容、对象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两课”教学,更好地发挥“两课”教学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广大“两课”教师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民族地区高校;“两课”
      
      收稿日期:2006―10―19
      作者简介:邓辉煌(1964―),湖北省恩施市人,湖北民族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应用范围已经深入到社会各行业和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成熟,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在我国网民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主力。网络文化也对高校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及个性心理等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民族高校德育如何适应网络时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两课”教学,“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培养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渠道,更是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阵地。它的任务就是向广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正确的政治观,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合格的大学生。不可否认,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学始终是在困境中前进发展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两课”教学的环境、内容、方式、对象等教学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两课”教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民族地区高校广大德育工作者应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要顺应潮流,分析现状,掌握规律,解决问题,做好网络时代的“两课”教学工作。
      
      二、互联网给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学带来机遇
      
      互联网是当今世界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人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手段和新工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前景。从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学的发展来看,它具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其表现为:
      1.能超越文化界限,师生均能充分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网络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能极大地促进人类的文化交流,形成文化共享,这使得地处僻远民族地区的高校师生,得以摆脱文化落后的桎梏,充分享受人类进步带来的文明成果,丰富文化生活,更新生活观念。民族地区高校的广大师生能以更宽广的眼界,看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不同民族文明的比较,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说网络为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师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2.突破时空限制,极大地拓宽师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民族地区高校一般地处西部或边远地区,受地域和交通限制,经济文化落后,信息闭塞,民族地区高校无论是“两课”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的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两课”教师教学水平受到制约,学生接受能力也会受影响,教学效果无法保障,德育目标更难实现。互联网传播一举打破了民族地区高校地域偏远造成的劣势,广大师生能及时地获取各种教育资源,查阅网上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料,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构,顺利实现“两课”的教与学。
      3.克服灌输弊端,改变程式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新的教学方法的形成。灌输是“两课”教学中通用的一种传统方法,民族地区高校办学地域的偏远,少数民族学生生源质量的差异,使得许多教师迷信灌输。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必然影响“两课”教学的效果。互联网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这种特征克服了灌输方法的不足,使得师生平等地进行互动交流来解决政治理论教育问题,从而使“两课”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网络迅捷、多变的信息交流冲击了教学的程式化,使得“两课”课堂教学内容与我们身处的多变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师可以用网上的信息优化教学素材,分析、评判网上信息,让学生及时、全面、深刻地了解重大时政资讯,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引导。网络还使得教师采用多媒体、网上答疑、网上论坛、视频点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手段进行教学,使“两课”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4.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接受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民族地区高校不少教师习惯于以德育主体与客体来指称“两课”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这种主、客体指称,就意味着“两课”教学过程中主动者与被动者的角色界定,这种不精确的结构观念,较为普遍地、隐蔽地存在于许多“两课”教师的头脑中,对“两课”教学实践发挥着作用,直接影响着“两课”教学的实效。在网络信息传播空前活跃的今天,即使在广大民族地区,我们的教学对象在许多信息的把握方面较“两课”教师更为迅速和丰富。面对在网上自由浏览的学生,“两课”教师已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权威发布者与阐释者,传统教学的主、客体关系应该重构。在兴趣的驱使下,在大量的学习资料之间,再穿插大量生动健康的娱乐内容,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受教育者在十分轻松的心情下,自由地、松弛有度地选择学习内容,在主动探索、寻求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观点,这种通过网上自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说教”、“灌输”为自由浏览、自主学习。
      
      三、互联网给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学带来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学带来机遇和无限生机的同时,也给“两课”教学带来困惑和挑战,主要表现为:
      1.学生自主性增强,“两课”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在网络信息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其信息摄取行为也愈个性化、隐蔽化,他们多角度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不再简单地按照“两课”教师制定的目标去理解信息,同时他们将各种信息、观点摆在一起,自行选择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动地听从“两课”教师的安排,“两课”教师的主流观点受到质疑。
      2.信息良莠难辩,“两课”教学环境受污染。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信息库,数量巨大而又来源广泛的信息通过网络直接来到学生身边,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负面的里面既有西方反华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也有民族败类分裂祖国的妄想,更有极端宗教组织的煽动,还有黄毒的污染,这些都容易对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混乱,增加了辨别真伪的难度。
      3.学生迷恋网络,“两课”课内外活动吸引程度下降。网络信息以其广泛性、多样性、多媒体化为特点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兴趣,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不足,许多学生沉醉于网上冲浪、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网络上瘾症”、“网络疏离症”等网络技术的副产品使不少大学生行动变异、心理错位,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两课”教师所要传达给学生的教育信息很难在这部分学生头脑积淀,“两课”对部分学生的影响作用大为降低。
      
      四、改进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学,努力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思想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一方面要引导青年利用网络拓宽视野,学习知识。要办好共青团自己的青少年网站,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用丰富的内容吸引青年,用正面的宣传教育青年,使互联网成为广大青年获取知识信息的一个新窗口,成为他们接受思想教育的一个新途径。另一方面要针对网上信息庞杂多样的状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加强网络管理,防止和控制网上的负面宣传,努力消除不良信息对青年的影响。”网络时代对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到:
      1.建立网上“两课”教学阵地。民族地区高校应扬长避短,克服自身图书资料不足,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网上“两课”教学阵地。一是建立“两课”教学数据库,上载马列经典著作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同志的论著,收录党的基本知识及党的政策文献,使网络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供师生随时上网阅览、下载。二是开辟“两课”网上课堂,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也可使先进模范人物的讲话、专家学者的辅导、讲座直接进入网络课堂。三是建立“论坛”、“信箱”,给学生提供咨询,使之成为师生交流、答疑、宣泄情感的重要场所。
      2.转变“两课”教学模式。根据网络时代教与学的特点,改革“两课”教学手段和模式,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以先进的教育学习理论为基础,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建构成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两课”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以下这些内容:确立学生在整个“两课”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均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
      3.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两课”教师队伍。由于多种原因,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两课”教学水平。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加紧培养一支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除了具备应有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外,应具备现代信息素养,在正确的政治意识的指导下,培养准确地把握网络信息的政治鉴别力。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不仅是“说服”、“传递”信息能力的培养,还应包括“选择”、“引导”能力的加强,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以及怎样获取、获取什么样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4.建立健全网络管理体制。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等特性,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在上网过程中也有道德失范现象,网上虚假、黄色、漫骂、欺诈他人等不文明现象日益增多。民族地区高校“两课”教师也有责任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政治意识和安全意识,将管理与教育结合起来,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民族地区高校要制定网络行为准则,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向上的网络教育环境,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高校“两课”教育的优势,完成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8.

    推荐访问:网络时代 民族地区 高校 两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