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大一心理健康论文3000_元认知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9-01-13 03:30: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信息时代,其心理健康对其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完善自己、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关系重大。资料表明:1989年,参加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0.23%;1992年参加抽样调查的4万名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为31.13%;1995年北京各高校的调查结果高达33.47%,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于对大学生进行咨询和各种辅导,更多地强调学校、教师、环境对个体的外在作用,元认知理论则强调从个体内部寻找积极主动的自我改变。我们从自我认知、情绪调控、社会适应、学习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了元认知训练,心理健康得到了改善。可以确信,元认知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元认知及其特点
      
      元认知是近二十年来西方心理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也指一个人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计划、监控和调节的技能。通常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大方面。虽然元认知是近十几年才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但关于个体对自己思维活动进行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与调节的思想却源远流长。我国的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学记》一文中也提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些都包含有丰富的元认知思想。
      元认知的实质即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调节。调节过程是通过两个机制来实现的。一是监视:一个人获得有关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进展、效果等信息的过程;二是控制: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活动作出计划、调整的过程。
      例如,自我检查是一种监测过程。通过自我检查,个体可以知道自己的推理过程有没有出错;而对思路的矫正就是一种控制过程,它能够使思维活动改变错误的方向而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调节活动中,这两个方面彼此依存,互为因果,监测得来的信息会指导控制过程,而控制的后果又通过监测为主体所得知,并为下一次控制过程提供信息。监测和控制的循环交替进行就构成了元认知活动,它推动着认知活动的进展。
      当代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2岁,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潜在智力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但是,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并不成熟。根据国内有关研究显示,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具有以下特点:在元认知知识方面,学生对自己已有的兴趣、爱好、记忆和思维的特点认识比较清楚。但是,对实践任务、认知策略、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明显欠缺;在元认知体验方面,学生能体验到任务的难度、熟悉程度、对完成任务的把握程度,能体验到自己遇到的障碍或面临的困难,而对于觉察目标是否达到、认知活动的效果效率如何即对于认知结果的体验却欠缺;在元认知监控方面,学生普遍都能为自己制订合理可行的中短期行动计划并不断检查其实施情况,对自己的认知过程也能进行有意的控制与调整。但是,他们对行动中的漏洞、薄弱环节、行动中的错误等却缺乏补救意识,很少反省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补救。
      
      元认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元认知与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大学阶段的学生自我认知正处在自我发展、稳定、完善的关键时期,但是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往往有较差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不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往往主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作出不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与现实联系的自我价值体系很不密切。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失调是当今很严重的一个问题,作为象牙塔的骄子的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到了大学,人才荟萃、高手如林,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自我认知严重的与现实不符。
      那么,元认知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马克思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个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包括自身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客观世界的复杂关系。人不仅能意识到周围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意识到自己在感知、思考和体验,也能意识到自己有什么目的、计划和行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这样做的后果将是怎样,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行动等等,这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人的认知活动的最高形式,自我认知的成熟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它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的对象,因而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监控作用。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这样,人就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意识而相应地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大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活动并能根据要求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加以调控。推而广之,他们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活动和其他行为并对它们实施调控。这种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调节正是元认知的实质作用。所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训练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2、元认知与情绪调控
      情绪是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反应适度稳定成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经常出现的情绪问题,笔者尝试从元认知角度帮助大学生识别情绪和调控情绪。
      第一,识别情绪。识别情绪包括识别自己的情绪和识别他人的情绪,指的是快速、敏锐地察觉自我情绪和他人情绪的变化,进而理解自我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过程。发现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微小的情绪的变化不够敏感,能够在时间内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的人并不多,情绪困扰已出现一段时间却仍然不知道原因的人大有人在。我们在心理咨询中采用的方法是“情绪辨析技术”。这种技术帮助大学生了解各种情绪的性质、强度和比例,仔细觉察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微小变化,使其对情绪状态的了解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从混沌变得有序,为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提供了先决条件。
      第二,调控情绪。Ellis的理论清楚地阐明了情绪障碍的原因和调控认知对于调控情绪的重要性。在心理咨询中,我们让大学生首先理解自己那么多的愤怒、沮丧、抑郁的情绪多数都与自己的“绝对化要求”和“过分概括化”等不合理认知 有密切联系,进而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了不合理认知,才能改变情绪。同时对有情绪困扰的大学生采用的“四个步骤”是:①指出其认知是不合理的;②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延续至今是由于他们自身存在的不合理认知引起的;③通过与不合理认知辩论的方法帮助他们认清不合理的认知,进而放弃它们;④用合理的认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在“四个步骤”中,与不合理认知进行辩论是关键的步骤。随着认知调整步骤的进行和深入,多数大学生的情绪逐渐趋于平稳和好转,最后摆脱了情绪困扰,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绪问题,他们可用已学会的“四个步骤”检查、监督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轻松地驾驭和掌管自己的情绪,使元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3、元认知与社会适应
      大学时期是摆脱依赖,独立走向社会的时期。有些大学生入学后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差造成适应困难,如不会洗衣服、不能合理消费等;有的大学生不能转变旧有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而造成适应困难;有些来自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学生因不能适应大城市的生活方式而造成适应困难;还有些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没有相应的心理防卫机制,以致产生许多不良行为。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与人相处时有着较强的戒备、怀疑和嫉妒心理,在人际关系上存在着种种困惑,与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有些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大学生必然产生难以解除的矛盾。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11.9%的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出现心理障碍。
      那么,如何从元认知的角度来指导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呢?由于元认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即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就是在社会活动中。一旦出现一些不好的心理偏差,大学生就可以作出及时的反馈,向良好的方向进行调节;自我控制就是指根据调节的方向和幅度,通过连续不断的进行控制和调节,最终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达到调控认知结构和行为的目的。所以,首先要调整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在社会适应中,积极、全面、正确的认知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其次是教给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对自己人际交往现状的认识、对自己人际交往体验和人际交往方法的思考,对正确人际交往技巧的使用等都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4、元认知与学习
      1996年4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正式提交了一份报告《学习一内在的财富》。报告将学会四种基本学习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从而根本上更新了学习的内涵,这场“学习的革命”彻底改变了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与学习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相信并注意人的潜力、便于人与人交际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所以,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策略,使自己成为一个策略型的学习者,随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就非常的必要了。
      那么,应该怎样用元认知来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呢?这主要是通过加强大学生对自己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任务、学习特点、学习目的等方面的自我监控和自我意识来对大学生的学习作出调节和控制。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在亚里士多德关于读书方法的专门论述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在学习中进行自我监控与调节的思想。在本世纪初,瑞士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教育家杜威、心理学家桑代克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论述、研究了认知活动中的自我监控与调节问题。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说明了自我意识过程、积极监控行为以及批判性评价能力在认知活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在学习活动中。这种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调节和修正的元认知实质上是一种反馈活动,它对个体的学习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的学习实际是个接受、传递知识信息的自控系统运动,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是关系到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策略的自我意识、对自己学习策略的自我评价、对自己使用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等是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正确认知自我、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以及提高社会适应的重要途径,有效的元认知能力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成功地调控和完善并最终形成适应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成为能够进行独创性研究的个体,所以元认知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推荐访问: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 理论 元认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