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语文试题应精确严密|对颅高压患者应严密观察

    时间:2018-12-28 03:38: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      正确评价学生语文水平,无疑应该是语文试卷的主要功能。要实现这一功能,语文试题就务必要精确严密。然而,研读若干语文试卷,在“精确严密”的要求上,往往令人难以满意,甚至是瑕疵较多,造成许多遗憾,尤其是承担选拔人才功能的中考、高考试卷。这里仅以某地级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一条古诗词鉴赏题为例,作一个分析。
      这条试题是: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①北楼》,完成下列三题。(6分)
      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北楼,即谢�楼,为谢�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的参考答案为:
      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本题1分)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品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本题共3分。能答出比喻,给1分,分别说出两个比喻的表达效果,给2分,只说出其中一个,给1分;能对“夹”“落”作赏析的,也给3分。只答出对偶及其表达效果,给1分。)
      (3)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本题2分,答“苦闷”、“愁闷”、“郁闷”或“寂寞”、“孤寂”、“寂寥”给1分,答“寄情山水,缅怀古人,复杂的情感无人理解”或“无人理解其思想情感”再给1分。)
      
      二
      
      这条试题从注释到题目到参考答案都不够精确严密,甚至是误导学生,现具体分析如下:
      1.注释。
      为了增加中考高考试卷的人才选拔功能,阅读鉴赏题选材基本回避了课本选用的文本,另行选用阅读材料。鉴于考试纪律要求,严禁学生翻阅资料,只好增加注释,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和解决字词障碍,这对于学生能正确阅读和理解阅读材料无疑是必要的,问题是提供的注释必须“正确有用”。这条试题恰恰在“正确有用”上达不到要求。
      如注释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是既不全面又不够精确的。查有关资料,“江城”应注释为: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试卷所提供的注释漏掉了极为重要的“这里指宣城”,势必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容易误导学生把“江城”理解成“所有水边的城市”而对诗歌内容产生误读。至于是否要对“江”字作注解,如能提供,更好,不提供,也不影响学生答题。
      再如注释③:“两水”,指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这条注释同样忽略了重要的内容,查相关资料,“两水”指宣城句溪和宛溪。宛溪源出峄山,在宣城的东北与句溪相会,绕城合流,所以说“夹”。注释遗漏了对两条溪流的地理位置介绍,学生又怎么能够理解“夹”的准确呢?
      至于注释①,内容虽然无误,但试题第3小题要求学生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然已经学习了《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必定对宣州、谢眺、李白等相关常识即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如此详细,似无必要,而且详细说明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的情况,无疑已经暗示了第三题的答案。
      2.不精确严密的问题。
      (1)第一题
      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其实这首诗中,只有一句是描写秋天景物的,因此也就不存在相比较而“最”的问题,这种题目的设置也就是毫无意义的。
      (2)第二题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在这一题目中,由于注释中将“江城”注解为“泛指水边的城”,学生可能就无法把“两水”和“两桥”落实到具体的江城,又由于没有对江城的自然地理作介绍,自然也无法体验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为什么最能体现江城之美。“好在何处”,看上去好像是一条主观题,学生可以从诗句的意境、语言修辞、音韵和谐等角度选择一点作出回答,但因为明确了标准答案,和命题者思路不一样的学生,答得再好,极有可能得不到分。这类“好在何处”“妙在何处”的问题,常见于各类试题中,看似开放,但又设置标准答案,是典型的混淆客观题和主观题的题目。
      (3)第三题
      联系学过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看上去是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题目,却因为联系不当,极容易造成学生误答。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为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选用,列为“诵读欣赏”的范畴。教材所列出的提示是:“这首诗是诗人在宣州谢眺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端,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与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比较参考答案,“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二者之间,是没有多少共同点的。学生又如何能从“满怀豪情逸兴”或“郁闷与不平”的感情中联系出“寄情山水缅怀古人”的复杂情感呢?
      这条试题所给出的参考答案也同样存在不精确不严密的问题。比如答案二中“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其中“二溪合流绕城”应为绕城合流,才可以理解,也符合“夹”的特点。
      一条中考题,竟然有如此之多的不严密之处,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造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比如命题者手边资料不全,命题时间较紧,无暇推敲等。但正是这种不精确不严密的题目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成绩,使得语文考试失去了评价学生语文水平的功能。
      
      三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考和高考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但起着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和选拔人才的功能,而且实际上起着学校教学指挥棒的作用。虽然考试的弊病很多,但在目前,还无法以其它型式来取代。强调试题语言的精确严密,是发挥考试应有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试题要达到精确严密的要求就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1.语言表达清楚,不产生歧义。
      命题语言应该简洁明确,解释唯一,意思清楚,如“好在何处”一类的问法,应该避免。因为“好在何处”既可以从内容上来回答,也可以从技巧上来回答,还可以从语言修辞上来回答,一旦学生思路和命题者思路不一,所回答的内容即使正确,但因扣不到标准答案,就无法得分。
      2.试题指向性明确,明确揭示答题的方向和方法,不误导学生。
      试题必须明确提示答题的方向和方法,不误导学生,必要时要加关键词予以限制。比如“最能体现秋天特点”这样的语言,学生就难以揣摩。秋天的特点是季节的特点,还是景物的特点,或许是气候的特点,人的心情的特点等等,学生难以揣摩,又怎么回答?好在这首诗中只有一句是描写秋季景物的,而且又只要求抄写原句,否则学生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客观题和主观题界限明确,尤其是不能把主观题等同于客观题。
      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区别不能简单等同于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客观题的答案是唯一的,标准的;而主观题则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只有答题的深浅高下之分,譬如作文,就是典型的主观题,你能给出标准答案吗?
      以上看法,只是一家之言,错误难免,欢迎批评争论。

    推荐访问:严密 精确 语文试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