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小学数学“魔力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1-07-17 12:00: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isx/xisx201704/xisx20170401-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isx/xisx201704/xisx20170401-2-l.jpg
      [摘 要]基于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态的期盼,创新小學数学“魔力课堂”的教学理论并进行实践探索。首先对“魔力课堂”进行概念厘清,并探明意蕴指向,同时凝练出“魔力课堂”的四大独有品性。不仅提供 “魔力课堂”的生成策略,还结合若干教学案例提炼出“魔力课堂”的操作“五步骤”:创生现场感、激活原动力、捕捉新冲突、集聚真体验和共享自成长。
      [关键词]魔力课堂;教学理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数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01-03
      打造“魔力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条多元且开放的通道,这条通道的基石是着眼儿童的世界,路面是令儿童着迷的自主数学活动,方向是儿童作为生命个体获得成长。这条通道虽蜿蜒曲折、崎岖不平,但风景满目、生态怡然。
      一、“魔力课堂”的概念厘清与意蕴指向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小学数学课堂,是指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训、数学思维的锤炼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的场所,或是指师生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进行有关小学数学教学行为的场所。“魔力课堂”,指基于规定的课程要求,师生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吸引、相互激趣,且师生双方同时具有积极的心理倾向的教学场所。行为改进,指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前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监控、教学评价等)在不断内省与反思中与学生的应然要求相吻合,并由于得到学生的不断肯定而越发富有“魔力”。
      小学数学“魔力课堂”的核心目标是打造令师生共同为之着迷的数学生活,即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努力将学生的学习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中的生活”;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使学生在知识发生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促进学生对新知的体悟持续深化;立足数学学科的本质,在丰富学生学习情趣与体验的同时,拓宽思维渠道,提升思维品质;不断追求基础知识牢固、基本技能扎实、基本活动经验丰富、数学思维深刻的和谐的教学境界。
      在我看来,“魔力课堂”有如下特征:
      能够不断创生令儿童着迷的课堂生活。令儿童着迷的课堂生活,是指基于数学学科的课程要求,师生双方发生的相互促进、相互吸引、相互激趣,同时具有积极心理倾向的教学言行等课堂状态。
      能够不断开发具有普适价值的魔力课程。魔力课程是指数学生活中(包含课堂内外,家、校、社会生活等所涉及的)经过积淀、筛选、提炼出的,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契合数学学科教学进度,令儿童为之着迷,并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示范性、阶段性的一切数学资源。
      能够不断创新科学、精巧、灵动的魔力技术。魔力技术是指在师生共享魔力数学生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技术、教学设计技术、教学实施的调控技术、教学媒体辅助技术、教学环境暗示技术等。
      能够不断基于儿童的教学行为进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前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监控、教学评价等)在不断内省与反思中与学生的应然要求相吻合,并由于得到学生的不断肯定而越发富有“魔力”。
      二、“魔力课堂”的策略生成与创新实践
      小学数学“魔力课堂”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调控与教学重建等多视角出发,提炼出若干教学策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学生自主活动方面的,如活动记录单策略、概念比对策略、问题分解策略、问题情境化策略、问题游戏化策略、规律探究策略、猜想验证策略、矛盾冲突策略、小组比赛策略、媒体互动策略等;另一类是教师教学行为方面的,如优化教学准备策略、教学行为改进策略、课堂管理与监控策略等。
      小学数学“魔力课堂” 操作要领分“五步骤”。
      步骤1 课堂魔力在现场情境中生成
      “魔力课堂”倡导创设现场感。所谓现场感,就是和本体保持同步,或者说不要离开本体。比如喝茶时,要让嘴唇、舌头、喉咙、食道能够感觉到茶,明明白白地跟踪它,一直到胃里。“魔力课堂”首要的是创生现场感,现场感不仅仅是再现儿童熟悉的生活,提供数学活动的参与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共同“在场”“在位”“在内”。在场,就是要师生拥有同一个气场,师生融为一体,交互生成;在位,就是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各有其位,也就是角色不同、作用不同,但相辅相成、不能缺位;在内,就是师生都能处于原发性参与的状态,在问题或冲突的相遇点共同作战。创生现场感,需要了解儿童、研究儿童、超越儿童,进而吸引儿童、迎合儿童、发展儿童。
      [案例]“图形的旋转”教学片断
      课始,播放动画片《笨笨熊》:小熊从超市购物后打算回家,但它却只能绕着超市的旋转门转圈,怎么也出不去。学生通过动画片初步感知小熊走的是旋转门。教师通过提问“能举出一个生活中‘旋转’的例子吗?”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出示:风车的风叶、钟面上的指针、电风扇的叶片,以及参与抗震救灾的最大的直升机;学生最喜欢玩的游乐项目,如“宝贝团团转”“穿梭时空”;人体单手支撑旋转360°;小区门口的转杆、高速公路入口收费站的转杆等。在自我寻找与教师提供的生活范例中,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感受到“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学生或教师的“经验”,积聚着强烈的、直观的、现场的、不容忽视的力量。此时,教师提问:“仔细观察,钟面上的指针是怎么旋转的?谁能比划一下?”学生简单地学着钟面上指针的样子比划,正是在打造自己的“旋转”表象。这样的数学学习,是亲切的、真实的、合乎情理的,课堂的现场感是丰满的,师生是在共同完成一次生活分享、学习分享的旅程。
      步骤2 课堂魔力在原动力激活中生成
      所谓原动力,是指产生动力的力,也就是事物的本因和根源。不言而喻,“魔力课堂”要激活原动力,就是要探寻与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相关联的本因和根源,进而触发之、激活之、利用之。不同儿童的原动力可能不同,同一个儿童的不同时期原动力可能也不同;不同学习内容的原动力可能不同,同一学习内容在不同情境下原动力也可能不同……激活原动力,需要全面收集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需要涉猎音乐、美术、科学等各学科知识。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 魔力 课堂 实践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