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回家

    时间:2021-07-17 08:00: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至今年9月,于2001年进入学校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已届十年……”是无意间,我看到了这则“我的新课改”主题征文启事。已经十年了吗?是的,任由我如何无法顺理成章地接受这个数,它还是发生了,而我的青春恰好就在这段新课改路上真实地走过,一路的泥泞,留下的是深深的足迹。
      张文质说: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走了这么久,我也很想“回家”了,期待在“回家”的途中给自己留下一份十年的“微观历史”。
      穿过时光帘幕,那些关于青春的新课改记忆奔涌而来,恍然就在昨日。
      起(2001.9—2003.8)
      2001年9月,是我调到无锡市锡山区羊尖中心小学任教的第三年,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两个班数学。我有些不情愿——传统观念中,教低年级既烦琐又“没出息”,再说,我从未教过一年级,行吗?不管愿不愿行不行,领导的信任和自我的责任感不由分说地将我推到了新课改第一线——那一年,锡山区作为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正式进入了课改实验。
      至于新课改潜藏的机遇与挑战,27岁的我的确还是无知而钝感的,只是在一片空白下被突然卷入了理念与行动交织的狂潮之中,然后下意识地和同行者一起向前进……所有努力,只是想让自己感觉更踏实些,根本不曾想:我的路,该怎么走?
      那个时候,一本教学用书几乎就是全部的参考资料。不会教,怎么办?我就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一次又一次地跑图书室。慢慢地,我有些明白了什么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比如,为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完“认物体”,我带小朋友在校园里找正方体、长方体……他们兴致勃勃地寻找着,找到一个便兴高采烈地跑来告诉我:“我发现了楼房是长方体。”“这块石碑是长方体。”……不管是否有效,我就这样自个儿与学生瞎折腾开了。
      同样,除了一本教科书,没有匹配的挂图和光盘,教室里也没有实物投影仪、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用什么来吸引我的低年级孩子们呢?我买来水粉画颜料和工具,下班时间后独自留在办公室里画例题插图,从铅笔起稿到水粉上色,往往一副插图要画上一两个小时。那个时候的我,真的是劲儿多得没处使,怎么画也不觉着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我所能,教好我的学生。调离羊尖后,还有要好的老同事问我:仪器室里可能还有你当年制作的教具呢,要不要帮你送来?
      2001年12月,我接受了为第三期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江苏教育学院小学数学班全体学员上研究课的任务,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各小学数学骨干也都来了。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阵势,不敢有丝毫懈怠。我将课题定为《认钟表》,跑幼儿园找小动物头饰,赶商业大厦拍钟表录像,去麦德龙买圣诞树,让教美术的妹妹创作原创连环画,再扫描进课件里……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比较成熟的教案借鉴,基本上就是闭门造车地独自一人磨教案。今天,再一次从电脑中找到该课实录与评析,里面详实地记录着:“一个钟面模型、5个钟表面图、多媒体课件、圣诞树、圣诞老人、礼物、板书、6个箩筐、一个实物钟、6个队标。”“你可真不简单!把最响亮的掌声送给他!”“他们就是今天的冠军队!祝贺他们!(学生一起拍手)”呵呵,仅从这些教具准备和评价文字就能窥探些新课改起始阶段的课堂风貌吧?这是一节掌声热闹、琳琅满目、崇尚完美的表演课,后来还被编入《走进新课程》一书。
      评课中,褒扬的、批评的声音都已经遥远,有一个来自内心的声音却铿锵有力:不亲历课堂的风雨,怎能见新课程理念?我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从感知走向体验,尽管演绎还是浮于浅表。
      2002年,我又先后三次接受了区级以上公开课的任务,《摆火柴棒活动》、《统计》,还有《整理乘法口诀表》。最后一次是为南通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全体学员上研讨课,同来的似乎还有《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的老师。我对自己的备课没有底气,带着试一试的心态,很莽撞地找到当时已经颇有影响的严育洪老师,希望他帮我看看教案。出乎意外,没过几日,他就将仔细修改过的教案托人辗转送到我手中,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青年老师而言是何其的珍贵!这节整理与复习课,我把教材中局部填空式整理乘法口诀表的方法,转换成完全填空式,这就给了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由,于是整理的结果也就“百花齐放”,但都遵循相同的美学准则——有序、有理。应该说,这节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己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用教材教”的课程思想有了深入一些的体悟。
      几次公开课下来,当时的羊小赵新忠校长笑着和我说:你在课堂上的个性和平时的个性不一样。当时的我想来想去还是不太能明白,赵校长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现在理解了,课堂上的我因全身心投入而摆脱了平时比较内敛的个性,走上课堂的我已经不再属于自己。
      每次公开课后,我都会很认真地整理教案,给它们逐一码上设计意图和课后反思等,当时只是想给每一次经历都划上一个句号,不管是喜还是伤。或许是我整理和思考的东西比较鲜活,也或许是那时太稀缺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草根实践经验,最后,这几节公开课的设计与评析都陆续发表了。
      在家常课和公开课的基础上,应领导或论文评选活动的要求,我陆续被动地写了一些论文,再次温读起这些零散、拼凑的文章,已经记忆不起当初是在怎样的毅力支撑下敲下这么多文字了,但无疑,每一个主题都在引领我向新课改的纵深处漫溯。
      不知不觉中,文字的力量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激励我开始了反思自觉。一年级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对一(2)班学生的终结性评价结果进行了较详细的数据统计和理性分析,随即在喜忧参半中自觉完成了《从评价结果看新课程数学课改》。刚放暑假,又将原本用来应付口头交流的评价改革初稿完善成《小学数学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初探》。不曾想,这两篇量性结合的评价文章被丁伯荣局长作为原始资料带到深圳参加教育部会议交流了。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我又一鼓作气完成了《2002-2003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试题评价报告》,期间的“样本班试卷统计数据列表”详实地罗列出了12个考题的满分、平均分、难度、标准差、区分度和满分人数。但之后的电脑记录中,我却再也找不出类似有科研含量的学生评价类文章了。2003年暑假前,我的随笔《我愿意把信送给“加西亚”》和案例《请您尊重学生的“原创思维”》相继发表在了《江苏教育研究》上。对我这样一位最草根的教师而言,如此的莫大肯定足以令人振奋好一阵子。但之后,我和《江苏教育研究》的缘分便再也没有续过。
      ——是自己的心已经再难回到曾经的纯静?还是因为日复一日的疲倦而枯竭了?
      承(2003.9—2005.8)
      2003年9月,我离开羊小,回到母校安镇中心小学,教三年级两班数学。能够继续与新课改同行是我的心愿,懵懂中,发现自己已经悄悄地喜欢上了新课改带来的挑战。
      每走一步,都会留下岁月的印痕。梳理起来,这两年的光景也几乎是在各级各类的磨课中走过的,也正是这样的紧锣密鼓使我慢慢走出了生活的阴霾,对人生的态度也逐渐从率性走向理智。
      2003年10月,我执教校内研究课《认识周长》,学生活跃的思维表现让我始料未及。下课后,我们三年级组的数学老师们就课堂生成及解决策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不达标,怎么办?”“学生说错了,怎么办?”“学生突破设计,怎么办?”……我们体悟到——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涉及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情感、意志、态度等投入课堂学习,使课堂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事件”。只有教师有效地发挥好决策者的引导作用,才有可能将预设演绎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协奏曲。

    推荐访问:回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