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政治决策视阈下统购统销政策研究

    时间:2021-07-11 04:00: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1953年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正确决策的范例。在决策参与者方面,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既包括党中央和政务院的合理分工,也包括中央和地方的互动;在决策形势方面,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必要的,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决策过程方面,党和国家领导人不仅对粮食紧张状况提前做出了预判,对八种备选方案进行了取舍,还对所选方案可能出现的弊端进行了认真思考;在决策影响方面,统购统销政策在实施初期对工业化的推动,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促进,对物价的稳定,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中共中央 统购统销 政治决策
      统购统销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值得人们关注、也是影响最深远的重大决策之一,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正确决策的范例。以史为鉴,政府的重大决策会对整个政治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涉及的因素极其复杂,要做到完全理性地去分析决策的利弊和准确判断决策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做到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只要借鉴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这种方法来制定政策,并注意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对政策进行调整,那么完全可以做到减少政策的失当,防止和避免决策出现重大失误,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一、对决策参与者的分析
      决策参与者是指直接影响和参与政治决策的人。对决策参与者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了解统购统销政策是否是在发扬民主、集体商议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项政策。
      1.宏观层面——党中央和政务院的合理分工。从宏观层面上看,决策参与者的确定需要从具体的决策机制入手。1953年上半年随着全国粮食供销关系不断紧张,党中央要求中央财经委员会考察情况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9月间,陈云向中央提出在农村实行粮食征购、在城市实行粮食配售的建议方案。10月2日,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讨论粮食问题,陈云在会上作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毛泽东作会议结论,指出粮食征购和配售问题势在必行。10月10日,全国粮食会议(会议通知明确要求地方各局负责人来京开会)召开,经过数天的集中讨论,会议确定将粮食征购和粮食配售定名为“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11月19日政务院下达《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命令》,全国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从宏观的决策机制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和政务院(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和地方都参与到了这项政策的讨论和制定之中。
      2.微观层面——中央和地方的互动。从微观的角度上看,我们可以透过两个具体事件来关注这项决策的参与者都包括哪些人,以小见大。第一件事,据薄一波回忆,全国粮食会议期间,西南局书记李井泉曾向邓小平反映,在四川进行的粮食征购政策试点中,农村干部对征购抵触情绪很大,即有基层干部,也有县、区两级的干部。此外,李先念10月11日在全国粮食会议上说,中南地区一些省份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态度并不相同,最初是两湖赞成、两广反对、河南动摇、江西态度不明,以后河南、江西也赞成,而两广粮食收购情况较好并且为土改新区,所以要求暂缓半年。但考虑到其他省份实行统购统销,也必然会影响到两广的粮食收购,因此还是同步实行为好。这表明,在全国粮食会议召开以前,不少省份就已经知道将要实行统购统销的事情,中央就统购统销的事情也已向这些省份征求过意见。
      因此,从决策参与者的角度来看,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既包括党中央和政务院的合理分工,也包括中央和地方的互动,经过了党内的充分讨论和政策试点,是民主讨论、集体商议的结果。
      二、对决策形势的分析
      决策形势是指制定决策时所处的时空状态。对于决策形势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判断这项政策的制定是否符合当时现实状况,是否做到科学决策。列宁曾明确地强调时间和空间两维对政治决策的重要影响:“只有客观地考虑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相互关系的全部总和,因而也考虑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考虑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成为现如今阶级制定正确策略的依据”[1]p602-603。从列宁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将决策形势分为环境形势和组织形势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制定政策时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后者是指制定政策时一切阶级的相互关系。
      1.环境形势——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战略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在此基础上党中央提出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一五”计划。一方面,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使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城镇商品粮供应量迅速增加,使粮食的消费数量大幅上涨。由于工业化的需要,不少农村开始种植经济作物为工业提供原材料,这也加大了吃供应粮的人数。据统计,1953年城镇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13.3%,达到了7826万,农村里吃供应粮的人口也达到了1亿[2]p181。因此,即便是1952年粮食获得丰收,但到了1953年还是出现了粮食供求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工业化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但如果只靠工业部门自身来筹措资金是远不够的,因此要想快速地实现工业化必然要从农业中获取资金积累。其中一个重要的资金积累来源就是农副产品的出口换汇,这样就加剧了农副产品的供求紧张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已经无法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筹集如此多的粮食以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此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党中央不只是将统购统销政策当做一项应急措施,更是将其看做改造个体农民不可缺少的一环,从而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打下基础。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首次对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作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强调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是农业合作化、集体化。一方面,農民不可避免地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一面,需要采取一定的途径来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农业集体化、合作化的实现,又有利于粮食统购工作的进行,国家直接从合作社进行粮食征购大大降低了统购统销政策的成本,统购统销政策在客观上要求加快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因此,统购统销政策在酝酿之初就被纳入到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之中,而实行粮食征购与互助合作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两条重要途径。

    推荐访问:统购统销 决策 政治 政策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