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国内研究述评

    时间:2021-07-10 08:02: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国家自主性理论是西方国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经历了译介引入、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并行、综合研究三个阶段,呈现出马克思主义谱系、韦伯谱系和当代中国国家自主性研究三个主要领域。本文在综述各个阶段和领域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国内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不足,为进一步研究国家自主性理论和当代中国国家自主性问题提供一个参照系。
      【关键词】国家自主性;译介引入;规范研究;经验研究;综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4)04—0068—04
      国家自主性理论是西方国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这一研究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侧重于对西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译介和引入;第二个阶段侧重于马克思主义谱系内的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规范研究,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经验研究;第三个阶段呈现出韦伯谱系内的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译介引入、规范研究和结合中国现实的经验研究并行的综合研究趋势。
      一、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译介引入阶段(1978-1994)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公开出版了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译著,这些著作中明确论及了国家自主性问题,如波朗查斯的《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在第四章中从结构主义的角度论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统一和相对自主性问题”[1]284-361;密里本德的《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在第四章中从经验主义的角度专门论述了国家自主性问题,不仅涉及资本主义国家,还扩大到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2]71-126这些著作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起构成了国内学者研究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学术来源。
      二、国家自主性的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并行阶段(1994-2004)
      在前一阶段译介引入西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开展了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一条路径是沿着马克思主义谱系展开的规范研究,另一条路径是把国家自主性理论从西方语境中移植出来,与中国现实相结合进行的经验研究。
      马克思主义谱系内的规范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相对独立性理论。如陈炳辉于1994年在《理论学习月刊》第3、4期上发表《试析“国家的相对自主性”》一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认为的“国家具有阶级统治的性质,并非是阶级统治的简单工具,而是具有相对的自主性”的观点进行了分析。二是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如郁建兴、周澍于2002年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第2期上发表《密里本德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批评与重建》一文,专门论证了国家的相对自主性问题,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相对独立性理论。三是分析了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当代发展。如郁建兴、周俊于2002年在《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上发表《马克思的国家自主性概念及其当代发展》一文,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国家理论的研究,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国家与统治阶级以及官僚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了国家的自主性以及这种自主性存在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限度。[3]时和兴在《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一书中,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学派、回归国家学派的国家自主性理论,分析了国家权力的自主性及其相对意义,探讨了国家权力的增长与其自主性的变化,阐明了国家权力无限增长的后果与自主性的限度。[4]110-146杨雪冬于1996年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期上发表《国家的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组织现实主义国家理论述评》一文,对组织现实主义的国家理论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初步探讨了韦伯谱系内的国家自主性问题。
      运用国家自主性理论,结合中国现实的经验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全球化的角度研究中国的国家自主性问题。如朱陆民于2003年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上发表《国际相互依存中的国家自主性及其限度》一文,指出“国际相互依存侵蚀着国家自主性,同时相互依存关系又要求国家自主性保持一定的限度。”[5]另一方面是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如孙立平于1996年在《战略与管理》第4期上发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一文,在国内学术界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指出“国家自主性是对社会的超越,国家一旦形成,一届政府一旦上台,就会拥有它的自主性。”[6]任勇于2004年在《重庆社会科学》第3、4期上发表《国家自主性: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变量》一文,界定了国家自主性的内涵,区分了其构成要素,并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
      三、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综合研究阶段(2005年至今)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加强,这一阶段的国家自主性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突破,呈现出综合研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出现了多篇关于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综述,国家自主性理论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如张勇、杨光斌于2010年在《教学与研究》第5期上发表《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一文,对西方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刘剑于2010年在《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上发表《国外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一文,对西方国家自主性理论及其内部争论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江红义于2011年在《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上发表《国家自主性理论研究述评》一文,对国内外国家自主性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曹胜于2012年在《浙江社会科学》第8期上发表《国家自主性的知识逻辑与研究视域——以国家回归理论为中心的分析》一文,系统分析了国家回归学派的国家自主性理论,认为其内部各派理论在国家与社会相互分殊意义上具有知识逻辑的一致性,其内部各派对社会政治结构和公共政策实现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具体实现方式的探讨构建了其基本的研究领域。李志永于2012年在《社会科学》第10期上发表《内外联动时代的国家自主性战略——基于“STIM”模式的透视》一文,分析了国家自主性概念和主权概念的区别,借鉴国家主义视角和“双层博弈”模型构建了一个以国家为中心的双向互动模式(State-centered Two-way Interaction Model,即“STIM”模式),以此分析内外联动时代的国家自主性在国内、国际和跨国力量多重挤压下的存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国家自主性的五种基本战略。

    推荐访问:述评 自主性 理论 国家 国内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