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钱穆政治思想浅论

    时间:2021-07-05 00:02: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钱穆对于政治的研究,多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阐述观点。其主张从传统中汲取长处,反对盲目模仿,具有高度的民族自信。同时借用儒家的观点,对传统的政治制度进行新的解释和理解,对于政治制度采取的是一种中庸的实用论。
      关键词:钱穆;政治思想;论述
      中图分类号:K0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一、否认中国古代政治是民主政治,而非封建君权专制
      (一)“封建”一词的界定
      对于封建的界定大体认为是“封邦建国”,以政府的内部职能划分或者说权力运行形式为标准。他认为“秦前政治制度为封建,分封列国,共戴一中央政府”,同时又指出“秦以下封建改为郡县”[1]。
      钱氏否认中国传统的政治为君主专制,认为中国没有一位皇帝喊出“朕即国家”的口号,贵族在汉代以前已经消失,所以不能以“专制”形容古代的政治。可见其界定的“君主专制”为君主一人的专制。
      (二)从三方面论证中国传统政治非封建专制
      1.政府权力不为君主等少数个人掌控,且君主受到制约。
      中国文化传统中存在“士贵王贱”的特殊观念特殊风气,“士人政权”从汉至明都存在。钱氏举王安石为例,“安石坐而讲,神宗立而听”。认为从长期看政府权力掌控在读书人“士”手里,而不是权贵或者军人。而“取士”又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化,使政权不为特权任意把持和世袭。元、清异族政权则是采用部族政权,以部族控制政府,但仍非是皇帝专制,而只好算是“法术”,“一种控制此政权之手段”[2]。
      2.权力运行的制度保障,比如宰相、科举选士制度。
      宰相在中国政治中扮演制衡皇权的作用,被钱穆所高度重视。在其《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大篇幅对于宰相的议论。认为自汉代至明代漫长的历史中,宰相一直是政府的实际领导者,宰相往往是“无事不该问,无权不该揽”。因为宰相制度的存在,使权力被多数人掌握。即使清代没有宰相,设置军机处,也不过是君主加强“法术”的使用,没有达到君主专制。
      3.政府职权的相互分开制约,防止权力机制的畸形。
      宰相是政府政府的唯一领袖,但政府内部也是分工协作,杜绝权力机制的畸形。三省六部制使得草拟、批驳、执行分开,避免少数势力独权。台谏制度确保政治行为的规范,监督政府和君主的言行。
      所以钱穆说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专制,即使有专制之处,但它有自己的制度、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个人决定,“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3]
      二、中央、地方权力的适度分配
      自郡县制以来,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便是困扰政府的难题,借鉴历史教训钱穆提出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钱穆举宋朝作为中央权力过大的例子,认为宋的灭亡与权力分配不合理有关。宋朝汲取唐以来藩镇过重的缺点,处处限制地方,但是过犹不及。军权集于中央,财权集于中央,使得地方实力过分弱小,中央一旦失败,地方便土崩瓦解。
      机构层次设置的恰当,是钱穆认为权力分配的另一重要方面。在地方政府的规模上推崇汉唐其多次提及权力结构要适度,务必使政令上下通达。地方上为两级政府最为适宜,省一级规模不能大。层级过多会消弱畅通性,层级太少会将则不方便管理。
      三、对西方政治认识
      钱穆对于西方政治体制并没有一概排斥,而是强调“政治自有生命,自有渊源,非可貌袭而取”[4]。中国的选择不应盲目照搬西方的某一制度形式,要考虑政治的各方面因素,在传统的基础上创建新的政治制度。
      其政治眼观并没有局限在中国传统的制度,而是参揽西方政治的起源与表现,从中西两面加以论证。城邦历史、地理环境、宗教习俗、经济形式等,无一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他总结中西政治不同的两大端:一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广土众民的大一统的局面,与希腊市府小国寡民制不同。二是中国自古政治抱有超阶级超民族的理想,政治也有教导督率职能,即政治已尽宗教职能,西方则是分开的。
      总体而言中国是“信托政权”,西方则是“契约政权”。所以钱穆主张西方政治只能是作为补充,大规模借英美、德苏政体之魂,起中国古老国家之尸的行为是狂妄之举。钱穆主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反对一味模仿西方某一体制,强调中西各有传统,要从已有的政治传统中汲取合理之处。
      四、对于少数民族政权的认识倾向
      (一)钱穆政治观点中少数民族政权范围及倾向
      钱穆深受理学影响,有很强的夷夏之辩的思想,其对于在少数民族政权,尤其是统治过中过的少数民族政权抱有很深的敌意。这里所讲的少数民族政权,指的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过统治政权的少数民族,尤其是指元、满清。
      钱穆在讲到明太祖时说,“明太祖虽起草泽,然驱除元孽……”[5],字里行间中满是对于少数民族政权的愤恨。又言“唐代灭亡…实为此下中国一大幸运。八姓十三君,多半属于夷狄,最为中国历史以黑暗时期”[6]。可见,血统政治在钱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钱穆认为少数民族政权对于中国政治建设并没有太大的贡献,反而是破坏汉人已有的民主政治传统。现代人说的中国政治的专制,多半出现在少数民族政权时。
      (二)对于少数民族的政权的歧视的原因
      1.少数民族政权割裂了中国政学相通的传统
      钱穆说“政统于上,学统于下”[7],二者是相互贯通。蒙古、满清以部族政权统治全国,对于在上的“政”掺杂异族私心,对于辅助政的“学”加以破坏,对于千百年来儒家文化采取鄙视、高压的政策,严重冲击了传统的“礼乐教化”。元代的读书人只能寄居书院和杂剧,清的读书人要么研读僵化的“八股文”。
      使得“学者群以不士为高“,部族势力使科举走样变形,堵塞了政学相通的道路,扭曲了中国政治的传统。
      3.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制度私胜于公
      钱穆对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权,总以部族政权称之。强调其依靠部族势力控制政权,存在私心。在在行政区划上割裂地方势力,军事设置上限制汉人统兵,官员任用尽显民族差异。为驾驭中国人,拉拢异族出让利益。
      五、政治家个人涵养
      人是政治制度创造者和执行者,也是受制度有约束者。钱穆多次说到政治制度“要与当时的人事相配合”[8]。钱穆言国人对于政治重到制度和理论,而忽略人物。对人物重人才能与功绩,而忽略了风度。在重视人士中突出的是政治家领袖才能,也应重视其“风度”。这里所讲的风度,本质为政治家的个人涵养。
      钱穆称风度是一种无形之才能和不可计量的功业,真正的政治家的风力与格度,因表现在“尊贤”、“容众”上。政治是群体集团的事业,踞高位的政治家凭借其势力与譎诈,则不能称之为政事,必须要靠政治家的“风度”。
      参考文献:
      [1] [6][7]钱穆.晚学盲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2] [3][8]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6月.
      [4] [5]钱穆.政学私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5月.

    推荐访问:政治思想 钱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